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
作者:遠騰功[日]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執行的困境與“現場”的流行
2005年,《執行》中文版的風行,讓中國企管界耳目一新。有了“執行”,企業管理者似乎在一夜之間洞穿了經營管理的秘密,似乎只要將“執行”進行到底,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時至今日,問題還是那些問題,手握“執行”利器的企業突然發現,不是沒有“執行”,難就難在能否“執行得下去”。
盡管戰略方案合理,經營層也對方案十分理解與贊同,但企業卻無法正確執行該方案,以致不能達到方案的預期效果……這已是現實中屢見不鮮的例子。是什么導致“執行”失靈?西方管理大師“解決問題的學問”真的能夠解決東方的問題嗎?
其實,就在中國企管界狂熱追捧西方式“執行”的同時,“現場”的概念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開始流行,日本的企業人士正將一本名為《現場力》的管理著述奉為經營管理的“圣經”。作為歐洲最大的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的日本法人代表,遠藤(Endo Isao)先生在20年的咨詢實踐中為各類企業把脈問診,在目睹企業的各種經營狀況與問題之后,他將多年的實踐經驗與研究所得匯集成書,為企管人士開出了一道治病良方——企業問題頻發的關鍵不在“執行力”的強弱,而是“現場力”的缺失!
“現場力”概念的提出,震驚了日本企管界。《現場力》出版后,迅速成為日本超級商業暢銷書,長時間穩居經管類暢銷榜第1名,被評為商務書評雜志《Top Point》“讀者選書”第1名,迄今已再版16次!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羅蘭貝格日本CEO遠藤先生自2005年推出了《現場力》后,立刻躋身日本暢銷企管書作者的行列,接下來出版的《可視力》、《持續力》與《現場力》一起,被視做遠藤先生為企管人士量身打造的“企業競爭力三部曲”。
《定見》
作者:約翰·奈斯比特[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從不變中預見未來
很多情況下,發生變化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做事的方式。不管別人的宣揚是如何鋪天蓋地,只要我們能夠分辨出常量與變化,我們就能夠有效地應對新的市場,并且從變化中獲利。
“2006年8月8日,亞馬遜網站列出的所有書目中,有56170本圖書的名字都與變化有關,其中11195本與商業變化有關,2404本與全球變化有關。”這好像正是我們生活的寫照。爆炸的信息、變幻的時尚、不斷涌現的新產品,在媒體的報章中,“變化”兩個字時時在吸引眼球,刺激神經。在這個發展越來越快的世界里,人人都在挖空心思地想著怎樣趕上變化的潮流。
但是,趨勢大師奈斯比特在他的新書《定見》中引用這些數據,卻是要說明一個相反的觀點:不是所有事都在改變。他出人意料地指出,大部分改變,不是發生在我們做了什么事情,而是如何做的方式。在變化浪潮越來越高的時代,這倒是一個新觀點。在書中,他援引了威爾·杜蘭特的論點:文明是一條有岸的河流,河流中是歷史的不斷變化,充斥著殺戮和朝代的變更,而岸邊的生活卻千百年來恒靜如一。奈斯比特認為后者才是真正的文明。在整個文明史上,也許能被稱為“趨勢”的變化并不多,人類生活的本質并沒有多大變化。
正是基于這種立場,當年曾經成功預見了網絡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在中國知識分子中掀起閱讀熱潮的奈斯比特,整合了11年來的觀察,以不變應萬變,總結出了面對未來的11種心態。他的用意,不僅僅是預測趨勢,更在于教人們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擺脫不合時宜的慣性心態,于全球化的變局中把握潮流,搶占先機。對于在變化中浮沉的現代人浮躁不安的無根心態,這本書不失為一帖頗有實用性的清醒劑。
《天地頌》
作者:東生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再現“兩彈一星”精神
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羅布泊的一聲巨響,讓一個曾百年孱弱的民族,從此躋身世界尖端科技強國的行列。伴隨著這聲巨響,成功的創造了“兩彈一星”精神。
“‘兩彈一星’研制成功令世界矚目,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兩彈一星’精神,成為激勵幾代中國人不斷進取的強大動力,是中國人民在二十世紀為中華民族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天地頌》的再版,為人們了解“兩彈一星”的研制歷程和那些感人至深的事跡提供了又一途徑,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吉炳軒在版序中指出。
這部作品的創作是由宋健同志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提議,由作家東生同志執筆用近二十年時間嘔心瀝血創作完成。作品的創作、出版中得到了宋平、鄧力群等中央和軍委許多領導的關注和支持。宋健同志對作品的主題乃至細節,提供了大量史料、核對史實,并為單卷本作了序。遲浩田將軍題寫了書名,李繼耐、周克玉將軍親自審讀書稿,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吉炳軒為三卷本寫了《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再版序言。
作品中故事情節的復雜、跨國界跨時空之廣大,涉及的人物眾多,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還是罕見的。從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留學生容閎,到中國現代的第十代留學生、支撐起航天事業的歸國學子們;從中國無煙火藥的第一個成功制造者“東方諾貝爾”徐建寅,到中國原子彈之父錢學森等一大批科學家;從漢陽兵工廠一個默默無聞的工人、義和團中的一名義士到締造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先驅;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將軍、元帥以至開國領袖…… 林林總總的人物有 200 多之眾,更有著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奇聞秘錄。
《瘋狂的投資》
作者:約翰·S·戈登[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4月
跨越大西洋電纜的商業傳奇
“‘從前有兩個世界’,他說,‘讓它們合而為一吧’,我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世界。”紐約的知名律師埃瓦特在這句話中提到的人,就是19世紀中期發起敷設第一條大西洋電纜工程的美國商人賽勒斯·菲爾德。《偉大的博弈》作者約翰·戈登在中信出版社的新書《瘋狂的投資》里,記錄的正是賽勒斯·菲爾德以敏銳的投資眼光,決定敷設大西洋電纜,最終連接舊世界和新世界的非凡的商業傳奇。
數十年的時間里,菲爾德網羅了眾多的投資者,吸引了頂級的科學、工程、商業及其他相關領域的人才的參與,耗費了幾百萬美元的資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克服了無數個無法預見的技術難題,終于成功地敷設了大西洋電纜。其中,飛速發展的技術、復雜的金融交易、人類歷史和時代風云重重交織,時代與商業在這里相互成就。菲爾德還以商人的敏銳眼光,為此在英國組建了大西洋電報公司,發行股票以籌集資金。這是個融合了金融、技術和人類歷史的商業傳奇。科學、技術和財富的力量結合在一起,產生了深遠的協同優勢,而菲爾德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把各種不同的因素結合起來,進行了專門有效的利用,使協同的效果最大化,甚至成倍增加。可以說,這是這個人類奇跡得以誕生的重要的商業條件之一。資金、信念、熱情和毅力共同造就了這個時代偉大的勝利。書中對敷設電纜過程的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詳細記錄,以及對金融、技術和時代背景的生動描述,引人入勝,鼓舞人心,而菲爾德的成功投資,更能給予今天的讀者以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