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丹正

評價一個女人的美麗,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標準,相貌是其一,精神與內涵尤其重要。在歲月這條緩緩流淌的長河中,美麗與繁華都終將褪去,被風浪來回沖刷卻能始終閃閃發亮的,只會是內心那些最本源的品質。
一千個女人,有一千種品質,品質的不同組合,讓女人綻放出不同的芬芳。那蘭的美,屬于認真、動情的美,她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用認真二字對待自己,用動情二字感動他人。
尋根
很多人看到那蘭,都覺得她和彭麗媛長得有幾分像,有著一種大氣與高貴的美。
那蘭是滿族后裔,生長在天津,在這里她有著自己的房地產項目、科技公司和一家酒店。她卻說自己是山西人,自己的根始終會隨著父母留在山西。
如果當面夸獎她的成功,她會擺擺手說,我們現在還不足掛齒,我正在一點點向山西商人學習,學習他們勤勞、誠信的優秀品質。
很小的時候,那蘭經常隨父母回山西老家,在黑黑的窯洞里,勞作了一天的姐夫雙腿盤在炕上,“吧嗒吧嗒”的抽著煙袋,窯洞中彌漫著青煙,姐夫的后背黑得發亮。即使后來回去的機會少了,那蘭還是經常回憶起當年的畫面,家鄉的窮苦,鄉親的辛勞,民風的純樸,讓她一直惦記在心。
1998年,一個很平常的日子,那蘭突然有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一旦產生便再也揮之不去,她決定自己開車,憑著兒時的記憶,去尋找當年走過的路。車窗外掠過一處處她熟悉的景象,那條她趕過集的小街,那種她曾吃過的點心,那片和小朋友打鬧過的空地,她開心極了,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在心頭積壓了許久的情感終于得到釋放。
這種濃濃的鄉情,不僅帶給她快樂,也帶給了她幸運。當她在籌建速8酒店時,經朋友介紹,加入了山西商會,商會里鄉音親切,關系很融洽,經常聚會聊天,給她帶來不少商業上的信息,讓自己開闊了眼界。更巧的是,山西商會在做天津河東區的招商引資工作,給的條件很優厚,在商會的幫助下,那蘭的速8酒店很快就落戶河東區津塘路。談起這件事,那蘭一再對商會表示感謝,“沒有商會的關照,只靠我一個人來做這件事,力度肯定是沒法比的,時間就是效率,商會幫助我簡便手續,協調程序,才得以讓速8這么快就正式營業了,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謝才好。”
成功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偶然的幸運,但卻不知是對一個目標長久的執著。那蘭繼承了山西人勤勞、認真的生活態度,她說自己從來都是一個交待收拾好書柜,卻會把整間屋子都打掃干凈的人。認真的女人最美麗,認真的極致是執著。那蘭就是靠著這股執著的勁兒使事業蒸蒸日上,同時她也用猶如玫瑰花般的幽香感動著身邊的人。
感恩
那蘭一直有顆感恩的心。在認識她現在的先生時,就知道公公是一位常年躺在床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人,放到一般女孩肯定會有所顧忌,嫁過去就意味著要伺候病人,生活中肯定會增加不少辛苦。但那蘭似乎沒有什么顧慮,義無反顧地嫁過去,照顧了公公5年時間。
5年,說出來很簡單,只需一秒鐘時間,做起來卻是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那蘭說:“我當時想得很簡單,就覺得誰都有父母,誰的父母都會老,照顧他們是應該的。我公公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其實他也不希望麻煩我們的。”
公公在后期說不出話了,那蘭在他床邊安了個門鈴,好方便公公有需要可以及時通知她。最難的還是那蘭懷孕期間,白天上班,晚上得起來好幾次給公公翻身,根本睡不了踏實覺,先生有時都嫌麻煩,但那蘭還是咬牙挺了過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以心換來的,公公最后走了,給那蘭留下了無數的贊名以及自我心靈的安靜。
情字當先,以寬容與善良來撫慰人,回報的必定也是美麗的花朵。
進入山西商會,那蘭積極響應商會提出的懷恩精神。一次偶然看報,那蘭看到幾個孩子上不起學,一個父親是植物人,奶奶有病的男孩劉鑫,一個是家長不讓上學,認為學再多也得嫁人的女孩劉金子,還一個是學習成績特別好,家庭貧困的男孩李超,那蘭找了過去,決定資助三個孩子上學,“我沒有考慮過回報,就覺得他們都特聰明,沒有書念太可惜了,即使我不是母親也會去這么做,有的時候覺得自己挺感性的,就想盡自己能力幫人一把。”
懷恩思想是商會積極倡導的一種精神,并偕同企業和個人對社會、家鄉進行回報,把晉商的精神發揚光大。那蘭從來不敢稱自己為晉商,這兩個字在她心中有著很神圣的分量,但她欣賞晉商身上的美德,也認同商會的精神,愿意如晉商當年走西口一樣,腳踏實地的把企業發展壯大,并把美德傳承下去。那蘭說:“積極地回報社會,回報家鄉,是天經地義的事,就像回報自己的父母一樣自然。”
那蘭對家鄉的情很濃很濃,濃得不只是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