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劉福榮
生日:1961年9月27日
星座:天秤座

劉德華可能不是香港娛樂圈最有錢的明星,但絕對是名氣最大、占據第一線明星位置時間最長的人之一。這位48歲的中年人,事業成功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則是個人財富的天價聚集。在最新的香港娛樂界財富排行榜上,劉德華僅次于成龍排在第二位。
2004年,是劉德華事業最順的一年,僅上半年就在電影方面凈賺2000多萬港元。到了2005年,他更是掙了1.03億港元,僅次于成龍。除做藝人外,劉德華還經營發廊、時裝店、百貨、飲食、房地產和影城。他在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共有50處房產。而且,2002年《福布斯》雜志還向他頒發了\"全球最優秀200家中小企業\"杰出成就獎。有媒體報道,劉德華在2003年拍《無間道》時,片酬是2700萬港元。后來到了《無間道3》,他的片酬已漲到3600萬元。到現在一直維持這個價格。另外,早在1997年華仔的個唱酬勞已經高達150萬元一場,如今更是翻一番。如果按照每場300萬元計算,演出25場至少7000萬元的收入。劉德華廣告收入長期比較穩定,代言酬勞差不多1000萬元。
2006年劉德華投資一部名叫《瘋狂的石頭》的國產電影,讓中國的電影業著實火了一把,這部投資不到300萬人民幣的小成本制作,取得了超過1600萬的票房成績,被觀眾稱作\"國產電影里程碑\"。
《瘋狂的石頭》最終票房3000萬元,算下來僅票房收入一塊收益率便超出1000%!《瘋狂的石頭》的投資無疑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投資該片的劉德華賺了個盆滿缽滿。考察這筆投資的背后,劉德華投資《石頭》不僅僅是機遇得來,更加是一種投資理念的成功。
2005年3月,在香港舉行了亞洲電影投資會。寧浩也帶著5個劇本去\"擺攤\",當時,劉德華正在做一個名為\"亞洲新星導計劃\"的項目,要找7個亞洲年輕導演來執導6部長片,內地方面就看上寧浩了。劉德華的要求很簡單,公司負責投錢,導演自己找題材,但故事性一定要強,寧浩想起了自己寫的第一個劇本,正是這部《石頭》。劉德華看完很喜歡,唯一的顧慮是,覺得比較像香港劇本。在劉德華的提醒下,寧浩盡量讓故事本土化,選擇了以重慶的生活為背景,許許多多的角色讓人似曾相識,就是在我們身邊出現過小人物,如羅漢寺門口的棒棒、招待所的女服務員等。
從劉德華對《石頭》的投資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他投資成功的一些奧秘:
首先,是投資最需要的是眼光。
劉德華對這項投資考慮了三個要點:故事性強、通過審查和劇本精彩,正是基于他多年在影視界打拼的經驗得出的正確理念
其次,投資需要一種正確的心態。
劉德華在談投資這部影片時心態是很豁達的,他在回答記者是否預料到這部電影賺錢時講:“任何一個生意,也不可能是未開始,便知道百分之百賺錢吧?我真的不怕別人說我生意失敗。這次投資,我早有準備,賺到錢最好,賺不到能培育出新導演,就已經是賺了。”由此,可以看出對風險的理解并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是投資的必要前提。
再次,要組合投資。
這是對付風險的具體方法,劉德華在選擇寧浩的同時,還選擇了另外6個導演投資了5部片子,從他透露的情況來看,這6部片子,只有《石頭》大賺,另有兩部片子小賺了一把,其他3部則不賺錢。組合投資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回避全部虧損的風險,防止一旦失手血本無歸。
最后,必須關注投資對象的盈利能力。
投資者可能無法確知投資對象是否具真的能賺錢,但至少要看到用錢的人是不是真正做事情的人。寧浩固然有天生的幽默感和藝術天分,但最最重要的是他做事業的執著精神,估計這才是劉德華所真正看重的。只有執著認真的團隊才能為投資者帶來安穩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