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見的蛇、蜥蜴、龜、鱉、鱷魚、蝎子等,均屬爬行動物。它們有著共同的特征:卵生,有羊膜卵,變溫,皮膚干燥,背有鱗片或甲板,骨骼也具有一系列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征,指、趾有爪,有利于陸地爬行和攀援。
在1億多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曾繁盛一時,是地球上的主宰,人們稱之為“恐龍時代”。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了,現生的爬行動物只是小部分殘余,盡管如此,生活在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仍然是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目前,被發現的爬行動物共有5700種,主要分為四大類:龜鱉目、喙頭目、有鱗目(蜥蜴亞目、蛇亞目)、鱷目。龜鱉類是現存于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中最古老的一類。
世界上最重的蛇——綠水蚺。綠水蚺一般約重130公斤,最重的紀錄是250多公斤。它同時也是紀錄最長的爬行動物,1907年巴西的紀錄是16米。相對來說,網紋蟒是平均最長的爬行動物,一般都在8米左右。2002年在印尼西部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原始森林中捕捉到一條印尼網紋蟒蛇,在印尼爪哇島的原始動物園首次公開展出時,吸引了大量游人前往觀看。這網紋蟒蛇,長14.85米,重447公斤,據稱已有145歲。
世界上最小的蛇——盲蛇。我國渤海東岸,生活著一種體型與蚯蚓差不多的小蛇——盲蛇,身長17~18厘米,為世界上最小的蛇。
最小的毒蛇——納米比亞侏儒蛇。該蛇體長只有18~24厘米。
最小的蟒蛇——侏儒蚺。侏儒蚺是生長在澳洲的侏儒蚺,身長只有30厘米左右。
活得最長時間的蛇——紅尾蚺。美國費城動物園的一條紅尾蚺是有記錄最大年齡的蛇,它的壽命長達40年,于1977年4月15日在費城動物園去世。
最毒的蛇——大番蛇。大番蛇是澳洲陸地上最毒的蛇,它的毒腺細胞里可產生大約400毫克干毒素,足以毒死200個成年人,這種世界上最毒的爬行動物,毒性比帝皇眼鏡蛇要強100倍。
最重的毒蛇——帝皇眼鏡蛇。帝皇眼鏡蛇是最長的有毒爬行動物,一般約3.5~4.5米,個別達5.5米。
毒蛇品種最多的國家是澳洲,有120種之多,而無毒蛇只有50種。全國每年約3000人被咬,其中約有20人死亡。蛇咬報告最多的國家是琉球群島,每年每500人便有1人被蛇咬。被毒蛇咬死最多人的國家是印度,平均每年有10000~12000人死于蛇咬,占全球比率10~12%。
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科莫多巨蜥產于印度尼西亞,科莫多島而得名。成年巨蜥體長有3米多,體重有150公斤,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它頭大,耳孔大,尾粗,四肢強壯,趾端有尖銳的爪,爪長50厘米,口大有尖銳的牙齒,捕食野豬、鹿、山羊和猴類,爬行迅速.兇猛異常,能游泳,在水中捕食。科莫多巨蜥的壽命為50~80年,屬于長壽動物。有人認為它們是恐龍的后代,故又稱科莫多龍。
最小爬行類動物——雅拉瓜壁虎。生物學家新近在加勒比海多米尼加共和國最南端對開海外的比塔島上發現了一種非常小的蜥蜴。它由鼻尖至尾端,體長只有1.6厘米,可以卷曲在一個硬幣的范圍內,堪稱為世界上最小的爬行類動物。由于這種微小蜥蜴極其罕有,現已被列入瀕危動物名單。
最大的蝎子——非洲帝王蝎。非洲帝王蝎成年體長25~30厘米,最大體形長達40厘米,而亞洲最大體形的雨林蝎只有15~20厘米。
最慢的爬行動物——象龜。加拉巴哥群島位于太平洋東部,在這個島上遍地都是巨大的龜,它被人們稱為“龜島”。島上龜的特點是身體巨大,頭大頸長,龜背隆起,四肢粗大、黑灰色。因為有點像大象的姿態,所以稱為象龜。象龜爬行的速度很慢,一天只能爬6公里,可是它力大尤窮,兩個人站在龜背上,它滿不在乎,照樣從容不迫爬行。雄龜的殼有1.7米長、重400千克,真正是龜中巨無霸,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龜。
