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海

潮白河畔,靜靜地坐著一位年輕人,一任眼前一江春水流過。這位年輕人從德國的萊茵河畔起步,僅僅3年間,便在京郊順義,現代汽車、燕京啤酒這樣的大商號叢中悄悄萌芽,開啟了自己獨特的商場故事。沒有同齡人的浮躁,卻有著同齡人的敏銳;沒有同齡人的急功近利,卻有著同齡人的闖勁。這位俊朗的80后商場才俊就是北京歐宇達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宇。探尋他的商場足跡,讀懂他的人驚奇地發現,他走出了80后一代的另一條商業之路。
德國蠟燭店里的“商探”
圣誕節前,在德國柏林,有一個年輕的中國人有點特別,他只逛賣蠟燭的商場和超市,對于其他物品好像視而不見。一路走來,他還在小本上記著什么,不時引來一些高鼻子藍眼睛德國人的回頭注視。這個年輕人就是王文宇,當年他正在德國留學。年僅20歲的他也許是受家庭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喜歡關注國內外產品的價格。在國外度過的第一個圣誕節便使他強烈地感受到了國內外蠟燭的差價。在德國,一根4.5厘米高的蠟燭賣到20歐元,而一袋小鐵皮蠟燭頭更是賣到了8歐元,而王文宇通過了解,發現同樣的產品在國內成本不過幾分錢。懸殊的價差讓王文宇看到了商機,更看到了貿易的前景,從此他走上了商業之路,這一年,他還是一名在德留學生。
盡管決定投入商場,但因為沒有起步資金,王文宇還是先從力所能及的貿易開始。2003年剛剛回國的他就成立了公司,此時,他已經和國外的不少貿易伙伴建立了初步聯系。憑借著對國外市場的了解,加上進出口貿易機會,王文宇從出口英國服裝生意中收獲了第一桶金。此時,從多哈傳來一個好消息,中國終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了。就在舉國上下歡慶之時,王文宇卻沒有隨聲附和,他冷靜地分析了進出口形勢,并做出了一個果斷地決定——從外貿生意中退出。
為什么生意順利卻突然“剎車”呢?坐在順義自己寬大的辦公室里,王文宇道出了原委。原來,他考慮的是加入WTO后,國內進出口專營權將放開,這樣自己就沒有了優勢,沒有了優勢的生意顯然是沒有前途的。誰能想到,一個22歲的小伙子守著面前的“金山”,卻能在潮水上漲之前如此敏銳地嗅到浪頭趨勢而及時上岸。
修電腦也能辦“年卡”
進出口市場形勢的發展果然被王文宇言中。2004年起,不少原來擁有進出口專營權的公司因為開放而逐步失去了商機,有的甚至關門大吉。
退出外貿生意后做什么呢?王文宇有點不知所措。有一天,朋友家的電腦壞了請他去修,很早就學習電腦的他輕松地修完了電腦。這時,他突然一拍腦門,為什么不去做電腦修理生意呢,這不正是自己的所長嗎?于是電腦修理成了歐宇達的主營業務。
王文宇沒有看走眼,從小就玩286電腦長大的他至今仍有點自豪于小時候的“不務正業”。“我們那時玩電腦都是學編程,也沒有電腦游戲可玩,這正成全了我的電腦知識”,王文宇侃侃而談。有意思地是,他用電腦編出的第一個程序是一個解應用題的程序。原來,小時候王文宇數學學得不錯,但就是應用題老是“攔路虎”,于是他想到了應用電腦來搞定這個問題。除了286,后來的各個升級版電腦都是王文宇自己攢的。電腦玩熟了精通了,沒想到長大成了生意,也許當初編程的小學生一點也沒想到。
最開始時,公司就三個人,王文宇帶頭背著修理包四處上門維修。當時順義城里有大小電腦維修公司20多家,但眼光敏銳的王文宇早早便提出了標準化細節服務,比如修完后擦干凈桌面地板、進門套鞋套、穿工作服。技術加上細節為他贏來了源源不斷的客戶,不少客戶更提出了讓他們長年服務,王文宇順勢推出了“年卡”服務,不僅給客戶省了錢,而且將客戶的耗材訂購等生意攬入懷中。
