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吉·柯拉尼(Luigi Colani)1928年出生于德國柏林。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他就為多家公司設計跑車和汽艇,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輛單體構造的跑車BMW700(1959年)。1960年代他又在家具設計領域獲得舉世矚目的成功。之后,柯拉尼用他極富想像力的創作手法設計了大量的運輸工具、日常用品和家用電器。他利用曲線發明獨特的生態形狀,并將它們廣泛地應用于圓珠筆、時裝、汽車、建筑和工藝品設計當中。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有效工作的。
GE 你被別人稱為“21世紀的達芬奇”,你自己怎么看?
柯拉尼: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榮譽。自我感覺,我比達芬奇做的可要多很多。因為達芬奇時代在技術發展方面幾乎是零,而如今這個時代科技發展迅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應當比達芬奇更有作為。
GE 你能夠做到超前理念、創新的原因是什么?你的一個典型工作日的流程是怎么樣的?
柯拉尼:我6點鐘起床,沒有周末,天天如此。然后我去工作室,為其他人準備好咖啡、新鮮面包等早餐。在等待他們來到工作室的時間里,查看一下前一天他們的工作進度和情況,就像村長一樣。8點鐘,我的同事們就都到了,然后大家一起共進早餐,聊聊藝術、社會等方方面面的事情。當然我會告訴大家當天的工作安排。
我有一間展示我所有作品的展覽室,我的辦公室就在展覽室的旁邊。早餐過后我會開始工作,在里面研制自己的新產品、客戶要求的設計等等。一直會工作到晚上8點左右。一般情況下,我每天工作14個小時?;旧衔也粫ザ燃?,沒有空閑時間去改變我的心態,我的心態一直保持高昂的興奮狀態。
GE 這14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里面,你是否使用電腦?
柯拉尼我不用電腦,因為現在的電腦還不能體現出我的想法。電腦的芯片是平面單層思維的,還不能夠縱向思維。只能按照死板的指令去執行機械的工作。如果電腦芯片能夠實現立體交叉思維,才能夠理解我的思維,才能夠與我交流。我一般先用筆畫出草圖,然后用手來做泥塑模型,最后用玻璃鋼制成初步的樣品。當今用電腦來制作三維圖形還是有很多局限性,我的思維還是要遠遠勝于電腦芯片。
GE 是否會讀書來充實自己?
柯拉尼:閱讀占據了我一天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到中國五天時間就已經買了重達20公斤的雜志和書籍。一買就是20多本,但我在3個小時里就讀完了。我拿到一本雜志翻看目錄就知道哪些我需要哪些不需要。大多數雜志中的內容都是填充物,真正的精華只有那么幾點。對我來說所謂精華就是:將來會怎么樣。
對我來說可能只有那么一頁談論將來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我把這一頁就撕下來,這本書就扔掉了。所以在3個小時內我就能夠把這25本書的精華提煉出來。我就是這樣來理解外界的信息。我之前買的那20多公斤書我認為有價值的只剩下薄薄的15頁。其他對我來說都是廢物一堆。
GE 你在日常工作中是否會頻繁開會?包括電話會議。
柯拉尼:我平時不會受瑣事打擾,相關人員會把所有的小事阻攔在外面。到我這里都是實質、關鍵性的問題。商業會談我只在最后簽字的時候參加。只要一個項目我感興趣,感到有挑戰性,我就會做。舉個例子,當初奔馳公司要做設計一輛流線型的卡車。他們提出方案,一層層報批,6個月還沒有報批下來。我就自己先開始設計起來,6個月內他們還沒有審批下來我都已經完成產品了,并且這輛卡車大受好評,我將它命名為Colant Truck。
GE 工作之余有什么其他愛好?
柯拉尼:一般人會將時間劃分為工作時間、學習時間、休閑時間等等,但對我來說,我的愛好就是我的工作。如果真的需要放松,我就會到地中海去潛水。在水下我同樣也得到設計方面的啟示。毛澤東會不會有業余時間?這些偉人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