最大海龜——棱皮龜。棱皮龜最大的個體體長可達2.5米,體重約1000公斤,堪稱海龜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鱷魚——咸水鱷魚。咸水鱷魚分布在南亞、北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越南和菲律賓。成年鱷魚長4.26米到4.88米,重408到522公斤。1957年在澳在利亞諾曼河發現一條長8.64米、重1996公斤的咸水鱷。
世界上最長的鱷魚——灣鱷。它們中的老年雄性鱷身長達10米,有1噸多重,壽命可活在100歲。善于游泳,生活在東南亞、澳洲北部和新幾內亞的某些河口和沿海水域。
產卵最少的蛇——盲蛇。盲蛇每次產卵2枚左右。
產卵最多的蛇——巨蟒和蚺。每次產卵最多超過100枚。
生活海拔最高的爬行類——雪山蝮蛇。該蛇分布于云南省麗江縣大雪山海拔4400米以上的地方;另一種溫泉蛇,分布于西藏高原,人們曾經在當雄縣羊八井海拔4350米的溫泉附近采到它們。
最小的鱷魚——奧斯布倫·德瓦夫鱷魚。鱷魚并非都是龐大無比的,有的鱷魚卻十分“嬌小”?,F存的最小的鱷魚是西非剛果河上游的奧斯布倫·德瓦夫鱷魚,它極少超過1.2米。
世界上最瀕危的爬行動物——斑鱉。斑鱉屬于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斑鱉屬于爬行動物,棲息于我國太湖流域和紅河流域。斑鱉體形巨大,背甲長度能達到1米以上,最大體重近200公斤。斑鱉的壽命也很長,傳說能達數百歲。
最珍貴的爬行動物——揚子鱷。揚子鱷因生活區域位于古時稱為揚子江的長江下游一帶而得名。它是一種小型的鱷,體長一般為1.5米,體重15~30千克。外形扁而長,頭略高起,吻部低平,比其他鱷類短。揚子鱷又叫中華鼉或鼉龍,俗稱“土龍”。
揚子鱷從距今1億5千多萬年的中生代就已經出現,與中生代各種恐龍的祖先屬于同一世系,因而揚子鱷在皮膚、牙齒、骨骼結構等方面,都還保留著許多恐龍時代爬行動物的特征,對于研究和推斷恐龍的生活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于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因此又有活化石之稱。
世界最令人恐怖的蛇——眼鏡王蛇。一般眼鏡蛇受驚發怒時,身體前部會高高立起,頸部變得寬扁,暴露出其特有的眼鏡樣斑紋,同時,吞吐著又細又長、前端分叉的舌頭。眼鏡王蛇同樣具有以上眼鏡蛇的特點,只是體形更大、更長。它性情更兇猛,反應也極其敏捷,頭頸轉動靈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眼鏡王蛇多棲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于華南和西南地區。它的主要食物是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
世界上最昂貴的蛇——雙頭蛇。美國圣路易斯州世界水族館曾將一條6歲的雙頭蛇拿到eBay網上去拍賣,起價15萬美元。
最適合女生的玩具蛇——玉米蛇。玉米蛇產于美國東南部,成體特征為橙底紅斑,腹部有時會帶有黑白相間的方格狀花紋;但幼體則通常為灰色或褐色,沒什么花紋。玉米蛇最為人所知的特點奠過于它們那艷麗多變的體色以及溫馴的性格,再加上精致的體型和飼養難度低的特點,被喻為女生最佳的“玩具蛇”。
飛行最快的蛇——天堂金花蛇。新加坡有一種會飛的蛇,它首先蛇身低低垂著,腦袋左右擺動,掃視、搜尋降落點,突然,它向上抬起身體,就在最恰當的一刻松開尾巴,讓自己向上彈了出去。此時,蛇把肋骨伸展開來,讓身體的寬度加倍。這時,它不像是圓柱形,反倒更像一條彎曲的絲帶。接著,它以陡直的角度下落5~10米,以獲取空中加速度。它在半空里蛇行前進,時速大約30多公里。這是地球上所有“飛蛇”當中行進速度最快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