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家庭暴力案件中,丈夫打妻子屢有發生。美國法律重視對婦女兒童的保護,對打妻子的暴力行為,其辦案之嚴肅、審理之嚴謹、處罰之嚴厲、教育之嚴格,令初來美國的華人瞠目結舌,甚至難以置信。
前些日子,美國的媒體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一個旅美的王先生,生意上面臨困境,在安排資金使用上。同妻子產生分歧。在一次兩人爭執中,爆發了肢體沖突。王先生打了妻子。女兒報了警,王先生立即被警察逮捕。于是,按當地政府規定,施暴的王先生,在監獄禁閉48小時,緩刑三年,社區服務8小時,罰金1550美元。此外,還要參加團體輔導教育,每周上課2小時,共上52堂課,每堂課付學費25美元,共交學費1300美元。罰金加學費,王先生合計要交納2850美元,折合人民幣達23000多元。
看,美國對家庭暴力者懲處之力度,竟然如此之大。
從上述懲處內容看,他們在重視經濟懲罰的同時,十分重視思想教育工作,強調施暴者必須接受心理教育和法律學習。為提高這種教育的效果,心理教育上課的次數近幾年逐年增加。據報道,加州政府1991年定為上課24次,1993年增加到32次,1997年又提高到52次。
目前,僅在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的華人家庭暴力教育輔導班,就有學員近40名。他們之中,沒有職業貴賤之分,沒有教育程度高低之別,也沒有宗教信仰之不同,只要是施暴者。就一律要接受教育。真所謂鐵面無私,求情無門。從施暴原因看,主要是賭博、酗酒、經濟壓力、健康因素、婚外情和外地新娘等,其中賭博成癮和外地新娘較為突出。這些施暴者學員,在上課之初,常常是心里怒火不消,不愿承認錯誤,但經一段學習之后,在吐完苦水之后,情緒便逐漸平緩下來,慢慢地暴露真情,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承認和檢討自己的錯誤。
據了解,十年來該輔導班對數百名施暴者進行教育,“二進宮”者僅有兩人。對此現象,該輔導班負責人分析,這一方面反映了教育取得了成果,家庭暴力案件有下降的趨勢;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美國法律趨嚴的情況下,一些受害者尤其是女性,為了家庭生計而不敢報案。原因是她們怕報警之后。經濟陷入困境,孩子得不到照顧,甚至失去對孩子的監護權。
為順應這種情況,美國加州各地普遍成立了家庭暴力受害者社會求助機構。這些求助服務機構,向受害者伸出溫暖之手,免費向她們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她們協調家庭關系,化解家庭矛盾,有的求助機構必要時還免費提供食宿服務。洛杉磯的一家求助服務中心成立五年來,求助的家庭每年超過800戶。這些受虐者在求助中心的幫助下,家庭關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