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指導今后套袋工作,2006年10月中旬,我們先后到盧氏縣官道口鎮、靈寶市寺河鄉、焦村鎮等重點果區,通過實地查看、果農介紹等方式進行果袋應用情況調研,現將調研結果介紹如下,供參考。
1 基本情況
1.1 全市果袋應用的3個特點
1.1.1 果袋應用數量越來越多 果實套袋后,能明顯提高果實外觀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減少用藥次數和用藥量,避免環境污染,實現低投入、高產出的目的。因此,我市自1998年引入套袋管理技術以來,果袋應用數量一年一個新臺階,1998年0.6億個,2003年25.78億個,2004年35.5億個,2005年39.65億個,2006年41.56億個。
1.1.2 紙袋應用比例越來越高 紙袋價格較高,許多果農開始不能接受,但由于套紙袋果的果實外觀細膩、著色艷麗,銷售價格一般是同品種套膜袋果的1倍,因而紙袋應用數量越來越多,我市山區絕大部分富士和20%的秦冠蘋果套用紙袋。2003年,膜袋為22.22億個、紙袋為3.58億個,膜袋與紙袋比例為6.2:1:2004年。膜袋為28.7億個、紙袋為6.8億個,膜袋與紙袋比例為4.2:1;2005年,膜袋為29.65億個、紙袋為10億個,膜袋與紙袋比例為2.9:1;2006年,膜袋為26.59億個、紙袋為14.97億個,膜袋與紙袋比例為1.8:1。
1.1.3 果袋應用范圍越來越廣 往年套袋只在富士、華冠等蘋果品種上進行,今年已經擴大到秦冠、金冠、新紅星、嘎拉等蘋果品種,并且還在梨、桃、葡萄等水果上套袋2000多萬只。
1.2 山區果袋應用情況
我市山區70%~80%的富士和20%~30%的秦冠套用紙袋。膜袋應用極少。富士蘋果以套雙層紙袋為主,品牌有小林袋、三鑫、金果、燕飛、鄭果等,不同地區應用的比例不同。小林袋價格每個0.07元左右,應用較少,而三鑫、金果、鄭果價格均為0.05元左右,再加上是扶持果袋,應用較多。秦冠均套單層紙袋,品牌有三鑫、燕飛等,價格為0.025元左右。
1.3 川區果袋應用情況
套袋的80%~90%為膜袋,10%~20%為紙袋,而且大部分應用在富士蘋果上,秦冠蘋果基本不套。膜袋品牌為晨陽、和興、惠強、惠陽、佳露等,價格為0.005~O.007元。
1.4 果袋應用效果
從退綠效果、果皮細膩和著色情況看,紙袋中以小林袋效果最好,三鑫、金果、燕飛中等,個別果袋存在退綠效果差、果實生長點大,以及部分果袋外袋不耐雨水沖刷,容易破損等問題。上述膜袋效果均可,但以晨陽最好。
2 存在問題
我市在果袋供應、操作技術等方面都比較到位,但由于果園管理、氣候因素、果袋質量等影響,致使果袋應用成功率僅在70%~80%。
2.1 果園管理不到位
有的果農不進行疏花疏果和選果,見果就套;有的沒有認真噴藥,或噴藥后4d(天)才套袋,導致病菌滋生,沒有起到防病治蟲作用。
2.2 果袋質量參差不齊
由于果袋紙質不同或其他原因造成果袋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價格低于0.03元的紙袋退綠效果差、果袋外袋易破損,價格低于0.004元的膜袋不耐日曬、易風化等。
2.3 樣品和大批產品質量不一樣
今年我市實施的果袋扶持項目,為廣大果農帶來了很大實惠。但一些果農反映,果商提供的樣品一般質量較好,而在大規模供貨時,大批產品質量與樣品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影響了果袋應用效果。
2.4 紙袋摘袋時間較晚
個別地方在10月20日左右摘袋,此時由于夜間溫度低或晝夜溫差大,容易造成果實凍傷和日燒,再加上有時天氣陰雨連綿,影響果實著色,嚴重影響果袋應用成功率。
3 幾點建議
3.1 加強套袋果園前期管理
首先,要明確果袋要套在好果上,必須嚴格疏花疏果,按25~30cm留1花序,疏除其他花序,待花序坐果后,進行疏果。多留側向果、下垂果,不留或少留背上背下果。然后,選擇著生在3~15cm中短枝上的果形端正、高樁、萼頂居中的下垂果套袋。其次,套袋前要做好病蟲防治。具體做法是:果樹發芽前刮除老、粗、病皮,并噴1次5°Be石硫合劑。謝花后每隔10d(天)噴1次殺菌殺蟲(螨)劑加氨基酸鈣或氨鈣寶,防治蘋果輪紋爛果病、炭疽病、斑點落葉病、介殼蟲、紅蜘蛛、蚜蟲等,減少缺鈣等生理性病害。噴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禁噴1605、水胺硫磷、樂果、三氯殺螨醇等藥劑,不宜使用國產代森錳鋅、退菌特及含硫含銅復配殺菌劑,以免引起果銹、皮孔黑點等。②藥液干后再套,噴藥后2~3d(天)之內必須把袋套上。③噴第1次藥后,先給藤牧l號、金冠等品種套袋;元帥系品種在生理落果后,再噴藥劑套袋。
3.2 嚴格選擇果袋
果袋質量直接影響套袋效果。高檔雙層紙袋要求外袋紙質能經得起風吹、日曬、雨淋,透氣性好,不滲水,遮光性好,紙質柔軟,口底膠合好,內袋蠟質好且涂蠟均勻,日曬后蠟不易融化。袋口要有扎絲,內外袋相互分離。鑒別方法是:一看有無商標和生產廠家。二看紙袋的抗水性和透氣性。好的紙袋在水中浸泡8h(小時)以上揉搓不易破碎。三看紙袋規格。較理想的紙袋規格是外袋19.5cm×15.0cm、內袋16.5cm×14.5cm。四看紙袋的外觀質量。不開膠、不掉絲,通氣孔、排水口適中。塑膜袋要求袋長19.5~21.0cm、寬16~17cm、厚0.005~0.006cm,每百只重36~40g,袋上口全開或半封,袋底部兩角和中間留有3個2~3cm排水口,袋上打有若干透氣孔,袋口易開啟,不粘貼果面,厚薄均勻,抗老化。多年試驗證明,半透明乳白色袋日灼果最少。
3.3 準確把握果袋套袋和摘袋時間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已經探討出我市果袋套袋和摘袋的最佳時間。套袋時間,膜袋適期為5月上旬至5月下旬,紙袋為6月上旬至6月底。紙袋摘袋時間,以9月20日至10月10日最佳,早了果實成熟度不夠,晚了由于夜間溫度低或晝夜溫差大,容易造成凍傷和日燒。
3.4 繼續探討“紙+膜”套袋模式
經過調研,不論是寺河鄉窩頭村,還是焦村鎮,通過較大數量的多年應用,其效果比一般紙袋好,具有增加果實水分、減少病菌侵入、降低生產成本等優點,值得繼續總結和逐步推廣。
3.5 加強當地果袋企業管理
由于本地果袋運輸成本低、方便使用,我市果農也越來越多選用本地果袋。但個別果袋存在著沒有品牌、果袋質量不過硬等突出問題。為此,各級工商和果業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當地果袋企業能生產出高質量果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