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投入可以幫助公司避免付出發生環境災難,政治抗議或人權事件方面的高昂代價。
傳統的觀點可能會認為跨國公司聯合利華公司的CEO特里克·塞斯考每天早上醒來后就會集中在這樣的想法上:如何才能比寶潔公司賣出更多的肥皂和洗發香波。但是,當這家年營業額達520億美元的公司CEO被問到公司在21世紀所面臨的最大戰略挑戰時。答案的范圍則是從非洲嚴重缺水的鄉村到地球日益變暖的天氣。
聯合利華將世界作為它的實驗室。公司在巴西為平民窟提供免費的社區清洗設備,為西紅柿種植戶采用環保的滴灌澆水方法提供資金,它的牙膏廠每天循環處理17噸廢水;它在孟加拉為建立流動醫院提供資金方面的幫助;在印度幫助幾千名農村邊遠地區的婦女提供開辦小企業的資本。作為對綠色環保主義者的回應,公司公開披露它在世界各地的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有害廢物的數量。
塞斯考認為幫助這些發展中國家應對貧困、缺水、氣候變暖問題對公司未來幾十年的發展至關重要。公司40%的收入和絕大多數的增長都來自發展中國家,因此它決不能夠忽視公司對當地社區和環境的影響。隨著世界各國環境法規變得越來越嚴格,公司也必須在綠色科技方面加大投入,以保證公司在食品包裝和肥皂等方面的領先地位。
越來越多的CEO開始致力于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目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美國CEO,特別是年輕CEO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不僅僅是公關的需要
那些最大公司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可以從它們網站上的報告看出來,報告內容包括減少有毒氣體排放,開發環保的產品、幫助窮人以及同非政府組織的合作等。就在五年前,這些報告即使被貼出來也會被認為只是給公司的形象鍍金。現在更多的大公司深刻地認識到,承擔環保和社會責任的行為會幫助他們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客戶種程度和滿足監管要求方面確立戰略優勢。
英國GSK藥品公司發現,如果為貧窮國家投資開發藥品,這些國家反過來也會保證公司藥品的專利也會得到保護。陶氏化學公司正在增加可以吸收太陽能的瓦以及適合缺水地區的水處理設備方面的投資,公司CEO安德魯-利維雷斯表示:“公司的商業利益和社會以及環保利益之間沒有任何的沖突。”
對投資者的影響
可持續發展的主張可能很難讓投資者們接受。過去幾十年的經驗表明,以公司長期的環保表現或社會責任目標為基礎選擇所要投資目標的做法風險很大。但紐約的CCW咨詢公司認為,沃爾瑪公司因糟糕的員工和環境政策而使自身聲譽受損,如果它能夠贏得同它的競爭對手Target公司同樣的聲譽,那么公司的股價將會上漲8 4%,增加160億美元的市值。
國際資本市場普遍認為過去兩年的熱門股中石油公司雖然具有吸引力,但投資風險要比美孚和BP石油公司更大。雖然中石油是急速發展的中國市場上的最大石油供應商,公司過去幾年的收入和利潤都在飆升,但研究顧問公司Innovest還是給了中石油CCC的投資評級,而BP是AA級,美孚是BB級。BP得分高的部分原因在于它已經投資了80億美元用于開發可替代能源,多元化公司產品,并且贏得了社區和環境組織的信任。而中石油的安全記錄妨礙了它的評分:2003年的天然氣井爆炸奪去了243人的生命:2005年公司的有毒苯外泄到河中,造成數百萬人在短時間里無法得到清潔的自來水:而且,公司也沒有開始替代能源的開發。發展趨勢表明,上市公司在環境保護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將會同它們的財務表現一樣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編譯:符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