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史玉柱的設想,下一步,他將把傳統的營銷思路移植到網游這個行業來,他要像做腦白金一樣,讓他的“征途”在全國各地的“遍地開花”
在網上打游戲對史玉柱來說是他每天最好的時光。
現在他是上海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自稱“骨灰級的玩家”,每天在線時間不下10小時,玩起新潮的3D游戲會玩到頭暈目眩當場嘔吐。
“打游戲的最大好處,是用來抵擋現實世界投資機會的誘惑。這個‘誘惑’實在太多了,可是一不小心,又容易踩到‘地雷’。現在我天天泡在網游里,手機一關,這些外界的誘惑就不存在了。”史玉柱說。
除了抵御外界的誘惑之外,打游戲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是讓史玉柱從中找到了“真金白銀”。
2004年4月8日,上海金茂大廈的巨大會議包房, 史玉柱一口氣請來了全國130家媒體,正式宣告了他第三次創業開始,昔日巨人、四通控股CEO在上海新設立一家網游公司--征途網絡。這位靠巨人集團起家、折戟沉沙于巨人大廈、后又通過締造“腦白金”完成咸魚翻身的傳奇商人,在網游領域開始了新的征途。
資本優勢:征途網絡不缺錢
史玉柱進入網游緣于2005年官方公布一組數據。當時的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網游市場比2005年增長74%,2007年的增速仍不會低于60%。
在史玉柱看來,任何一個行業的增速如果超過30%,就可視為爆炸式增長。呈爆炸式增長的行業勢必會面臨一場行業性大洗牌,勢必意味著暴利時代的來臨。在年增速3%-5%的傳統行業,業內老二要想趕超老大,或者老三超老二,都絕非易事,而在一個飛速成長的行業,游戲規則卻與以往會有很大的不同,一切皆有可能。
已在暴利行業—保健品行業摸爬滾打近10年,并且獲得巨大成功,熟悉暴利市場生存法則的史玉柱顯然不會錯過這個絕好的機會,于是斥巨資進入網游市場成為他的新選擇。
雖然網游是個燒錢的行業,但是史玉柱顯然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2003年12月,史玉柱以12億元的價格將腦白金及黃金搭檔相關的知識產權及營銷網絡賣給四通電子。隨即四通電子更名為四通控股,史玉柱出任總裁。經此一役,史玉柱不僅積累了大量的現金,而且借力上市公司四通電子,史玉柱從此打通了“任督二脈”,由此解決融資通道的問題。
隨后3年,中國股市的井噴,更是讓作為投資家的史玉柱賺得盆滿缽溢。
2003年9月,華夏銀行上市前夕,證監會提出,華夏銀行的第一大股東首鋼總公司持有股份太高,必須轉讓一部分。史玉柱從首鋼拿下了8000萬股華夏銀行,每股的價格僅僅2.18元。3年后,史玉柱持有華夏銀行(600015.SH) 0.912億股,位列第10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17%,按1月19日收盤價7.69元每股計算,總市值約為7.01328億元。
2003年9月,馮侖旗下的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備上市,投資銀行人士認為,萬通主營是房地產業務,參股銀行會使得公司“不純潔”,很難給資本市場一個好的估價。史玉柱以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名義,從馮侖手中買下了1.43億股民生銀行國內法人股,當時民生銀行的流通股股價為8元左右,3年后史玉柱持有民生銀行(600016.SH) 3.15704億股,為第8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11%, 按1月19日收盤價10.14元每股的股價計算,總市值約為32.01238億元。
“到現在,我投資的兩只銀行股贏利近40億元。”如此高的獲利以至于連史玉柱自己都感嘆。雄厚的資金背景顯然增加了史玉柱的底氣。
營銷:渠道制勝
有了資金的支持,“征途”開始了“史玉柱式”的擴張。
為了拉玩家,史玉柱不惜血本。以在網游界 “發工資”的形式,攪得網游市場“風聲水起”。在公測一周年之際,史玉柱更是推出了一套拉玩家的新花樣,比如在公測一周年活動月里,每周開16個區,每個區搖出20名玩家可獲得5000元大獎,另外在此期間任何一個來上線玩家都發給他們50元工資。
