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靳濤
編者按:2006年下半年以來,朝鮮核問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鮮先后進行了大規模試驗,并揚言以武力對抗國際制裁,這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和對朝鮮軍隊有關情況的關注。本文援引俄專家最新研究數據,對朝軍人員編制、武器裝備、作戰實力、防御部署和軍事經濟潛力等方面作了介紹。
朝鮮國家武裝力量和國防建設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國防安全委員會,人民武裝力量部、人民保安部、國家安全保衛部和武裝力量后備役力量均由國防安全委員會領導。國防安全委員會委員長現由國家最高統帥、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元帥金正日擔任。朝鮮總人口為2250萬人(2004年),正規軍為朝鮮人民軍,員額為84.7萬人,其中陸軍71.8萬人,空軍和防空軍8.2萬人,海軍4.7萬人。后備役力量為400萬人,其中國家安全警衛部隊4萬人,紅色青年近衛軍90萬人,紅色工農近衛軍30萬人,“訓練隊”5萬人,人民警衛隊10萬人。
陸 軍
朝鮮人民軍陸軍兵力為71.8萬人,士兵服役期為5~8年,其主要軍團和兵團單位為集團軍和軍、師、旅。集團軍以軍為基礎部署,無固定編制。每個集團軍可能轄4~5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或機械化師、1個獨立坦克團、1個火箭炮兵旅及其它保障部隊。
陸軍現共有15個軍,包括8個步兵軍、1個坦克軍、4個機械化軍、1個特種軍、1個炮兵軍和4個司令部,即炮兵司令部、高射炮兵司令部、首都防御司令部和裝甲兵司令部。全部陸軍共有43個師、23個旅和8個獨立團。平時,有4個步兵軍的編制為2個步兵師和2個輕型步兵旅;有2個步兵軍僅編1個步兵師;有2個步兵師編制為2個步兵師和1個輕型步兵旅。此外,每個步兵軍可轄1個炮兵師、1個獨立坦克團、1~2個高炮團及其它作戰、后勤、技術保障部隊。機械化軍的典型編制為2個機械化師和1個坦克師。坦克軍則編有3個坦克師。此外,機械化軍和坦克軍還可編有1個炮兵旅。特種部隊兵力為8.8萬人,編成10個狙擊旅、4個輕型步兵旅、3個空降旅(17個偵察營和空降營)和若干特種旅(8個特種偵察營)。炮兵司令部下轄1個戰役戰術導彈團(裝備“蛙-3”、“蛙-5”和“蛙-7”導彈)、6個戰術導彈營(裝備“飛毛腿-B”和“飛毛腿-C”導彈)、1個導彈連和3個迫擊炮連。
陸軍裝備實力如下:31具戰術導彈發射架,21具戰役戰術導彈發射架,2270輛中型坦克(T-54、T-55、T-66和中國59式),730輛T-34坦克,560輛HT-76和朝鮮國產M-1985式輕型坦克,2440輛裝甲戰車(BTP-40、BTP-50、BTP-60、BTP-152、中國531式、朝鮮國產M-1973式,其中360輛裝備重武器),12728門口徑大于81ram的野炮和迫擊炮(其中自行火炮4400門,牽引火炮3500門),1090門火箭炮,約2000具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1820套防空導彈系統,11000門高炮(其中3000門為固定陣地),約10000枚SA-16和SA-17防空導彈。
空軍和防空軍
朝鮮空軍和防空軍兵力為8.2萬人,士兵服役期為3~4年。空軍和防空軍設3個作戰航空司令部(轄12個殲擊機團)、1個防空司令部(轄3個防空導彈旅和3個獨立防空導彈團)、1個首都防空司令部(轄5個防空導彈團)和1個民用航空總局(轄1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空軍直轄1個獨立殲擊機師、3個轟炸機團、7個運輸機團、7個直升機團、3個獨立防空導彈團和1個獨立無線電技術營。
空軍和防空軍共編有38個航空團和16個防空導彈團,裝備飛機1182架,其中作戰飛機670架,輔助飛機512架,直升機312架,防空導彈發射架300具。
作戰飛機包括:80架轟-5(伊爾28)轟炸機,50架殲擊轟炸機和強擊機(15架蘇-7,35架蘇25),445架殲擊機(80架殲-5即米格17,159架殲-6,96架殲-7,34架米格-21,46架米格-23,30架米格29),16架偵察機,79架教練戰斗機。輔助飛機包括:343架運輸機(325架安-2,6架安-24,2架伊爾-18,4架伊爾62M,2架圖-134,4架圖-154),169架教練機(35架FT-2即米格-YTH和134架-雅克-18)。直升機包括:80架休斯500D,48架直-5,15架米-8和米17,139架米-2。 朝鮮空軍裝備的大部分飛機如米格17、米格-21、米格-23、米格29和蘇-25等都是上世紀50~70年代列裝的,大部分已經老化過時。
海 軍
朝鮮海軍兵力為4.7萬人,士兵服役期為5~10年。
海軍設2支艦隊,即東海艦隊和西海艦隊。東海艦隊下轄2個水警支隊、2個登陸艇支隊、1個快艇支隊、3個潛艇大隊和1個獨立魚雷艇大隊,主要基地為元山。西海艦隊下轄2個水警支隊、1個登陸艇支隊、4個潛艇大隊、4個導彈艇大隊、1個獨立水警支隊,主要基地為南浦。海岸導彈與炮兵部隊編成2個岸艦導彈團(共13個岸艦導彈營)和16個獨立岸炮營。
海軍裝備實力:2艘驅逐艦,3艘導彈護衛艦,18艘小型反潛艦,22艘常規魚雷潛艇,29艘“桑0”級小型潛艇,30艘袖珍潛艇、8艘坦克登陸艦,6艘布雷艦,40艘導彈艇,134艘魚雷艇,108艘炮艇,35艘護衛艇,203艘登陸艇,8艘袖珍潛艇供應船。艦艇裝備“冥河”式艦對艦導彈。
