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九年級《勞動技術教材》電子技術模塊中,已接觸到簡單的調頻無線發射電路的制作實踐,但是,在初中,學校大都沒有條件開展這項實踐活動。即使有條件,照教材上制作出來的“調頻無線話筒”,效果也很差。在高中三年級的《勞動技術教材》電子技術模塊中,雖然接觸到了“晶體三極管音頻放大電路”的制作實踐,但是,在實踐中學生不可能人人找到簡便的音源信號和電聲還原設備進行有趣的演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其具體做法是,利用注極體MEC做聲電轉換器、晶體三極管音頻放大電路對音頻信號進行放大,利用放大后的音頻信號對高頻載波進行調制,再由發射電路將調制波發射出去,然后,用帶調頻波段的普通收音機接收信號。這樣,便完整地進行了無線電信號發射與接收的全過程實踐。下圖是我們實踐中的實驗電路之一。
其中,MEC為聲電轉換器,R1為MEC偏制電阻,C1為偶合電容,將MEC產生的的音頻信號送到后級放大;T1、R2、R3、R4、R5、C2組成音頻放大電路;C3為音頻偶合電容,將音頻信號送至后級對高頻載波進行調制;R6、T2、R7、C5、L、C6、C7組成高頻震蕩電路;TIAN為發射天線。
T1可選擇3DG6或9014,T2必須選擇9018或C8050等高頻管。C5和L組成的LC震蕩器,其頻率由C5和L的參數決定。
我們實踐時一般將其頻率沒置在88MHZ-108MHZ調頻廣播頻率段之間,便于用調頻收音機作為信號接受設備。電源電壓可在3V-12V之間設置。
至于其他元件的參數,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業內人均可自己設置。當然,這個電路的有效發射距離一般只有幾十米,僅僅是讓學生實踐而已。要想有一定的發射功率,作較遠距離的發射實踐,可增加一級緩沖放大和一級功放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