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炎熱的夏夜里,和幾個朋友在北京東大橋附近的“蜀地傳說”吃飯,被熱辣辣川菜刺激了胃口和興頭的我們,意猶未盡,深夜十點多轉到了“蜀地傳說”地下一層的1969酒吧狂歡。就在這我們的隔壁包廂里,我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當紅影視小生任泉。原來,“蜀地傳說”和“1969吧”,都是這位帥哥和柯藍、耿樂等幾位娛樂圈朋友合股開設的。

明星開餐館,開酒吧,雖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不過因為當時“追星運動”遠未達到現在的狂熱程度,再加上不少明星剛剛開始嘗試進行投資,往往只是以謹慎地入股的形式參與開餐廳,所以能給人留下印象的并不多。而時下,已然成為一種流行風尚,而且港臺明星也加入在內地大城市開店的行列,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兩年前王菲李亞鵬這對明星夫妻在上海的繁華路段開張VIPROOM酒吧,繼而香港著名影星劉嘉玲也在附近經營著同樣的餐館業。還有胡東與孟廣美的“非常越”餐廳、韓紅的藏式餐廳、鄭鈞的酒吧、孫悅的餃子館、聶遠的“黔菜研究館”……
明星們借助自己在演藝事業中的影響力,將自己積贊的片酬、廣告費抽出一部分用于投資餐飲業等小實體。雖然有媒體預言他們“明星開店,名利雙收”,但記者從多方獲悉,并非所有的明星都能春風得意,賺到盆滿缽滿,也有不少明星由于在外地邊戲、或者過于低調宣傳等原因,令到自己的餐飲業生意冷清或直到關門。個中的酸甜苦辣,或喜或悲,與許許多多的普通創業者一樣,有著不同的平凡故事。

“菲鵬吧”——“大姐大”星級店也不斷升級
說起明星開店這檔事兒,王菲與李亞鵬2005年秋天在上海鬧市區開設了VIP ROOM豪華酒吧可以說和他們相戀的緋聞一樣,在圈內外轟動一時,名聲大噪,關注者眾多。
有人說VIP ROOM誕生見證了王菲和李亞鵬的愛情;有人說,在VIP ROOM的角角落落都可以尋覓到王菲的影子,那是李亞鵬的有意設計;也有人說VIP ROOM的建造給圈內人士提供了一個新私密空間……不論作為股東的李亞鵬夫婦他們開店的意圖如何,但有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VIP ROOM在酒吧的商業運營模式上是成功的。而且,憑借王菲這位亞洲天后的千萬貫身家,他們花一百多萬元開個豪華酒吧,也不過是九牛一毛,從他們在北京斥資千萬元買豪華別墅的行動就看得出來。由此可見,VIP ROOM——菲鵬酒吧,從炒作的意思上來說,遠不如它的收益那么讓人動心。
2005年10月5日,上海,李亞鵬投資的酒吧VIP ROOM已經成為各界名流夜生活的首選之地。這間酒吧裝修上并無太大新意,但是地點不錯,不過這對明星夫妻一心打造純粹的會員制酒吧,在酒吧的結構設計上也強調“私密”性,顧客光顧一定要申領VIP卡才能暢通無阻。酒吧總體空間不小,但布局緊湊,出口只有兩個,均為狹長型。但它是私人會所性質,要有VIP卡才能進入,而且保安重重,就更顯神秘。而且“菲鵬吧”大打豪華牌,一般的卡座最低消費是500元,沙發座就要3300元最貴的大香檳房則足足15000元,每周三都有派對,周末則需要50元一個門票,一瓶喜力啤酒是40元,芝華士580元,送果盤和綠茶兩支,而好的法國香檳則高達3200元一只,價格上并不是很便宜,不是一般上海年青人中以隨便消費得起的。
但就是這種豪華的概念,令到娛樂圈的明星朋友與上海這個時尚大都市的新貴階層人士紛紛光顧,開業近兩年來,VIP ROOM依然正常運作著,而且在今天年4月初左右,VIP ROOM酒吧被爆出歇業裝修的消息,據傳李亞鵬為此斥資600萬元對自己的這一心水酒吧進行了全面升級。