而這僅僅是開始,按照史玉柱的設想,下一步,他將把傳統的營銷思路移植到網游這個行業來,他要像做腦白金一樣,讓他的“征途”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
“現在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工作。腦白金公司在全國1800個市、縣設立了辦事處,‘征途’在3年內,銷售網點也要覆蓋到這1800個市、縣。如果能做到這一步,對‘征途’這款產品,甚至對網游這個行業,都會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除了要鋪設更多渠道,早在去年9月就因為給玩家發工資而引發爭議的史玉柱更是口出狂言,稱中國網游產業已經進入“價格戰”時代。

“以前只要運營商一推出某款游戲,就有玩家排著隊來試玩,現在情況已經變了,吸引玩家試玩已經成為行業拼殺最為慘烈的環節。”
史玉柱稱,現在游戲廠商已經普遍采用“包機”,出錢在網吧包電腦請玩家試玩,而今后“你來玩、送你錢”才將會是主流。
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史玉柱的眼光,依靠這種營銷手法,僅用兩年的時間,史玉柱做的網游生意和他的保健品生意一樣,賺得盆滿缽溢。他的許多做法后來被其他網游運營商普遍采用。
據悉,從“征途”公測當日創下同時在線20萬的紀錄以來,目前該游戲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已經達到87萬,僅“征途”一款游戲的每月盈利已經突破850萬美元。如果按照單月利潤來推斷,史玉柱的網絡游戲已經躋身國內游戲運營商前列,甚至已經進入三甲。
“網易是真正的競爭對手,但它和自己不是一個市場;而盛大的關注點已經不在網絡游戲商;九城靠的是暴雪的成熟游戲,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至于金山,他的‘一款游戲就把它所有游戲都超過了’,雖然騰訊‘可怕’,但不同類,因此也沒有必要擔心。”“征途”的成功,使得史玉柱志得意滿。
史玉柱認為,雖然對于網游業內另外兩大高手盛大的陳天橋和網易的丁磊,他多有不如,在網游業論戰略眼光,他不及陳天橋一半,論才華,他不及丁磊一半。但是在說產品的開發深度和營銷策略,“征途”略勝一籌。
成功密決: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事實上,當“征途”游戲公開露面之時,網絡游戲市場已經進入群雄爭霸時代,市場培育已經完全成熟,但暴利本色未褪,現在回過頭來看,史玉柱之所以成功不僅僅因為雄厚的資本和出色的營銷能力,其對整個市場的認識,具有獨到之處。
在史玉柱看來,網絡游戲就是“征途”繼腦白金、黃金搭檔的主營業務,而這個主營業務的贏利能力,一些競爭方式,他聞所未聞。但一切在他的掌控范圍之內。
“任何一個行業今年賺錢,未必明年能賺錢。回過頭來看這10年來的洗衣機、電視機行業,10年前是很賺錢的,但是到現在大家都不賺錢,所以一個企業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但是搞多元化也不行,至少我認為自己不行。基于這種情況,我認為應該結合比爾·蓋茨與李嘉誠的路子:集中幾乎全部的人力投入到主營產業,集中一半的財力投入到主營產業,留一半的財力做其他方面的投入,容易變現且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當主營業務出現危機時,可以通過這一塊在現金流量方面給予支撐支持。”
比爾·蓋茨做專業領域的縱,李嘉誠做投資規模的橫。前者死認準一個產業,在一個產業做透,使股價迅速增值,而后者是看什么行業賺錢便做什么,他涉及的行業有幾十個。李嘉誠是以投資家的身份,通過高明的投資手段、嚴密的項目論證,使其集團規模擴大。這兩個人,都是史玉柱一直在研究的企業人物,也是他一直在學習的。
顯然,不斷尋找新的贏利點,“不在一棵樹上吊死”就成了史玉柱選擇投資網游的根本出發點。
責任編輯:周治宏郵箱:shuitaiy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