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巔,1946年2月出生,MBA研究生,經濟師。曾任丹東市運輸聯社辦公室主任、丹東市第二運輸公司黨委副書記、丹東曙光車橋總廠廠長、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現任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進巔從眾多創業精英中脫穎而出,在第六屆創業中國高峰論壇也被專家評委會評為2007中國十大創業領袖之一。
今天的遼寧曙光汽車集團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一顆璀璨的明星。然而,20年前,就連它的創史人李進巔自己做夢也不會想到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舊式手搖車床奏出“搖籃曲”
與其他被采訪者不同,李進巔是和他的兒子李海陽一同參會并接受記者采訪的,從中可以感覺到,在李進巔走向事業頂峰時,他有意將其兒子推向前臺,讓李海陽接受媒體和與會者的關注,為他承擔曙光集團的重任奠定良好的人脈關系網絡。
李海陽這位看似內斂的年輕人,心中卻充滿了朝氣和堅定的意志。他曾就讀于美國名牌大學,系統地學習了西方眾多企業的管理理念和市場營銷規則,并先后在多家公司就職,通過實踐鍛煉了自己的管理能力,為其日后管理大型企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如今,李海陽順利通過曙光集團董事會的嚴格考核,被推舉為集團總裁,掌控這個資產達數十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對曙光未來的發展,李海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1984年,李進巔率領10人,集資7萬元,租用22平方米廠房,借用一臺舊式手搖車床,起步創業,主要產品是輕型車橋和汽車零部件。
李進巔對自己企業的命名頗有深意,仿佛預示著一縷曙光在他心中的誕生。曙光成立之時,僅在遼寧,上千人的車橋廠就有4家。而李進巔的曙光資本少、設備差、缺人才、技術也比較落后,與同行競爭沒有任何優勢。為此,他采取迂回戰術,開拓外圍市場。
他聽說新疆要開汽車展銷會,馬上帶著曙光的第一個產品上路,啃著冷饅頭,坐了4天4夜的火車到了新疆。雙腳浮腫的他來不及休息就去了展銷會現場,可由于沒有“合法”展位,41歲的李進巔背著一個糊了自己產品廣告的門板四處和管理人員“打游擊”,幾天游擊戰下來,最后烏魯木齊火車站附近的一家修理企業感動于李進巔的真誠,答應試用曙光的產品。曙光由此打開了新疆售后市場的大門——這曾是曙光創業期的主市場。此后,他每年都要親自去新疆一兩趟,就為感謝這個客戶的知遇之恩。
從黎明前的黑暗到曙光來臨
李進巔做事認真,為人正直,具有北方人所特有的豪邁與激情,凡事都要做到盡善盡美,這是他率領企業走向成功的動力和源泉。就是憑借這份激情,曙光在他的運作下,快速奔向行業領軍之列。
與一些強大的國有和跨國汽車企業相比,曙光最容易把握的競爭武器就是價格,把成本降下來,再把這部分降下來的成本回報給客戶,就形成了最吸引客戶的價格優勢,因此,曙光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1993年,曙光1020獨立懸架車橋開發成功,引發了中國輕型車橋的一次革命;1996年,曙光又開發了具有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SG2020前驅動獨立懸架車橋,再度填補國內空白;2003年開發車橋新產品83項,其中許多產品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1997年,曙光擊敗了所有的對手,車橋年產量達到7.3萬只,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坐上了中國輕型車橋產量的頭把交椅,并保持同行業產銷量第一,從此,曙光在全國輕型車橋生產企業中老大的地位再也沒有被撼動過。同時,不到3年時間,曙光成功控股組建6個子公司,初步完成了面向全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布局。
2000年12月,曙光股份再度為遼寧民營企業首開先河,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募股上市,募集資金3億多元。
2002年11月,曙光以“蛇吞象”之舉,收購、重組具有50年歷史的著名老牌國有企業遼寧黃海汽車集團,實現了國企和民企的良性互動。然而,事情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順利。合資前,老黃海遺留3億多元的銀行債務,按照國家債務隨資產流轉政策,老黃海40.16%的資產進入新黃海,因此也應該有40.16%的債務進入新黃海。因債務問題,銀行對新黃海實行“只收不貸”的政策,對合資公司實行了長達1年的“制裁”。加上突如其來的“非典”,2003年新黃海停產兩個多月;同年7月23日,總經理辭職。被逼無奈之下,李進巔只好赤膊上陣親自擔任總經理。
曙光憑借收購黃海這樣的標志性企業,高姿態進入中國客車行業,從生產配件到大舉進入整車領域,并向行業前三名發起沖擊。目前,我國北方50%以上的客車份額被黃海壟斷,北京市區三分之一的客車市場也被黃海所控制。今年內,曙光又將與南京依維克合作,利用其技術和渠道,開拓南方市場。預計不遠的將來,中國大地上奔馳的半數以上的客車都會是黃海。正如李進巔和李海陽所言,要乘北京2008奧運會的東風,讓大部分國人乘坐上豪華舒適的黃海客車,為人們的出行創造優美的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微型卡車的需求量急速增長。曙光又不失時機地推出一款大柴神的皮卡,目標主要針對廣大農村市場。該車采用的是柴油發動機,外型大氣雄壯,車內空間很大,坐起來很舒適,排放量滿足了“歐三”的標準要求。這款車型也將引起另一輪沖擊波,為曙光擴大市場需求創造了條件。
“曙光”承載著“汽車帝國”之夢
這個當初沒向國家伸手要一分錢成立的小作坊,在李進巔的帶領下,如今成長為一家上市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城市客車生產基地、最大的輕型車橋生產商,擁有“黃海汽車”和“曙光車橋及汽車零部件”兩大知名品牌。
23年后的今天,曙光汽車集團擁有員工7000余人,資產總額32億元,11個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在美國、韓國各有1個公司,在丹東、沈陽、上海、匈牙利和美國分別設立5個技術研發中心,形成整車、車橋、零部件、汽車貿易4大產業平臺;累計向國家繳納稅金達7億多元,為社會公益、福利事業捐贈1000多萬元。李進巔也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汽車零部件業十大風云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并被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6年度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排行榜,對我國年營業收入和資產總計均在5億元以上的2080家企業集團進行綜合評定,曙光集團位居榜單第138位,而東風汽車、一汽集團等則排在榜單的第200位以后。
從前,所有的同行都不會關注李進巔和他的曙光企業,他們不會認為這個座落于東北小城市丹東一隅的民營小企業會對自己構成威脅;現在,所有的同行都不得不關注李進巔和他的曙光集團。他不但是他們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更是霸氣的超越者。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在未來數十年,李進巔所創立的曙光集團必將打造出一個新的“汽車帝國”,揚中華之威,令國內外的同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