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民間文化曾一度聲名遠揚;一方面,一些民間文化卻正在面臨消失,民間文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尷尬。2007年7月1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常務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所研究員趙學玉透露,在10月下旬,將舉辦“2008奧運民間工藝品遴選活動暨第四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此次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家聯合會協會主辦,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期待通過借助奧運商機重振民間文化產業。

民間文化繪畫尷尬現狀
在湖南省隆回縣,有“民間文化繪畫之鄉”之稱的灘頭鎮,有一項名氣非常大的民間文化,那就是灘頭年畫,灘頭年畫發端于明末清初,到清乾隆年間。灘頭年畫作坊有108家,工人200多人,年銷量達到700多萬張,暢銷貴州、云南、四川和東南亞一些地區。1994年,灘頭年畫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美術一絕”銀獎。灘頭年畫作為湖南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享譽四海,但關于灘頭年畫古代狀況的資料十分少見,目前制作灘頭年畫的也越來越少,正面臨失傳的危險。2003年,“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正式啟動,灘頭年畫列入該工程首批項目。
其實,在民間文化里,類似于灘頭年畫的數不勝數。
2007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姚凱倫介紹,以湖北為例,千百年來,荊楚大地蘊藏著豐厚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但由于各地認識上的差異,致使許多珍貴的民間文藝形式失傳。如“端公舞”,又名“端公嬉神”,是一種祭祀的舞蹈,據考證與《九歌》的娛神是一脈相承的。這一著名的藝術形式曾在鄂西北地區廣為流傳,現已瀕臨失傳。除此之外,在鄂西北廣大農村尚有許多非物質文化形式,如手工藝、音樂等,正在瀕臨消失。如果再不下氣力進行保護,這些珍貴的不可復制的文化遺產將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里永遠消失,那將是荊楚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針對于此他提議,應在全國各縣市建立民族民間文化或非物質文化保護組織機構,抓緊對瀕臨失傳的民族民間文化開展保護、搶救和挖掘工作。
郝知本,旅居新加坡華文傳播學者、著名表演藝術家,從1999年開始,他先后在國內外政府機關、著名高校、社會團體等做過演講或演唱數百次,這些無一例外都是分文不取。八年來,他放棄了很多賺錢的機會,自掏腰包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為了更便于《正氣歌》的傳播,2001年8月,郝知本將《正氣歌》全詩譜曲,七百多年來,首次將其譜成曲,歌曲簡潔、流暢、易學、易唱、易記、易傳,目前海內外不少的中小學將其視為校歌。在接受采訪談起為什么八年如一日演唱正氣歌時,郝知本只是淡然的表示,只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借奧運商機興民間文化產業
根據往屆奧運會的慣例,對于舉辦方來說,奧運會是一次最好展示自身民族文化的機會,國外游客在關注奧運賽場的同時,也不乏關注傳統文化產業的。同樣,2008年北京奧運會,吸引世人目光的除了那些讓人興奮的競技臺外,還有古老而神秘的中華民間傳統文化,對于他們來說同樣重要。在這樣一次盛宴上,無數的外國游客將借機“消費”中國民間文化,而對于他們來說,要想把中國傳統文化帶回去,最好的辦法無疑是購買一些中國民間工藝品,因為這些工藝品里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及獨特的民間文化。
顯然,奧運會的來臨,為民間文化迎來了生機。

據主辦方介紹,在舉辦“2008奧運民間工藝品遴選活動暨第四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的同時,還將舉行“2007《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評選”活動,該活動將評選出中國民間工藝品最高級別獎項“山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和魯迅文學獎、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等藝術獎項具有同等藝術地位。更值得期待的是,本次博覽會期間推出的“2007《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獎”將是繼“山花獎”之后的又一行業內大獎,是針對優秀民間工藝品生產企業設立的評選獎項。“2007《中國創造》民間文化品牌獎”還將首次推出“中國民間文化優秀品牌”、“中國民間藝術家”、“中國民間文化品牌領袖(CBO)人物”、“中國民間文化品牌100強企業”等榮譽稱號,同時,評出“中國知名媒體上榜推薦優秀品牌”和“國外使節最喜愛的中國優秀民間文化品牌”等獎項。并對優秀品牌授予國家相關文化機構承認的榮譽稱號;對獲獎部門頒發博覽會金、銀、銅、優秀等獎項;使民間文化作品不但獲得了社會的榮譽肯定,更使產品的無形價值得以顯露從而邁上了一個新的領域。
還有最值得期待的是,凡獲得以上獎項的個人和企業將有機會進入2008年奧運會期間奧運村展示,為以后走出國門,扎根海外市場邁出重要一步。
趙學玉介紹,本次活動首次嘗試通過推動民間文化從“產品制造”走向“品牌制造”,實現“以品牌帶動整體發展,讓中國民間文化走出去”的目標,并順勢將創新思維、和諧共贏、走向市場、與國際接軌、“文化產業,品牌主導”等為行業帶來嶄新生機的先進理念加以弘揚。為更好的服務于民間文化產業,組委會還特意成立了“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網”。
民間藝術品將有自已的標準
更令人振奮的是,為了更好的推動民間文化產業的發展,本次活動還將首次推出“民間文化品牌評定標準(試行),結束過去民間工藝品沒有標準的歷史,使之規范化。標準將針對生產和經營民間藝術品的企業和個人,照標準的設想,民間文化品牌企業劃分為五個級別,從5A到A依次遞減,民間文化品牌人物等級標準劃則分為:品牌藝術家、品牌藝術師。

在談起民間文化品牌企業質量標準的制定依據時,趙學玉表示,主要由六個方面組成。一、企業的創立年代;二、藝術品牌專利的擁有量;三、藝術品牌(企業)當時在社會中的地位,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力,對后世社會的影響力;四、藝術品的品相(藝術品牌專利產品)是否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作品的藝術高度和難度;五、具有藝術高度和難度的作品數量;六,企業的標準化,企業產品的標準化,市場營銷,流通中的地位等。
而對于民間品牌人物的等級標準,則主要從藝術家本人的藝術成就、德行修養、作品數理與質量、傳承貢獻等方面來衡量。
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標準(試行)是否恰到好處目前尚未定論,可以肯定的是此標準(試行)的推行將有助于中國民間文化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