據一位光顧過該酒吧的上海記者介紹,新裝修后的VIP ROOM似乎更加強調極致豪華,以滿足更“派對動物”的要求,但已經改走親民路線,對酒吧定位上會進行調整。也有人說,“菲鵬吧”改變經營戰術,其實是相對劉嘉玲在附近MUSE酒吧的開放性而最終做出的戰略調整。雖然當事人經紀方已否認了這一說法,但不管怎么說,VIP ROOM在中國較早地打出“會員制”這一種酒吧經營模式,其商業操作是成功的,具有開拓性的。
“蜀地傳說” ——8年青春,10萬元小本上千萬
“如果不做演員,那最我合適的職業一定是餐廳老板”——幾年前,記者采訪影視當紅小生任泉時,他這樣笑著調侃。這料這句話在之后幾年竟然夢想成真。任泉他們幾位明星朋友合開的““蜀地傳說”川菜館,在上海有5家店、北京1家店,超過90%的回頭客已事實確鑿地說明了他的成功。而經過8年打拼,當初任泉憑自己辛辛苦苦省下的10萬元片酬小試牛刀的小飯館,現在已經演滾雪球般地造就了上千萬資產。“蜀地傳說”就像任泉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少年包青天》等一樣,積攢了越來越多的人氣和口碑,并且像觀眾們記住展昭一樣記住了任泉的名字。
據了解,任泉剛開始辦這家餐廳時才大學畢業不久,為了開這店,他還向大學同學李冰冰借了些錢,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好在經常任泉在拍戲之余的不斷注資和精心打造,現在的“蜀地傳說”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連鎖店風格:整個餐廳以黑色為基調,出色的燈光效果配合絲綢、金箔等傳統元素讓人眼前一亮。而且,這里的菜做得非常地道,價格合理,接近工薪階層消費水平,平均每位客人40元就能吃得很好。
據報道,現在的任泉,僅“蜀地傳說”的收入就達上千萬元,遠遠超過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帶來的收入。但他認為其實明星開店應該客觀來看,就跟普通人做生意一樣,要想到最壞的要算,因為利弊各占一半。雖然明星開店可能更容易被人關注,容易被粉絲們捧場,但另一方面人們也許對你的服務質量等要求更高,更不敢招惹顧客以免被人投訴而影響自己的明星形象。
明星開店多數玩票:輸一把就走
明星開店,被人美譽為“星級店”,但其實不少明星根本沒有大規模地投資而把店面開得富麗堂皇。有更多的人,只是屬于玩票性質,當作第二副業小試牛刀而已。至于賺不賺,不像普通人那樣倍有壓力。因為他們的主業是演藝事業,如果能遇到好導演好劇本,演技進步,一炮走紅,才是他們真正體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大成就。
七月初,國內當紅小生聶遠首次進軍香港影壇的電影《女人本色》,可謂人氣大漲,但是,他開設的餐飲店黔菜研究館”據說經營了不到一年,早已關門倒閉了。而臺灣著名歌星張信哲的“三千院”的經營方向更是令外人看不懂。
喜歡收藏古董的張信哲把自己在內地收藏的古董花瓶、沙發、屏風全部搬進了店里,據店里的人員透露,單是張信哲寄放在三千院里的古董價值就超過了200多萬元,比當時投資在餐館里的錢還要多。至于能否賺錢,這位歌壇老匠并沒有太大的“野心”,因為那些錢還不夠他去淘這些“裝飾品”,他說只是玩一玩票,這段經商經歷或許對自己以后非常有幫助。
而像陳冠希這樣砸了幾百萬開個品牌形象店的明星也并非其一人。他賣的都是自己設計或者和NIKE合作的高端產品,幾千元一雙的鞋大多都只能當展品躺在櫥窗里,少有人問津……
但盡管投資實業有風險,有賠有賺,不過明星們由于個人素養比較高和注重名人效應,他們做生意還是很講究公平之道的,不可能也不會因為生意的好壞而相互撕破臉皮。像成龍的“元綠回轉壽司”、齊秦的“齊辣”、寇世勛的“鍋比盆大”、蔡瀾的“粗菜館”在滬也都是知名度較高的餐館,但從來都沒有聽聞過他們之間為搶奪生意而明爭暗斗的說法。
“其實明星真正開店為賺大錢的很少,大部分明星只是把開餐廳作為一種簡單的投資方式來看待,畢竟相對于股市、房產等投資渠道,餐飲業門檻比較低、更加容易入門和上手,而且風險也比較小。”一直對明星開店現象密切關注的中烹協秘書長邊疆分析說,“明星平時應酬、飯局很多,所以他們一般對于自己喜歡的口味和菜式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這也是他們喜歡開餐廳的原因之一,而且自己開家店更方便他們之間聚會和聯絡感情。”
業內人士曾經算過這樣一筆賬,一般明星開店選擇的都是中檔餐廳或小餐吧、咖啡廳,其中中檔餐廳包括房租、裝修、廚房設備、人工等方面的投資大概在200萬至300萬之間,每年的盈利一般保持在30萬至50萬之間,如果是開酒吧,投資則更少一些,一般在100萬以內,每年的盈利大約在二三十萬之間。與明星拍電視劇或參加各類演出的收入相比,這些盈利的確算不上是“大頭”。一位理財專家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明星投資餐飲雖然賺不了大錢,但干好了也能有盈余,賠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他還建議說,投資開店的明星,更好是拉多位業內人士或專業餐飲經營人士入伙,自己做個股東,一是降低風險,二也用不著自己拋頭露面。比如說王菲夫婦就聰明,入股當股東,坐等分成。香港演藝圈早就有了合伙投資的習慣和經驗,眾明星合伙開個店,有錢大家賺,即使賠了,損失和風險也降到了最低,以避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