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底試管巧利用 平占斌
學生們在做化學實驗的時候,由于不規范操作,將小石子等重物掉落到試管底部、或用毛刷洗滌試管時用力過猛,經常出現試管底被弄破的情況。能否利用這些壞底的試管來做一些其他的實驗呢?這樣既節約了實驗資源,又開拓了思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本文介紹兩例,供大家參考。
一、用于實驗室制取氫氣裝置
1.實驗裝置。如圖:
2.操作步驟:
(1)向廣口瓶中倒入適量的稀硫酸;
(2)在壞底的試管底部墊上多孔硬質的塑料片,加入適量的鋅粒,塞上帶導管的橡皮塞;
(3)用試管夾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4)將壞底試管放人廣口瓶中,立即有氫氣產生;
(5)收集到所需的氫氣后,將試管往上提,使鋅粒與稀硫酸脫離,反應停止,若再需要氫氣時,只要把試管往下放,使鋅粒浸入稀硫酸中,反應即可再次發生。
3.裝置的優點:
節約藥品,能夠控制反應的發生或停止。
二、自制凈水器
1.實驗裝置,如圖:
2.操作步驟:
(1)在壞底試管的底部放人多孔硬質塑料片;
(2)在塑料片上墊上紗布,放人適量的活性炭,隔一層紗布,上面蓋一層細砂,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3)放上承接燒杯,向試管中倒入混有紅墨水的水,經過濾后比較實驗前后液體顏色的變化。
3.裝置優點:結構簡單,現象明顯。
古代報時鬧鐘實驗器 曹曉春
古代夜間計時的方法多種多樣,有滴水計時、燃香火計時、砂漏計時、燃燒蠟燭計時等等……為了能準確地掌握時間,人們還設計有各種到點報時的鬧鐘,蠟燭計時鬧鐘就是其中的一例。用簡單的材料就可以制作一個這樣的實驗器:
用一長一短兩根圓木和一塊木板制作成一個支架。在支架的兩根圓木上間隔一定距離畫上格,在每個格上鉆一個小孔。在支架的高端頂上裝一個小鐵環,底部裝一個小鈴鐺(如下圖所示)。
實驗時,根據時間長短的需要,在支架的兩邊等高的小孔中分別插入一個小鐵釘。在棉線的一端系上一塊小鐵塊(如螺絲帽),另一端從支架頂上的鐵環中穿下來,繞過下面小孔中的鐵釘,然后系到左邊小孔中的鐵釘上。再將蠟臺放到支架的正中央,讓蠟燭緊靠棉線。
如要報時,點燃蠟燭,當蠟燭燃燒到棉線處時,將棉線燒斷,小螺絲帽落下來擊中小鈴鐺,從而向人們報時。本實驗器中的蠟臺還可以換成香火,計時可能會更準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