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早在2005年4月,三次獲得“普利策獎”的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在其同名著作《世界是平的》中首次提出了這一革命性的口號。在弗里德曼看來,全球化的政治、科技和經濟革命正在削“平”各種壁壘,最終,世界上的任何人通過電腦、電子郵件、網絡、遠程會議以及各種新軟件幾乎可以和任何人合作和處理任何事情。于是,弗里德曼大膽地設想,在商業領域,營銷世界也是平的。
(一)消費者正在“崛起”
弗里德曼認為平的世界意味著消費者與企業之間信息流動終將持“平”。消費者不再屬于銷售環節中的所謂“弱勢群體”。通過結成一個個社區,消費者在不經意間擴大著自身影響力。
這在食品、汽車和消費類電子行業顯得非常明顯。消費者可以輕易在網絡上得到這些產品的信息,并且在各種網站、論壇和博客上獲得用戶使用反饋。同時,還可以隨意地發布對這些產品使用的意見。消費者已經集合成一個強大的群體,企業充其量也僅僅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甚至有時消費者“崛起”的力量比企業更為強大。
2005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雀巢奶粉事件”就是網絡以無窮的力量將消費者的眼球凝聚起來,共同抵制含碘超標的雀巢奶粉。雀巢聲譽遭受重創的起因是浙江省工商局當年5月25日公布的一份抽檢報告,雀巢金牌成長3+奶粉被列入碘超標食品目錄,該食品的制造商是黑龍江雙城雀巢有限公司。
這一信息最初是一位網友從內部渠道挖掘并在網絡上發布的,一時間網上論壇中,有關聲討雀巢奶粉的帖子鋪天蓋地。起初,雀巢奶粉的廠家對消費者的投訴裝聾作啞,但隨著消費者力量的崛起,新浪財經也推波助瀾,在網上搞了一個民意調查,讓雀巢奶粉更是罵聲一片,被搞得灰溜溜的。眾怒難犯之下,雀巢奶粉的廠家只得悻悻地將不合格的奶粉從貨架上撤下來。
(二)口碑作用已被放大
弗里德曼強調產品的口碑,這無疑要令大多數市場營銷專家備感沮喪,平的世界正使得傳統的廣告宣傳攻勢收效甚微,另一些時候,一些產品卻因消費者的主動傳播而突然走紅。
基于網絡,平的世界正使得付出低廉傳播成本的產品信息在全球如水一般潺潺流動。以Google為例,其并未投入過多少廣告,卻成為了互聯網最常用的搜索引擎之一,而其他大做廣告的一些搜索引擎,卻遠沒有Google這樣的市場份額。
這一特質使得口碑這一亙古以來的廣告形式發生了突破性的變化:突破了地理、時間乃至遞減作用的影響,把口碑變成了一種快速的復制,并把用戶體驗以幾何級數放大傳播。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應該關注“體驗經濟”,以期收獲良好的口碑宣傳效用。
直銷模式曾是戴爾公司當初發家的秘籍,如今秘籍不秘,直銷的模式已非戴爾獨享,原來屬于戴爾獨有的直銷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所借鑒,戴爾原來的優勢越來越弱,況且正成為戴爾發展的絆腳石,其2006年第四季度的營收和利潤都低于外界的預期。有鑒于此,戴爾目前正在啟動戴爾2.0的項目,希望通過2.0能夠帶動戴爾再一次的騰飛。
邁克爾·戴爾指出,“我十分看好戴爾2.0,它將使我們為客戶帶來最佳的體驗,建立強大的全球服務業務,并確保我們的產品為客戶提供最佳的長期價值。”
邁克爾·戴爾重新出山后,考慮如何讓產品直接進入市場,特別是在三四級市場上,讓產品與客戶零距離接觸,試圖加強客戶的親身體驗,以彌補直銷的缺陷,而不再是讓客戶在虛擬世界里“霧里看花”。
(三)廣告媒體正在“裂變”
擅長電視廣告的策劃機構已經統治了營銷界好多年,而曾經的“標王”也為某些企業的產品營銷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遺憾的是,這樣的時代終將一去不復返。近年來,網絡廣告和分眾廣告增長速度已然超越電視廣告,在將來可預見的時間內,網絡必將成為主流傳播媒體。
