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農老師:
我是一個7歲孩子的母親,現在正面臨著婚姻的困境。我和丈夫生活有10年了,可他現在成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也許并不是他不想負責任,而是在他的心中根本沒有責任的概念。兒子越來越大了,可丈夫在責任心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我和丈夫都是自由職業者。我是做設計的,一直很忙,經常熬夜;他是做電腦軟件的,比我還忙,經常不在家,但卻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收益,家里所有的支出都是我負責。這些我倒不計較,就算在我很忙的情況下,一切家務仍都是我打理,而且送孩子去上學、看孩子寫作業以及周末陪孩子出去玩也都是我一個人的事兒。丈夫似乎覺得這些和他無關,他就好像生活在真空里一樣,什么也不管。我心里有怨氣,有時候也會嘮叨兩句,他就嫌我煩。
他活得很邋遢,理發、洗澡這樣的事也要我經常提醒。他很少和兒子交流,更別提給兒子教育了,我很希望他能多陪陪孩子、多管管孩子。我們交流過,爭吵過,可沒有多大用。
夫妻間的感情影響到家里的生活氣氛,這讓兒子的壓力也挺大的,他的脾氣也變得不太好起來,而且老師還向我們反映,兒子在學校的表現不如以前好了。
我很絕望,想和丈夫離婚,可兒子現在的心理狀態不太好,我很擔心我們離婚會對兒子的打擊更大,而且離婚對我的壓力也特別大,丈夫什么都給不了我們娘倆。我曾想過,要不就先維持著這段痛苦的婚姻,等兒子長大了再說,可又一想,這樣的家庭即使維持下來了,對兒子也沒有什么好的影響。我現在的心情很亂,不知道該怎么辦?
周華
周華:
看了你的來信,深刻地理解你在這段婚姻中的痛苦,也體會到你想離開這段婚姻的矛盾和艱難。一段婚姻的狀態是兩個人共同建立起來的,兩個人都有責任。你丈夫的狀態讓人感覺他更像是你的一個孩子,就像任何一個在“包攬一切”的母親身邊長大的孩子一樣,他既不懂得承擔責任(因為不需要),也很難體現自己的能力(因為沒有可能)。那么作為“母親”的你是不是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呢?
母親式的妻子,常常會感覺自己處處都比丈夫有能力,解決生活方面的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妻子最初可能是以此來表達對丈夫的愛,但逐漸便會像有些獨生子女的母親那樣,在孩子還沒有伸出手的時候便已經把他需要的東西遞了上去。久而久之,丈夫便也會像孩子一樣,不再做任何努力,因為努力的結果很有可能會是“因為沒有把事情做好而遭到訓斥”。而妻子在后面的生活中,并不會甘愿一直承擔母親的角色,反過來抱怨丈夫的無能或是坐享其成,于是新的矛盾就產生了。而反復發生的矛盾會逐漸變成固定的模式,成為固定模式后就再難改變,因為這是我們難以意識到的問題。
周華,如果你想改變目前的這種狀況,第一步是要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里,并從自己開始改變:讓出權利,給對方機會,忍耐住干涉欲。當你看到對方原來是有能力的,并在你的鼓勵下越來越像個丈夫的時候,相信你會明白放手的道理。
實際上,孩子并不應該成為你離婚或者不離婚的核心因素,因為,如果你沒有解決對待婚姻生活中的態度和方法,或許孩子以后仍舊會生活在一個不健康的環境里。所以,孩子的問題和你們是否離婚是兩件事。
另外,孩子對父親的感覺或許和你并不一樣,他對父親的需要也和你不同。父親對他來說就是父親,不會因為你覺得好或不好而改變這種父子情感關系。也許你覺得丈夫對兒子的影響是不好的,但也許并不盡然,因為孩子有時常常能看到大人們所看不到的一面,很有可能他比你還明白問題出在哪里。不相信的話去問問孩子,孩子常常是我們的老師。
婚姻從來都是在不斷地調整和改變中繼續的,不變有時候就意味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