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最高法院曾做出一項決定:家長可以通過體罰來懲戒2至12歲的孩子。與此不同,體罰在俄羅斯受到禁止。然而。在俄羅斯,家庭暴力反而比加拿大常見得多。俄國家杜馬的資料顯示,每年有2000名14歲以下少年兒童死于親生父母或教師的暴力。
俄羅斯嚴令禁止體罰。但孩子們的日子并未因此而好過。國家杜馬婦女家庭青年事務委員會2004年進行的大范圍調查顯示,俄羅斯每年有近200萬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在家中遭到毆打;5萬多兒童離家出走;男孩挨打的次數比女孩多出兩倍。受到責打的孩子中三分之二是學齡前兒童。
受虐兒童的數量每年都在遞增。維權組織的問卷調查顯示,近60%的兒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折磨,30%則在學校遭受暴力。
一家名為兒童權力的社會組織的負責人阿爾特舒勒說。“每年有近2000名俄羅斯兒童被父母打死。這是拿弱者出氣的傳統心理,是家長制和缺乏懲處措施造成的。家長打孩子,因為他們知道無需對此承擔任何責任。”
心理學家阿列克謝耶娃提供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29%的人認為,兒童遭毒打多半是因為父母撒酒瘋。26%的人則相信,孩子因為犯了錯才遭到毆打。19%的人認為.打孩子的父母不會以別的方式管教他們。
莫斯科大學心理學系心理問題教研室主任阿斯莫洛夫指出,“俄羅斯家庭暴力事件的增多首先是由于有人為打人者辯護,其次與價值觀不明確有關。要說過去的家庭不存在暴力是可笑的,這個問題古今有之,而今天,它已成為一種社會性災難。很多人努力在家庭收入與暴力之間尋找必然性,認為家庭經濟狀況越糟糕,暴力越多。但實際上,這里并不存在必然聯系”。
刑事統計數據只能反映實際毆打孩子事件的5%至10%。目前,只有出現兒童死亡或重度受傷的情況時,父母或老師才會受到法律追究。例如。雅羅斯拉夫爾州居民奧列格·馬丁諾夫因對出生僅7個月的兒子造成嚴重傷害。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喝醉了的馬丁諾夫在與妻子吵完架后,將兒子摔到地上以泄私憤,造成該嬰兒腦震蕩。下諾夫哥羅德州23歲的居民伊琳娜·奧爾洛娃被判處5年監禁,她在酒后毒打自己3歲的幼女。醫生診斷該女孩頭部嚴重受傷,顱內有淤血,內臟多處受傷。根據刑法第111條,奧爾洛娃被判故意傷害罪。切爾諾戈爾斯克市的警察逮捕了一名男子,他把尚未斷奶的兒子放入自家火爐內,好在男孩被及時救出。
阿斯莫洛夫認為,“任何體罰給孩子帶來的都不僅僅是身體傷害,還有精神上的傷害。孩子會因此而變得好斗和冷酷,還會出現焦慮,甚至精神紊亂。”
此外。向孩子施暴會導致他們的報復行為。據調查。俄羅斯18.8%的11歲以下兒童和20.8%的12至13歲少年有時會產生對父母動粗的念頭。在14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中,5.6%的人經常有這樣的念頭,16.7%的人偶爾有。
(責編: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