巧與三星電子“掰手腕”
如今的歐宇達不僅是電子產品維修銷售公司,更多了一塊沉甸甸的牌子,那就是三星電子服務中心。他的服務中心負責北京北部郊區除光學電子產品外的所有三星產品的售后服務。
與三星的談判是一個曲折的故事,但王文宇憑著年輕人的闖勁最終贏得了這場“掰手腕比賽”。
動了加盟三星的心思是在王文宇的公司招進了一名員工之后。那時王文宇的公司正蒸蒸日上,此時,一個原來在三星維修點工作過的員工加入了公司。因為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大家在工作之余常聊天,不經意間說起了三星公司。王文宇感覺到商機來了,因為打印機、復印機等產品的維修技術含量更高,利潤也更高。
然而,要想加入三星困難重重。三星是世界500強,對于指定售后服務的選擇格外嚴格。一家年輕人開的小公司怎么能得其“廟門”而入呢?
半年之內毫無進展,這時,王文宇沒有放棄,同時加強了對三星外圍公司的調研。一次意外的機會,他找到了突破口,通過巧妙地介入收購,王文宇以小博大,心愿得償。這是2005年11月,他的三星電子服務中心掛牌了。
拿下三星是王文宇生意計劃中的第一步,如何借助大品牌做強自己才是更重要的。有一天,位于順義城中心的三星電子服務中心來了一位大爺要修三星手機。工作人員給他修好后按規定收了50元修理費。過了5天,這位大爺又回來了,激動地說這種毛病其他地方修才30元。王文宇不動聲色,禮貌地請大爺坐下來,先給他退了20元,讓大爺消消氣,然后仔細向他解釋,收費是嚴格按標準來執行的,因為用的是三星原廠的零配件。如此處理,這位大爺高興地走了。王文宇說,服務行業就要以顧客為重,其實退給大爺的20元是他自己掏的腰包,但這錢買回了顧客的心,還是值得的。

2006年底,王文宇一算賬,三星售后這一塊虧損了。25歲的小伙子能承受得了坦途中遇挫嗎?
“我何嘗不想一夜暴富,但我知道這是不現實的,從我拿下三星的第一天起,我就擬了一個可行性計劃,在計劃中,原準備承受兩年的虧損,看現在的形勢,今年就可贏利了。”說這番話時,王文宇不像是個小伙子,看起來更像是氣定神閑、羽扇綸巾的儒帥。在此之前,王文宇曾看好一座三層商業樓,因為當時周邊不通路比較偏,家人一致反對他買。但王文宇硬是靠一本完善的可行性分析書,最終贏得了家人的支持。“至今,這份可行性分析書還在我電腦里存著。”他笑了,笑容里是一種駕馭市場的成就感。
分拆夢想搭積木
記者提出把80后的商人、泡泡網的CEO李想與他比較一下。王文宇笑著說:“我們是兩條路,他是創意成功,我是實業起步。”
王文宇并不喜歡花錢,對于他來說,最大的喜悅來自于成功的感覺。“那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是一種喜形不露于色的爽勁!”王文宇喜歡運動,常看NBA籃球賽,但他和別人不同的是,看比賽關注的是如何拆解動作,細究戰術成功的原委。小時候,王文宇的理想是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酒店,如今,即便公司年銷售額已經超過500萬元,他仍然沒有停下腳步。計劃當中的典當行已經漸行漸近。王文宇把自己比作玩積木的孩子,理想太大了,需要分拆成一個個小部分,先實現這些小部分,最后才能搭建起夢想的宮殿。
這個80后不簡單,因為他知道,成功不是空中樓閣,需要拆解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