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齡女性正常每個月來1次月經,從本次月經來潮開始到下次月經來潮第1天,稱為1個月經周期。從避孕的角度考慮,可以將女性的每個月經周期分為月經期、排卵期和安全期。一般來說,正常生育年齡的婦女卵巢每月只排出一個卵子。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可存活2~3天,受精能力多在排卵后的24小時之內,超過2~3天精子可失去與卵子結合的能力。因此,在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性交,就有可能受孕,這個時期叫易孕期或危險期。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將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連同排卵日在內共10天稱為排卵期。其余除月經期以外的時間稱為安全期。
安全期又分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從月經干凈那天到排卵期開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為樣卵前安全期。從排卵期結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為排卵后安全期。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這是因為有些婦女有時受環境變化和情緒波動等影響使排卵提前,這樣排卵前安全期就會縮短,而自己并不知道,這樣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卵巢在一個月經周期中先后排兩次卵的機會是極少的,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經來潮前這段時間一般才會再發生第二次排卵,所以,排卵后安全期就比較安全。
安全期避孕為啥不安全
安全期避孕是一種生理性避孕方法,性生活是在正常狀態下進行的,可以得到滿意的性感。與其他藥物、器具、手術等方法相比有自然、經濟、實用、無害等優點,更易為人們接受。但是如果不能嚴格掌握或者使用不當,容易導致失敗。
安全期避孕的成功,取決于對排卵期的認識,女果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安全則無從談起。國內有人曾做過調查,對安全期避孕有正確了解的不足占被調查人群的1/5,大部分的人還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排卵期應該怎么算,這也是安全期避孕成功率低的原因之~。另外,女性排卵的時間,受外界環境、氣候、本人的情緒,以及健康狀態等因素影響,可出現排卵推遲或提前,并且還有可能發生額外排卵。因此,安全期無法算得準確,所以說安全期避孕不安全。
專家認為,安全期避孕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排卵規律的不了解造成的。呼吁應大力普及排卵規律知識,加強宣教。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的約翰和伊芙蓮比林斯兩位醫生根據婦女生殖系統周期性生理變化的特點,首創宮頸粘液觀察法來測定排卵期,用以指導避孕。這種方法稱為“比林斯自然避孕法”,并已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雖然用比林斯法測排卵期正確性較高,但因其方法的科學性很強,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并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正確指導,使用者必須經過培訓,完全掌握后才能使用,因此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誰不能用安全期避孕
安全期避孕的基本原理是避開排卵期前后所謂的不安全期性交,使卵子和精子沒有相遇的機會。其成功與否取決于排卵的確切日期的掌握。更何況平時掌握安全期是較粗略的推算某幾天可能是排卵期。這樣得出的安全期本身就不太精確可靠。更何況排卵常因婦女健康、環境情緒等變化而發生時間上的先后。也會因性刺激而發生額外排卵等現象。安全期避孕要求夫婦雙方配合堅持合作嚴格自覺掌握,否則很易失敗,有下述情況之一的已婚婦女不宜應用此法:
(1)月經周期不規則,或經常相差一周以上,較難掌握排卵規律者。
(2)探親期間。
(3)分娩后及哺乳期間月經和排卵尚不規律者,至少待恢復3次正常月經后才能應用。
(4)新婚夫婦。
(5)婦女工作學習生活極不規律者,不能掌握自己的排卵情況時不宜應用。
安全期避孕符合人體的生理狀況,在性生活前不需特殊;準備。但由于掌握不好容易失敗,所以上述五種情況下暫時不用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