
有人感嘆:“在澳洲生活,沒有私家車就像是沒有腿一樣。”這的確不是夸大其詞,買車、養車已成為澳洲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
近年來,澳大利亞人的消費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長期時興的名牌意識被當今講究實際的意識取而代之;越來越多的人再也不像過去那樣揮霍錢財擺闊氣,而是精打細算、追求實惠耐用。在現代人看來,買車是一種很實際的消費,汽車主要是個性而非財富的表現。盡管新車的價格并不昂貴,然而對二手車情有獨鐘的也大有人在。
買賣舊車的渠道
在澳洲,買賣舊車的渠道很多,最常用的有如下幾種。
一是通過廣告找車人們在購物之前,都有先看看報紙廣告的習慣。特別是到了周六和周日,報紙上有關出售各種物品的廣告有厚厚的一大摞,私車主和汽車代理商也會在這樣的日子登報求售。想買車的人往往會早早起床,拿到報紙瀏覽售車廣告,加以比較后確定自己中意的二手車。7點鐘左右與車主聯系,請對方把車開到家里,仔細檢查車況,以確定是否合適。
二是去舊車市場購車每個周末,想買車的人還可以上舊車市場選購二手車,因為車主會把車開到市場去。賣車的人向市場管理員交了場地費后,就把車停在那里,車窗上掛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手機號碼、住宅電話和出售價格。他們可以離開去干別的事情,只需要把車鑰匙交給市場管理員就行了。買主在看中了哪部舊車后,能用身份證從市場管理員處換取車鑰匙,試開一下。如果有意購買,可以通知車主,雙方直接洽談。這種市場不負責二手車的檢驗和交易等,只提供場地,幫助車主看車。
三是在大街上找舊車有的車主為了節省廣告費和場地管理費,干脆開著自己那部兩側和后玻璃上寫有“出售”字樣和電話號碼的舊車外出辦事。由于跑來跑去,因此有機會碰上買主。還有的把自己待售的車停放在來往行人和車輛較多的交通要道周圍的空地上,吸引人們前來觀看。有些人運氣好,就是這樣尋覓到自己心儀的二手車的。
四是到車行里選車車行銷售的舊車雖然要比私人賣主的價錢更高,但由于車行會給售出的二手車一年的保修期,所以來這兒買車的人不僅多,而且放心,不容易上當受騙。
五是上拍賣行買車在澳洲,各州的拍賣行屬于半官方性質,它們銷售的二手車價格較為合理,而且會事先詳細地檢驗車輛,因此比與私人賣主進行交易更加保險。這兒的舊車大多是公司、企業、政府、軍隊換下來的車,有些是法院查封的車。但由于拍賣行里的舊車只能用眼睛看,不可以動手試車,而且供考慮的時間太少,因此來這里買車的人并不多。
慎重選擇二手車
在澳大利亞,買二手車十分方便,只要買賣雙方同意便能夠成交。可是一旦辦完過戶手續,車輛以后所出的問題便全部由買主自己負責了。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煩,買主在選購舊車時十分慎重。
第一,深思熟慮人們不會因為車輛靚麗的外觀和較低的售價而怦然心動,草率地做出購買的決定。而是要求車主把車開到修車行,做出能夠證明該車性能的驗車報告,詳細列出其基本狀況和需要維修的地方等。而且不能選擇已經或將要停止生產的車型,免得以后修理時缺零部件,想脫手時無人問津。
第二,檢查試車仔細觀察車輛的外表和內部,看看剎車、前后車燈、雨刷、喇叭、車胎和空調等設備是否完好無損。另外,一定要試車。在試車過程中,聽一聽引擎發動后有無雜音,檢查車在路上能否平穩行駛。
第三,文件齊備查看車主的牌照資料和保險資料等,核對文件與車的資料是否一致。買車的收據必須填寫清楚,其中包括賣家的姓名或者公司的名稱和地址,車的型號、年份、售價和日期等,還要有賣家的簽名。
第四,及時過戶買了舊車后,盡快到交通管理局辦理有關手續,進行過戶登記。該局要檢查車況,同時進行尾氣排放的檢驗,看濃度是否超標。一切通過后,才會發放新的車輛性能合格證。
第五,辦理保險帶好上述文件,去保險公司辦理汽車保險事宜。在澳洲,“第三者保險”屬于強制性的,交通管理局不會給沒有投保該險種的車主發放車輛通行登記號。所謂“第三者保險”,指的是車主萬一撞了別人的車,保險公司會為他(她)賠償對方的人身和車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