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系指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綠色食品的生產應具備以下標準:①產品或產品原料的產地符合綠色食品的生態環境標準。②農作物種植、畜禽飼養、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符合綠色食品的生產操作規程。③產品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和衛生標準。④產品的標簽符合《綠色食品標志設計標準手冊》中的規定。
綠色食品分為AA級和A級。AA級產品是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驗、檢查符合特定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A級產品是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并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準,并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1 綠色食品生產要求
1.1 綠色食品基地的環境要求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應選在遠離城市、工礦企業及車站、碼頭、公路等地方,以避開有害物質的污染。應對大氣、土壤及灌溉水取樣檢測,符合標準的才能確定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見表1。

2)灌溉水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灌溉水要求清潔無毒,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GB-5084-92,見表2。

此外,水質檢測還包括細菌總數,大腸桿菌群等有害微生物指標。水質污染分3個等級:1級為潔凈水,污染指數等于或小于O.5;2級為中等潔凈水,污染指數為O.5~1.0;3級為污染水(超過警戒水平),污染指數大于1。只有符合1~2級水質的水才被允許用于綠色果品的生產。
3)土壤質量標準?;赝寥蕾|量評價的必測項目包括pH值、六六六和滴滴涕2種農藥的土壤殘留量和汞、鎘、鉛、砷、鉻5種重金屬的含量。其中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2種農藥的土壤殘留量均不得超過O.1mg/kg。5種重金屬的殘留量則因土壤質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取當地土壤背景值(本底值)平均數+2倍標準差。
中國農業大學根據大量實驗和調查結果,制定了北京地區綠色食品農產品基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表3),供參考:

在北京地區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1級為土壤潔凈,未受到污染,完全符合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土壤環境的質量要求;2級為輕度污染,可向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轉化;3級是已受到中度污染,必須經過治理后方可作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4級為已受到嚴重污染,不適合作為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
1.2 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要求
肥料使用的詳細規則,可查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編制的《綠色食品標準》中的“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準則”??偟囊笫茿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中只能使用農家肥和非化學合成的商品肥料。礦質肥料只允許使用銅、鐵、錳、鋅、硼、鋁等微量元素以及硫酸鉀、煅燒磷酸鹽。農家肥主要是指廄肥、漚肥、作物秸稈、餅肥等。大部分農家肥在使用前必須經過高溫堆肥。商品性非化學合成肥料主要指商品有機肥,如腐植酸肥、微生物肥以及經過加工的農家肥等。
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部分化學合成肥料。常用的化肥有尿素、硫酸鉀、磷酸二銨等,但使用化肥時必須與有機肥配合使用。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為1:1,即大約100kg廄肥加尿素20kg。化肥也可與微生物肥配合使用。
在綠色果品生產中應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蕬詮秃戏蕿橹?,如氨基酸類和腐殖酸類復合肥。尿素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但在作為追肥使用時,最后一次施用必須距采收期30d(天)以上。此外,綠色食品生產中還禁止使用硝態氮肥。綠肥是綠色食品生產中的適宜肥料,因此可在果園中種植苜蓿、草木樨、三葉草等綠肥作物。
1.3 生產綠色食品對植保及農藥方面的要求
在A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禁止使用各種有機合成的化學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如:福美砷、氧化樂果、萘乙酸、多效唑、6-芐基腺嘌呤等,禁止使用生物源農藥中混配有機合成農藥的各種制劑。允許使用的農藥種類主要有:①植物源殺蟲劑、殺菌荊、拒避劑和增效劑。包括:綠靈、煙堿川楝索水劑、除蟲菊索、煙草水、魚藤根等。②礦物油乳劑和植物油乳劑。包括石硫合劑、波爾多液、晶體石硫合劑、綠得保、硫懸浮劑、蓖麻油酸、煙堿乳油、重柴油乳劑等。③有限地使用活體微生物農藥。如真菌制劑、細菌制劑、病毒制劑、放線菌、頡頏菌劑,昆蟲病原線蟲、原蟲等。④有限地使用農用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岡霉索、農抗120、瀏陽霉素等。
在A級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農藥。允許使用的有機合成化學農藥主要有:樂果、殺螟硫磷、鋅硫磷、敵百蟲、氯氰菊酯、除蟲脲、滅幼脲、雙甲脒、噻螨酮(尼索朗)、克螨特、百菌清、瑞毒霉、撲海因、粉銹寧等。每一種化學農藥在1(年)中只允許使用1次。在果實中的最終殘留量不得超過國際上最低殘留限量或國家標準的1/2。此外,最后一次用藥距采收時間的天數要求達到20~30d(天)。
2 綠色食品生產規程
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可參照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制定的標準,并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實施。根據各地的經驗,建立綠色食品基地應注意以下問題;
1)基地選擇。在選址時,除要考慮是否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外,還應考慮周圍環境條件是否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要求。尤其要用發展的觀念去考察環境,例如在選址的周圍近期內是否會建設化工廠、發電廠或其他污染環境的設施。
2)隨時監測環境狀況。綠色食品基地應當定期監測本地及周圍環境中土壤、水源及空氣狀況,以保證其始終處于符合國家質量標準范圍以內。如發現同題,應及時找出污染源并加以解決,以免最終影響產品的質量。同時,應截斷產地外的污染來源,如對外來的有機肥、飼料等進行監測。嚴格地講,綠色食品基地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不允許從非綠色果品基地引進、交換帶有污染性的肥料、加工原料、包裝材料等。
3)努力提高果品質量。綠色食品必須是優質食品,在保證其安全、無污染的前提下,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證生產出優良品質的果品。
4)重視病蟲測報,減少用藥量。在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中,要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以生物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盡量減少用藥量。
3 梨綠色食品的標準
梨綠色食品的生產除遵循以上的技術規程和要求,還應符合國家農業行業標準《綠色食品鮮梨)NY/T423-2000。具體感官要求、理化要求、衛生要求見表4~6。


4 綠色食品的認證程序
綠色食品稱號必須經農業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s定后方可使用。其認證程序包括申請、環境檢測、上報審查、產品質量檢測、終審、頒發證書幾個步驟。具體操作方法為:
1)申請。由申請人向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或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綠色食品辦公室提出申請。并填寫相應的申請表格及有關資料。
2)環境檢測。由省級綠色食品辦公室委托環境檢測機構對生產基地及周圍環境進行檢測。
3)上報審查。環境檢測合格后,上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4)產品質量檢查。環境審查合格后,由綠色食品中心指定的食品檢測機構,對其產品進行質量和衛生檢查。
5)上報終審。質量衛生檢查合格后,報農業部終審。
6)頒發證書。終審通過后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與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的產品生產者簽訂綠色《食品標志使用協議書》,并頒發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證書,同時向社會發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