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誠實,無論對與錯,我會Tell it as it is(有什么說什么)。我有時還很兇悍,甚至拍桌子罵人,我敢!”這就是投資界“惡婆娘”堅持的真性情。
上午10點,毛區健麗匆匆趕到位于華貿中心的辦公室,神采奕奕地出現在《新財經》記者面前。她告訴記者,“今天特意做了個新發型,所以遲到了。”與幾個月前初次見面時的短發相比,大波浪的新發型讓她更添一份嫵媚。

與端莊的外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在投資界的“惡”名,她自稱是投資界的“惡婆娘”。
華爾街的中國女人
毛區健麗出生在香港。20世紀80年代初,唱著“New York, New York(紐約,紐約)”,她來到世界金融中心——紐約。“如果在紐約能生存,那么,你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生存。”毛區健麗開始挑戰紐約,更是挑戰自己。留學期間,她同時在華爾街幾家公司兼做實習生。每周工作近40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苦盡甘來,畢業后成為安達信第一位有中英雙語能力,融合中西方文化背景的高級雇員。
一個華人女性要在強手如林的華爾街立足,并不簡單,更何況她是公司里唯一的中國女性,毛區健麗備受冷落。在安達信這樣的公司,要獲得職位升遷,必須靠成績說話。“你要與同事們爭搶大單,從而證明你的實力。人家如果付出一百分的努力,華人要付出雙倍的辛苦。”毛區健麗每天都要工作到午夜才能回家,好強的她在高壓環境下培養了堅韌的性格。
毛區健麗的職業突破緣于一筆為客戶節省了4億美元的單子。某地政府打算收購印尼的一家天然氣公司,目標競價是10億美元。天然氣公司屬于資源性公司,一定要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很熟悉,才能知道具體價值。毛區健麗特地跑到當地和專家一起調研,調研的結果,價值是6億美元,這為客戶節約了4億美元,并最終幫助該政府競標成功。這在業界引起了很大震動,為公司賺得了可觀的傭金,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口碑。她很快提升為合伙人,并成為安達信大中華區負責人。
美國當時掀起了一股企業并購熱潮,毛區健麗在這股熱潮中大顯身手。她先后參與并執行了包括摩根士丹利、時代華納等歐洲及拉美大銀行和媒體巨頭在美國的收購與兼并等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她還參與運作了“華晨中國”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的項目。在運作過程中,毛區健麗感觸良多。“很多公司根本沒有錢收購競爭對手,它要收購的對象可能比自己還大。但有的企業很大膽,先拿到合約,然后再去想辦法找錢。”資本的威力能讓企業以小吃大,這種膽識和眼光讓毛區健麗獲益匪淺,為她日后投資生涯打下伏筆。
在毛區健麗的事業高峰期時,美國經濟開始衰退,毛區健麗意識到自己職業的天花板很難再突破。她毅然離開了美國,回到內地開辦了自己的亞盛投資公司。
吸引投資,用財務數據說話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互聯網大潮涌動,樂于嘗試新鮮事物的毛區健麗也不甘落后,出任紅極一時的8848網站CFO(首席財務總監)。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毛區健麗也開始做投資,“做財務顧問很了解企業的優勢和發展前景,碰到好的企業,就會被吸引,心癢癢地,有錢就一定會考慮投資。”毛區健麗開始把賺來的顧問費投資到企業中。
選投資對象時,毛區健麗也“以人為本”,企業的領導者和整個團隊是她考察的核心。企業家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因為知識令人眼界開闊。另外,要誠實,有團隊合作精神,有吃苦精神。
雷士照明的董事長吳長江正對毛區健麗的“胃口”,他大學畢業后,白手起家,有魄力、有想法,要做中國乃至世界的大品牌。因此,毛區健麗投資了照明行業的佼佼者雷士照明。她對記者表示,她和吳長江之間不是簡單的顧問關系,有著戰友般的感情,“將公司做到全國第一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有著鐵娘子作風的她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就為雷士照明融資5000多萬美元,第一輪注資是來自于軟銀的2200萬美元,之后又獲得了私募基金2000多萬美元的投資。
毛區健麗能在半年內為企業融資5000多萬美元,她怎樣說服投資人?毛區健麗笑著說:“投資人非常聰明,他們看的項目很多,最關鍵的是要靠財務說話,用量化的數據來證明公司的優勢和發展潛力。一個案子前后可能要經過好幾個月的觀察,通過財務數據不斷溝通,投資人才能認定你的價值。”
既是投資人又是財務顧問的雙重身份,讓毛區健麗掌握投資人的心理。用財務數據說話,是毛區健麗獲得眾多客戶和資本青睞的獨門秘訣。
做“醫生、戰友和拉拉隊”
“醫生,戰友,拉拉隊”是毛區健麗和亞盛投資的定位。對此,她進一步解釋:“中國企業都存在問題,只是輕重多少的區別。做醫生就要首先幫助病人找到病因,同時病人要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樣,企業才有改進的可能。‘戰友’是指我們要和企業結伴同行,幫助企業克服難題,從招聘到尋找合作伙伴,有問題解決問題。‘拉拉隊’就是當公司取得成績時,我們會為企業鼓掌叫好。”
在幫助橡果國際融資的過程中,毛區健麗遇到了很大的挑戰。橡果國際是一個電視購物公司,但公司沒有固定的頻道,跟媒體合作的成本又很高,公司的發展遭遇資金瓶頸。橡果希望能和國外大公司合作,找到戰略投資者。但當公司處于低潮期時,戰略投資者并不認可橡果的價值。
當無數的談判接洽都無疾而終,橡果的老總失去了信心,他決定只見最后的六個投資者,如果不成,就放棄尋找戰略投資者。最后一搏,毛區健麗的任務可謂艱巨。
毛區健麗深深感受到了孵化一個公司的艱辛,但她不能放棄,“在企業跌入低谷委靡不振時,要鼓勵它、教育它、甚至是打它,做一個‘惡婆娘’。目的是讓企業醒悟振作起來。”
她一邊鼓勵企業,一邊使出渾身解數積極尋找資金。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坦誠的態度和出色的財務分析,毛區健麗打動了多年的好友——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炎。橡果終于獲得軟銀第一筆3500萬美元的投資,后來軟銀又追加了800萬美元。毛區健麗認為這里沒有運氣,有的是眼光。
這筆資金解決了橡果的燃眉之急,給企業的發展壯了膽。橡果在媒體采購過程中,手筆越來越大,同時買下了幾個電視臺的時間段,逐漸發展成為該領域中的佼佼者。
毛區健麗陪著橡果走了一年多,客戶非常感激困境時毛區健麗的執著和堅持。走過風雨的毛區健麗笑得更加自信:“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
行事果斷,敢作敢為,直率真誠,毛區健麗賦予了“惡婆娘”一個全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