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在不同層級的經理和員工中的定位與要求是不同的。執行不是簡單的事情,它貫穿于的所有崗位、所有層級,從最高層的CEO到最基層的普通員工,它是和戰略一樣神圣、重要的組織行為。
企業中層在企業內部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中層需要充分領悟企業整體戰略、主管的策略思路等,并基于此對各項目標進行充分的延展、完善和細化,使部門中的每一個員工都能了解自己的目標和方向,讓戰略目標真正和每一個人關聯,使執行體系具備可操作性:啟下,中層需要利用管理技能,保障每一個執行細節落實到位,終實現一個個的子目標。企業中層承上啟下的特點,決定了他在執行體系里特有的地位。
任何中間環節如果不能增值或者分擔壓力,就都是多余的。一個組織的中層如果不能做到承上啟下,企業的戰略思維、重要信息無法延展到神經末梢——基層員工。
領悟力是企業中層重要的素質。領悟力來自于對事物本身的深邃理解。中層作為承上啟下的環節,如果不能真正理解高層的戰略思維,那么很多工作可能南轅北轍或者形似神不似。對中層經理來講,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是否與公司的戰略目標一致,清楚地了解上司的準確思路,然后以此為目標來把握做事的方向。
大家可能想當然地會以為中層經理的領悟能力肯定沒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因此,需要選拔有領悟力的中層干部,需要強調中層經理的領悟、思索,需要加強雙向的交流與溝通。
中層執行的核心點是“管理”。執行,一定要選對人,選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很重要。通過中層經理的有效管理,通過“計劃、組織、實施、控制、反饋、改善”等管理環節,最終實現組織的一個個目標。確保執行的有效實施,完善執行體系的細節等,這些都只有通過“管理”才能實現。
作為經理,既要“勤奮”,又要“懶惰”。該“勤奮”時“勤奮”,該“懶惰”時“懶惰”,在企業管理中這兩種精神都是需要的。主管應“勤奮”于業務的拓展、創新性的工作,培訓和指導下屬,應“懶惰”于干下屬分內的工作甚至是已經可操作的工作等。這里的“懶惰”指的是主管遇事不要事必躬親,更不能越俎代庖,該誰干的事就讓誰去干,把權力和責任一起交給下屬,如果主管在下屬工作范圍內做得太勤快.那么下屬就會有依賴感。經理絕對不能輕易幫著下屬做事情,只能是指導下屬做事情。經理只應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不應好心甚至是熱衷于做下屬的事情,否則.不僅自己本職的工作做不好,下屬也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和工作壓力,意味著兩層都失職了。
經理必須發動下屬和自己一樣忙,而不能只有自己忙得焦頭爛額.這樣的經理其實太浪費公司所配備的人力資源。經理必須要忙起來,不是經理顯得游刃有余才是優秀的,一個企業要有緊張感,必須首先體現在企業經理層上。同時,必須讓下屬在其職責范圍內也緊張起來,否則,經理忙而下屬不忙,往往意味著該做的工作沒有做或者是上級替下屬干活。這是中層經理在管理上最容易犯的錯誤:下屬不得力或者不上進,進度又不能拖,那就自己干了算了,一次兩次可以,常此以往甚至形成慣性則需要反思了。企業用中層經理的待遇福利把你請來后,你去做下屬的事,企業是賠本的,更重要的是中層自己該做的工作可能也沒法做了或很難做好,這可能會給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失。總之,或者把你的下屬培訓出來,或者找到更合適的人替換他,你不能總替你的下屬做事。
作者:彭志強 劉燕 王湘云
出處:《卓越執行》一書
本欄目責任編輯:符佳林(Ful6l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