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柴油車在國內的發展可說是勢不可擋。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除了國內一些專注柴油動力的企業外,大眾、豐田、奧迪等國際汽車巨頭也分別展示了采用最新技術的柴油車。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政府加緊出臺鼓勵柴油車發展政策,無疑對市場起到了“催化”作用。
早在2003年,國家環保總局就在發布的《柴油車排放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明確提出,“國家通過優惠的稅收等經濟政策,鼓勵提前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和車用柴油發動機產品的生產和使用”。2004年,國家發改委頒布《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提出要“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和轎車柴油發動機技術”;2005年,國家發改委與科技部共同組織起草的《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征求意見稿,再次提出“要鼓勵發展節能型轎車和柴油車”。而在今年兩會上,汽車行業“自主創新”和“節能環保”更出現在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并成為代表們廣泛熱議的話題。
要說明柴油車的好處,柴油發動機是關鍵。比較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具有節省燃油、使用成本低廉、環保、耐用等優勢。有人算過這樣一筆帳,北京有大約六萬輛出租車,每天平均行駛250公里,以裝汽油發動機百公里油耗9.7升,裝柴油發動機油耗5.6升計算,如果北京的出租車全部改裝柴油發動機,每年將節省燃油2.2億升。以9.3號汽油4.9元一升,0號柴油4.5元一升計算,每年能節省油費12.2億多元。
雖然具有以上諸多優勢,但由于人們主觀上存留的柴油車噪音大、冒黑煙、功率低的落后印象,柴油車在國內一直無法得到普及。截至目前為止,北京、廣州等大城市仍限制柴油車上路。然而,這種無論良莠“一刀切”的政策無異于因噎廢食。事實上,柴油發動機經過過去二十多年的不斷改進,不但較同排量汽油發動機節油15%到30%,而且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氫化合物和其它有害氣體減少45%。像華泰圣達菲2.0 CRDi VGT,采用了當今先進的柴油機技術,油耗和尾氣排放都很低。又例如長城汽車和德國博士公司合作研發的高性能柴油發動機,技術狀態也處于領先地位。
眾多國家鼓勵政策的出臺,已經為國內汽車廠商展現出發展柴油車的廣闊前景。然而,柴油車要在國內大行其道,尤其是先進柴油技術在國內的普及應用,仍然期待著更多切實政策的出臺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