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就讀完了美國作家羅恩·克拉克的《優秀是教出來的》。就在教師和家長都在感嘆我們的孩子越來越難管教時,這本書的出現無疑是及時的。它讓我們有機會向美國最優秀的教師學習如何使學生獲得教養,如何給他們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圍,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讓他們享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優秀是教出來的》一書,從餐桌禮儀到積極心態培養,從學習、生活到學會感恩,內容涵蓋了青少年成長的方方面面。它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我們讓孩子置身于充滿新鮮感的教育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成長并快樂著,那么,即使是令人頭疼的問題學生也會成長為舉止得體、心靈高尚的孩子。
克拉克先生簡單地舉出了在餐廳就餐時,不要讓你身邊的座位空著,這樣一個小小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有人想坐,就讓他坐,不要去刻意排斥什么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應該善意地對待和尊重別人。
接受、尊敬、善意、包容和愛他人,是這本書中的關鍵詞。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老師也在強調這些內容,可又有多少孩子在聽呢?我認識到:尊重的教育不是一句口號,它要融入日常生活,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
“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去喜歡班里的每一個人,因為作為成年人,我也不會喜歡我見過的所有人,而且只有人類才知道有選擇地喜歡什么人,不喜歡什么人。但是我保證,我能撇開個人的感受,對每個人都很尊敬,充滿善意。我讓他們知道這些,同時希望他們也能做到。”
“讓孩子去學會接受每一個人,這花不了多少時間,因為大家都有在團體中尋求安全感的需要。”
忽然明白。我讀到的是人類最樸實的、最真摯的美的教育。以前總以為這個世界的尊重是空洞虛假的,現在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尊重是具體真實的:它存在于你聆聽老師講課的時候,你享受父母為你準備早餐的時候。你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一起進餐的時候,你寫下一段平凡的文字的時候。
合上書的時候,我竟然良久無言。帕烏斯托夫斯基在《金薔薇》中說:“某些書仿佛能濺出瓊漿玉液,使我們陶醉,使我們受到感染,敦促我們拿起筆來。”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也有這種感覺。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懂得尊重,是一個人一生中所必須具有的美好品質。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是一個對社會家庭不負責的人;一個懂得尊重的人,是一個敢于承擔一切責任的人。我們的孩子需要這種溫暖人心的尊重,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溫暖人心的尊重,讓尊重伴著孩子成長!
(作者單位:南通市港閘區第二工人子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