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復習往往重勤奮而輕效率,從而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許多教師迷茫和疑惑:“為什么學生起早貪黑,埋頭苦讀,投入多而回報少”?其實許多學生已經陷入“死念書、忙做題、拼體力、擠時間”的高投入低效率的怪圈。因此在復習中應該要有“明確的方向、清晰的思路和科學的策略”,有了這種明晰的復習指導思想,才可能真正做到“精投入、巧復習、高效率”。
一、目標具體化
近年來,高考地理試題著重體現(xiàn)“準確地測量考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具有的學習能力,科學地反映考生的學習潛質和潛力,有效地區(qū)分考生的真實水平”的考試目標,因此應該認真研習考綱,力求明確考綱規(guī)定的知識范圍和能力要求,真正領會考試說明的精神實質即真正明白能力立意的指導思想,在復習時也就不會一味地求難求偏,而更注意夯實基礎和重視地理學科的基本技能的訓練,知識的全面復習就不會受到冷落,能力的專項復習和專項演練也就會提到應有的高度。
應該強調的是,復習時一定要重視對《考綱》和高考試題的研究,以便牢牢把握高考導向和命題趨勢,并把《考綱》中的十項能力要求特別是攝取有效信息能力、讀圖繪圖能力、空間定位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滲透到復習的全過程,并進行針對性的能力專項訓練和全面訓練,如此,在以能力型和應用型為命題方向的試題面前,也就能夠游刃有余了。
二、知識的結構化
高考地理試題一般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考查的落腳點依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
因此復習時必須將基礎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與識記,并讓學生熟悉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來形成他們自己的知識體系,以應對高考。必須重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從龐雜的知識系統(tǒng)中,形成自己的知識與線索。現(xiàn)將地理學科知識的復習體系整合為以下幾個專題:
等值線圖判讀及其地形剖面圖的繪制、經緯網圖判讀及其比例尺運用、地球運動圖判讀及其區(qū)時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天氣與氣候要素圖判讀及其繪制、海洋與人類活動、水與社會發(fā)展及其中國的調水工程(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地質地貌和生物土壤、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及其可持續(xù)發(fā)展、能源與社會發(fā)展及其中國的跨地區(qū)能源調配(如西氣東輸工程、西電東送工程)、人口和城市問題及其解決途徑、人類的生產活動和地域聯(lián)系、區(qū)域發(fā)展及其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fā)(如西部大開發(fā))、世界重點地區(qū)和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高考典型題型分析與解法提煉。通過這些知識專題復習,有利于學生熟悉知識間的有機聯(lián)系和內在的邏輯關系。
三、思維的程序化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反思和歸納在思維中和知識掌握中的一些得失,特別是要對解決問題中的思維方法、思維方式、思維習慣進行糾正與培養(yǎng),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思維流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例如:等值線圖是高考必考的常見圖式,主要有等高線、等深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太陽輻射總量線、等鹽度線圖、等PH值線圖、等震線圖等圖形。
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對等值線圖的判讀進行歸類總結,以便掌握判讀等值線的思維流程:1明確和判斷等值線所反映的各種地理要素;2分析等值線走向、疏密、彎曲、閉合中心、數(shù)值大小及排列方向等所反映的地理含義及其遞變規(guī)律;3對等值線分布特征和遞變規(guī)律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4結合地理知識并將等值線圖反映的基本規(guī)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四、訓練的簡約化
從近年來的文綜卷地理試題可以體會到,試題都以新的情境呈現(xiàn)出來。因此在今后的復習中應該認真選取高質量試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限時解答和臨場演練,要通過這種有效訓練來“練思維、練方法、練心理、練規(guī)范、練速度、練感覺”,并在演練過程中特別來悉心領悟試題的知識價值、思維價值、能力價值,從中及時總結解題的經驗教訓,認真感悟“提高思維技能和技巧”的過程和效果,以期從中受到啟發(fā)和啟迪思維,從而能夠加深對考綱的理解,更加熟練地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最大限度地提升訓練的效果。
試題的另一突出特點是聯(lián)系實際,關注熱點問題,體現(xiàn)了人文科學的社會功能。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和學生死記硬背的地理學習方法造成了高中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缺失。
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就得對癥下藥。教學上,要變灌輸式為引導式,真正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最終目的;作為學生,在復習中應該深刻感悟高考改革導向,強化應對“能力立意”的復習意識,找準復習方向,制定科學策略,從而在不斷的探索和反復的實踐中,如魚得水,有所作為,不斷提高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