朝鮮海軍的武器與技術兵器除少數為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列裝外,其它大部分是三四十年前的產品。
導彈武器
1988年,朝鮮人民軍裝備“火星-6”導彈,它是根據從埃及獲得的3套蘇制“飛毛腿”導彈仿制的。后來將其彈體延長1倍,并在此基礎上研制了“勞動-1”導彈,后者射程可達1500公里,彈頭重1200公斤。朝鮮還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大浦洞-1”和“大浦洞-2”洲際彈道導彈,估計前者射程為2000~2500公里,后者理論射程為7000/里。
據許多專家推測,朝鮮軍隊裝備的彈道導彈型號有“盧納” (射程55公里)和“盧納-M”(70公里)戰術導彈,“飛毛腿” (300公里)和“勞動-1”(550~600公里)戰役戰術導彈以及前述“大浦洞-1”和“大浦洞-2”彈道導彈,至于數量,可能有200枚“勞動”導彈,800枚“飛毛腿”導彈。
關于朝鮮核計劃的進展情況,一些專家認為朝鮮于上世紀90年代初已開始研制核武器。1990年2月,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即“克格勃”)主席向本國政府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朝鮮可能已將巴基斯坦提供的用于換取朝鮮導彈的8000根鈾棒進行了加工,獲得的钚可以制造5~10枚核彈。而另外一些專家則認為,朝鮮目前已擁有10~12枚核彈和投送工具(導彈)。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朝鮮在寧邊地區建設的一座用于提煉核燃料的石墨反應堆(功率5兆瓦)投入運行。專家推測,朝鮮還建成了50兆瓦和200兆瓦的反應堆各1座。
防御部署
朝鮮奉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在其國土南部戰線,即平壤-元山-線部署了其60%以上的陸軍兵力,40%的空軍和防空軍兵力;飛機主要駐扎在平壤周圍70個機場中的30個;約60%的艦艇部署在東、西海岸的前沿基地。在南線,陸軍4個軍沿250公里長的軍事分界線(即“三八線”)構筑了防御陣地,修建了大量的地下掩蔽工事、筑壘地域、工程障礙物和設有坦克炮塔的防御地域。每個軍在其防御地帶內都挖掘了5~6條長數公里的地道將后方與前沿聯通。朝鮮南部前沿地區堪稱“難以攻克的堡壘”。
東海岸的抗登陸防御由陸軍3個軍協同海軍東海艦隊海岸導彈與炮兵部隊、空軍和防空軍1個作戰航空司令部及邊防軍組織實施,此外,在戰役縱深內還部署了2個機械化軍。西海岸則由陸軍4個軍協同海軍西海艦隊海岸導彈與炮兵部隊、空軍和防空軍2個作戰航空司令部及邊防軍實施防御,其戰役縱深內部署1個坦克軍。東、西海岸均構筑了團級和師級主要防御陣地及預備防御陣地。平壤地區的防御作戰則由首都防御司令部負責。盡管中國在中朝邊境部署了5個師(約15000人),以表示對朝鮮在核問題上的立場的不滿,但朝鮮在其北部邊境只部署了邊防軍1個軍的兵力。
軍事經濟潛力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朝鮮基本能夠滿足本國軍隊對槍炮軍械及某些技術兵器的需求。例如,能夠自行生產火炮,仿照蘇制坦克生產“天馬虎”坦克和M-1973式裝甲輸送車,按蘇聯許可證制造米格29-2及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9的備件,海軍大部分艦艇也是國產。有關資料表明,朝鮮每年可以制造100枚“飛毛腿”導彈,這一產量足以支持其導彈出口。
但朝鮮仍然需要進口飛機、導彈等現代化的武器系統。朝鮮大部分常規武器自獨聯體國家進口,近10年來,其主要的軍備供應國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問題研究所的資料,1992~1996年,朝鮮從俄羅斯進口了35枚“冥河”式反艦導彈。1993~2002年,朝鮮武器進口額為3.08億美元,其中1.76億美元從俄羅斯進口,1.03億美元從哈薩克斯坦進口,2900萬美元從中國進口。在此期間,朝鮮從中國進口了550枚“薩姆”導彈和15艘“羅密歐”級潛艇,從哈薩克斯坦進口了34架米格-21飛機、24具KS-19防空導彈裝置、4部火控雷達。到2002年,俄羅斯共向朝鮮提供了4部探測雷達、6部火控雷達、32輛戰車。朝鮮還按俄羅斯許可證獨立生產了1100枚AT-4反坦克導彈、550枚SA-16防空導彈、500枚SA-17防空導彈。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問題研究所評估,朝鮮雖然遭遇嚴重經濟困難,但仍有能力制造大部分常規武器。
由于朝鮮是世界上最封閉的國家之一,因此很難對其軍事實力做出準確評估。無論是西方分析家,還是俄羅斯分析家,目前都不掌握關于朝鮮軍隊數量、質量的準確數據。但現有資料仍能表明,朝鮮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駐韓美軍司令利昂·拉波特將軍稱,朝鮮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潛艇艦隊、特種作戰部隊和炮兵”,是“一支值得重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