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則關于吉利汽車360萬的高價全球征集新車標設計圖案的消息,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這樣的事件在汽車行業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吉利汽車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全新方式:海選
對于“海選”這個詞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頻繁地出現在電視、網媒、紙媒等傳播載體上,這也促使更多的電視臺開始搞“海選”來娛樂大眾,連我們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也未能幸免,但對于吉利汽車征集車標也采用這樣的“海選”方式讓我們頗感意外,這在現代汽車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
據悉,此次全球征集車標的評審方式采用著名專家學者評審和更便捷廣泛的大眾評審(短信、網絡)相結合的形式。評選分為四階段進行,到今年8月,將海選出100件作品。以后逐步進行100進50,50進10,10進1的PK賽。吉利在該項目上設總獎金、獎品的價值為360萬元人民幣。現在我們還無法判斷事件的發展結局,不過吉利確實經常帶給我們一些意外的東西,比如當初與錳銅的合作,當然這次也不例外,200萬人民幣對于廣大從事設計工作的人誘惑應該是不小的。
周詳縝密:北京奧運會發布
這次征集車標的活動,很多人都對那個近乎天價的獎金頗為關注。而我們又注意到一個不尋常的信息,那就是新車標揭曉的日期居然是2008年8月8日,相信大家對這個日子不會陌生,沒錯,那天同時也是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日子。由此可見,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活動。對于有報道稱新標志將替換目前的吉利標志,在我們看來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吉利現在的車標已經在低端家用領域有廣泛的知名度,把它替換掉明顯是得不償失。
重新定位
吉利集團一直都在宣傳旗下子品牌吉利主要負責開拓低端市場,而華普則負責開拓中端市場,以及后來加入英倫蒂華將定位在高端。但隨著吉利金剛、遠景的上市以及華普的售價在不斷地下滑,這就造成吉利與華普在產品布局上出現很多的交叉。
從分布圖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吉利已經打破了原來的產品規劃,價格已經突破10萬元大關,雖然華普一直在倡導“海派汽車、海派文化”,好像收效并不明顯,不然售價也不會一跌再跌。可以說,這兩個子品牌的競爭是吉利集團所不愿看到的,因此,這次征集新車標的活動是吉利集團進行產品規劃的開始,而2008年的8月8日很可能是吉利集團整合三大品牌為實現更高突破的開端。

供稿:網上車市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