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鎮江市教育局在全市全面開展了“教育思想大討論。專業知識大學習,專業技能大練兵”活動,我校積極響應,認真扎實開展了“三大”活動,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一、把握重點,注重實效。
(1)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學校向教師們推出本學年重點研讀的《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責任決定執行》三本書和三個討論題:新形勢下學校和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確立;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確立怎樣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和質量觀:作為集體一員,我應承擔怎樣的責任。圍繞三個討論題。教師們對專著進行深入細致的研讀,并結合工作實際,談感悟、談認識。在這期間,我們邀請句容市教研室的專家來校給全校教師闡述教育新理念,邀請鎮江市張晨輝校長來校作“新形勢下教師的自我追求與創新”的個人成長介紹及自己對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和質量觀的解讀,聆聽了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專家的“關于教師的成長”“社會需要什么樣的教師”和“教師如何成才”等精彩講座。在學習討論的基礎上,學校利用每周一的政治學習時間,采取抽號方式,每次抽一名教師在全校教師會上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通過交流討論,全校教師在不斷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端正教育觀念的同時,又在分享彼此成長的樂趣。
(2)開展專業知識大學習。學習是這次活動的主旋律。每位教師根據學校制定的教師發展規劃及時制定“個人專業發展三年規劃”和“三年讀書學習計劃”。學校及時逐一檢查教師在假期中所作的不少于1萬字的讀書筆記和一篇2千字左右質量較高的讀書心得。對于平時的學習活動,學校也強化了過程管理,除每周抽一名教師交流外,每個月底全體教師把讀書筆記和本月的學習心得交到教科處,教科處均作檢查與評價。此外,學校積極創造條件,安排教師外出赴南京、鎮江、南通、蘇州、上海、北京等地學習。參培教師回校后也紛紛爭取上“移植課”,做二級培訓。學校在引導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大學習的同時,還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報名攻讀教育碩士。2006年教師培訓經費為歷史最高。
(3)開展專業技能大練兵。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場所。聚焦課堂,讓青年教師在課堂快速成長,這是我們的重要使命。
學校認真組織“師徒結對”活動,讓各級骨干教師深入課堂手把手地指導青年教師,掌握課堂教學新思想、新方法。學校聘請特級教師薛翠娣為全校語文教師進行培訓,給老師們作課堂教學點評,現場上示范課和作深入的教材示范分析。我們還邀請沈峰、錢陽輝、吳紅華等名師來校分別為全校教師上示范課,作課堂教學講座。
學校認真開展“隨機公開課”的研討和考評工作,分層組織不同年齡段教師的課堂教學比賽活動,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師基本功大賽和課堂比武活動,各類賽事也是捷報頻傳。學校還先后組織開展了“教師英語口語培訓”“教師網絡技術培訓”“網頁制作培訓”“教科研專項培訓”“讀書成才演講比賽”等多層面、多層次的校本培訓和競賽。針對性、實效性較強的校本教研,有力地促進了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
二、提供服務,因勢利導。
“三大”活動的開展,不僅為我校造就一支“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而且為學校提升辦學品位,打造品牌學校提供了很好的契機。為此,我校把握契機,因勢利導。
(1)提高各級骨干教師津貼。學校在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大幅提高各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獎勵津貼,發揮有限資金的激勵功能,調動廣大教師自加壓力,爭當骨干,勇做名師,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
(2)設立學習獎。學校設立學習獎,對優秀讀書成才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還將學習要求納入優秀教研組、優秀年級組考核之中,旨在引導廣大教師在繁忙的教學之余,豐富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生活,做有品位的智慧的教育工作者。
(3)創造機會。在“三大”活動中,有不少教師全身心投入,更有教師脫穎而出。針對這些教育理念新、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自我發展內驅力足的教師,學校誠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有的經教代會民主推薦。被選拔任命為中層管理干部,有的被推薦參加高層次培訓,有的被推薦到高一層次的評選之中。
“三大”活動濃厚了學校學習的氛圍,豐富學校的文化,充實教師的職業生活,提高了群體的專業素養。今后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務實的作風,更積極主動的態度,引導教師投身于“三大”活動之中,以實現學生、教師、學校三者共同的發展,從而實現“建有品位的學校。育有底蘊的人才,辦高質量的教育”辦學目標。
(作者單位:句容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