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易經熱”,不但學者談、文人談,商人也談,我幾乎購買到近年出版的幾百個版本的易經著作,其中包括中國臺灣和美國華人的易經著作。易經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又是一本很容易應用的書。易經本不神秘,2300年以來,它是歷代中國學子們必讀的法定的哲學課教材。漢武帝時的“易傳”唐太宗時的“易學”、元世祖時的“易理學”都被認定為各自時代的全國統一的哲學教材。古時當官,類似今天公務員的資格考試,必考易經、易傳、易學、易理學。“學而優則仕”的學而優,是指大學生學習易經優秀,公務員資格考試優異的人就可以直接擔任級別較高的官職。
商界的朋友們,企業家朋友們,在辦企業過程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該品味易經。特別是事業不順利時或事業特別順利時的商界朋友,包括白領、藍領朋友們更應該抽空品味易經,以探其中奧秘,為在商海中拼搏取得經驗。
總結讀易經,研究易經,破譯易經的體會有八大需要,羅列出來僅供商界朋友們參考。
需要找到反題與合題的反題
哲學基本原理;整體系統的反題;階段系統的反題;反題、正題組成合題后的反題。
朋友們品味易經時,需多少帶一些哲學的辯證思維方式。黑格爾在他的哲學中使用了辯證一詞,中文翻譯為“對話”。黑格爾認為,一個事物的整體性除非放到和它之外的其他事物的關系中去考察,否則就不能說明。沒有對立面,一個命題就沒有意義。合題包含著正命題和反命題。合題又會產生另一個反題和新的合題。說白了,就事物論及事物是不能說明白的,必須找到同類的相反事物,在比照的環境下,才能說明白事物本身。
需要找到方法和工具
訓詁易經文字,以辭海為工具的品味方法;解讀易經卦辭、爻辭注釋,以文學為工具的品味方法;應用易經卦辭、爻辭,以社會生活實例為工具的品味方法;剖析易經哲學本質,以世界哲學原理為工具的品味方法;解構、重構易經哲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做基礎,以世界哲學思辯為工具的品味研究方法。
需要確定研究主體
品味“連山易”、“歸藏易”為研究主體;品味“易”的卦符號為研究主體;品味易經為研究主體;品味易經中卦辭、爻辭為研究主體;品味“易傳”為研究主體;品味“易理學”為研究主體;品味易經象數圖為研究主體;品味易經測算說辭為研究主體;品味易經測算實用為研究主體。
縱觀現時出版的眾多易經著作,最大的問題是品味易經的主體不清楚,研究易經的主體不單一。品味以上十項主體,研究以上十項主體,攻克破譯以上十項主體的任何一項,都需要花費一個人幾乎一生的時間。
需要列出所研究主體必要的全部條件
中國文化復興必須解開八大解題:
用兩種元素就可以描述全部世界。
用兩種元素就可組成整個世界,組成宇宙、自然、社會和人。這兩種元素是世界存在和變化的本質,是中國文化基因和原創思維的本質。世界所有的變化規律概括起來,就是這兩種元素。一切運動都以這兩種元素為依據,沒有對立一方的支持和補充,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單獨存在,也不可能組成某種物質。兩種元素兼備,事物才能完成本性。
這兩種元素是物質性的,又是物質再細分最小的兩個元素。
兩種元素是由另一種獨立存在元素生成的。這種元素實現了宇宙起源的物質性,是宇宙創始元素,是宇宙萬物共同起源,構成萬物,并依其發生演化成為宇宙統一性整體。
宇宙、自然、社會和人都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兩種元素的變化規律是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的共同規律。世界是整體的,具有統一性和同一性,遵循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法則,是人人的實踐活動所應追求的目標。
兩種元素變化是有序的,有邏輯結構模型存在,并代表宇宙全過程。人們可以通過邏輯結構模型認識宇宙、自然、社會和人的普遍變化規律。
世界是物、氣、消息。消息、氣、物是兩種元素組成世界后的表現形式。消息和氣是物的更本質、更高級的表現形式。
兩種元素有序變化的根本精神與最高價值理想是和諧。和諧是事物安順與協調、中和與均衡。和諧根本是陰陽和諧。和諧是由事物的差異而形成的和諧均衡統一體。和諧可以變無序為有序,化沖突為均衡。和諧是事物最理想狀態,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價值意境。
華夏祖先和歷代帝王圣賢,經過近8000年的漫長衍變,對易經、卦、爻、卦辭、爻辭、卦象、爻變都做出了嚴謹的定義和屬性標定。這些定義和屬性標定又在4000年中國社會倫理和中國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得到極其廣泛的應用。這些定義和屬性標定是不能隨意變更的,也是不能隨意否定的。
品味、研究、破譯易經的所有成果必須符合易經和易經應用的所有定義和屬性標定。就是說,現在的科學家、哲學家對易經的研究成果要符合易經近4000年的定義和屬性標定。這真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需要明確研究方向
品味易經哲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人文科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自然科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科普科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儒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道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倫理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品味易經測算學的研究方向。
美國MBA教程有一句名言:“方向錯了,等于白干”。
需要確定研究所必須的參考資料
國家教委資助、金景芳編著的《周易全解》;北京大學朱伯昆編著的《易學基礎教程》;《變易·中國和諧文化的思考》一書。
需要預先設置思維界限
品味易經,以帝王圣賢之說為法典的思維限定;品味易經,以世界哲學原理為法典的思維限定;品味易經,以現實存在為法典的思維限定;品味易經,以自然科學原理為法典的思維限定;品味易經,以人文科學原理為法典的思維限定;品味易經,以沒有限定的思維方法作為法典的思維限定。
為什么品味易經要預先設置思維限定呢?因為易經過于龐大紛雜,它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中談人事,涉及文化、哲學、天文學、管理學、心理學、歷史學、自然科學和醫學。不預先設置思維限定,會造成不知從易經中獲取什么的茫然。
需要設定研究的工具語言
用哲學語言品味易經;用計算機語言品味易經;用自然科學語言品味易經;用社會科學語言品味易經;用人文科學語言品味易經;用中醫科學語言品味易經;用美國式英文語言品味易經。
我們不應該強求華夏祖先,在現代科學未發明之前,就使用現代科學的分子、原子、粒子元素來闡述自己的文化、哲學,來闡述自己的世界觀、方法論和整個世界。我們也不應該自己原諒自己,在現代科學已經興旺發達的今天,仍然不會使用現代科學的概念和元素來闡述詮釋自己祖先的文化、哲學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