弗里德曼在闡述這一觀點時,以一家用商業網絡(Business?Web)創建的新公司為例。這家公司是銷售有機維生素的。該公司沒有借助傳統的平面媒體來進行市場宣傳,而是向雅虎付了一筆錢,只要有人搜索“有機維生素”,就會自動彈出該公司的廣告。然后他使用Salesforce.com的平臺進行后臺管理。他找到了一個制造商生產他的品牌的有機維生素。幾乎沒有花任何錢,而且足不出戶,他就可以借助雅虎的搜索能力和Salesforce的后臺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公司,和各大藥品連鎖店展開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視頻營銷”或將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大行其道。在美國,如今充斥著YouTube的千奇百怪的視頻廣告也印證了這一趨勢。
上海的CIC媒介研究機構的客戶服務總監張偉對此作出了進一步的說明::“傳統電視廣告還是‘單向’傳遞信息,而這些基于網絡的視頻分享和對創意性參與的鼓勵更多的是‘雙向’的溝通。所以,從這點看,不但節省了成本,更多的是對消費者和粉絲的品牌創建的認可——不再光強調,消費者是否看到了這個廣告,而更多地強調,他們‘看到了理解了并愿意談論它,而且分享自己的觀點’。這個從被動變主動的過程才是關鍵。”
(四)“娛樂”將成為最大的賣點
娛樂對商業的作用日漸擴大,正如弗里德曼宣稱,“在這樣的時代,人們希望有一個更開放的世界,希望在物質和精神生活方面都享有更多的選擇”。娛樂顯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并且必將提供“最多的選擇”。
娛樂對商業意味著什么,在2006年慕尼黑世界杯足球賽上已再次得到驗證,一次足球盛會的魅力讓人垂涎如斯:此次比賽產生了250億美元的商業機會,拉動德國的GDP增長了1.2個百分點,幾乎所有重大的國際會議均繞道而行,全球100大品牌半數以上參與了廣告事務。
而有個名叫余世維的臺灣人,有“中國培訓第一師”的名號,他拖著行李箱在中國到處走,
很受中小企業家和高級白領的歡迎。他是第一個把深奧艱澀的管理學徹底娛樂化的人。
那些不惜花費數百乃至上千元買張門票來聽余先生講課的人,沒有一個是想鍍金的,他們只是想聽余世雄把深奧的管理學用淺顯易懂、自然風趣的語言表述出來,想從余世維那里獲得一些經營公司的技巧或者做人的道理,在娛樂中汲取知識,接受教育。
實際上,娛樂早已出現在很多國家和大公司的戰略中。娛樂業是目前美國的第一大產業,微軟在五年前就已立志成為一家“家庭娛樂的平臺公司”,索尼公司目前增長最快的產業板塊是游戲機,在中國,盛大、網易、騰訊等等,都宣布自己是一家娛樂公司。
如今通過網絡成名的諸多“人物”,正是滿足了大眾的娛樂需求才得以迅速走紅。因此,挖掘產品的“娛樂”因素也許才是企業得以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信息技術成就營銷霸主
弗里德曼盛贊的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沃爾瑪身上得到充分體現。沃爾瑪用信息來取代存貨,它從商店快速地獲知顧客正在購買的產品、模型和顏色,然后飛快地把這些信息反饋給生產商和設計者,很快地通過供應鏈送回更多的紅毛線衫和更少的黃毛線衫。先進的信息技術讓沃爾瑪隨時可以獲知產品在供應鏈所處的位置。因而,如果得克薩斯州的需求量大,而新英格蘭地區的需求低于預期,沃爾瑪就可以知道產品的供應流,確保更多產品運往顧客最需要的地方——得克薩斯州。
憑借著完善的數據系統,沃爾瑪的銷售成本就比大多數對手少了五到十個百分點。這對于微利的零售業而言,實在是強大的殺手锏。
在中國,家電連鎖巨頭蘇寧同樣品嘗著信息技術帶來的豐厚果實。2006年4月1日,蘇寧花費8000萬打造的SAP/ERP在全國成功上線,這一系統建立了國際一流的信息平臺,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控制體系將供應廠商、連鎖企業、分銷商直至終端用戶聯成一個整體,實現了跨區域、跨行業的緊密協作。
正是憑借著這一系統,蘇寧步步緊逼行業老大國美,在這樣一個慘烈的家電連鎖市場始終保持著對國美的“威懾”作用,讓行業老大不得安生。
未來,信息技術必將成就更多的營銷霸主——無論其所在的行業競爭多么激烈,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終將為這些企業帶來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