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頭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規模并不大,但其掌門人周鐵馬在餐飲業的名氣可不小,尤其是那帶有家族式親情化的管理,引來不少佳話。
員工讓我感動
日前,記者在周鐵馬的辦公室見到了這位64歲卻仍然勁頭十足的酒店老板,周鐵馬比記者想像的要年輕得多。早在八十年代,當時在公安系統上班的周鐵馬就和妻子在武漢搞起早餐,慢慢的發展壯大,后周鐵馬提前退休全職干起了餐飲,再后來事業發展到北京。2001年,創辦了新品牌九頭鷹,九頭鷹是一家直接投資、統一管理、規模發展、連鎖經營的大型餐飲文化企業,幾年時間里,就擁有有員工近千人,一個禮堂,兩個中心(物資采購配送中心、人才開發培訓中心),十二家直營店(總面積為15000多平方米,投資近5000萬元),年產值近億元,利稅近500萬元。2007年4月,九頭鷹酒家喜獲全球華商餐飲行業500強。這一系列殊榮被中央電視臺、北京晚報、北京電視臺等媒體廣泛報道。

對于這一切,周鐵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無感慨地說,都是員工們的功勞,他們是把九頭鷹當成自己的家,當成自己的事業在做,我們才有如此大的成就。
周鐵馬舉例說,他的一個分店經理同時兼任采購經理,來自于他湖北老家,學歷不高,但做事特踏實,每天幾乎只睡四個小時,因為分店經理每天本來就得工作到很晚,而采購在每天天還沒亮就得起床,即便這樣,該經理仍然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地工作著,這點令他很感動。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他的很多分店經理都兼任公司的中層管理,一個人干兩份活。
周鐵馬坦言,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勵下,即便60多歲了,他仍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跑兩個小時步,洗個澡,然后開車前往辦公室處理日常事務。周鐵馬保持如此狀態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他正在謀劃“中國式麥當勞”,早在數年前,看到麥當勞等西方快餐在中國生意甚好,搶占中國傳統餐飲市場,他就在想,“有朝一日,我一家要做出中國式的快餐”,如今,當他有了一定的實力后,投資200多萬建立加工廠,緊接著將投資2000萬,用于快餐店的發展,計劃用五到十年,在全國建上百家分店。
我們叫他“老爺子”
幾年之前,在周鐵馬手下工作多年的一個中層,外出和另一老板合作開餐廳,前往和周鐵馬辭職,并將他在用的車子歸還周鐵馬,按照一般的想法,下屬此舉是背判,周鐵馬肯定不會高興,但出乎意料的是,周鐵馬大方地讓他去試,并給他在公司保留職務,車子送給他用?!澳悻F在創業,沒車怎么行,車子你先拿著用吧。”“做好了更好,做不好你回來就是。”周鐵馬當年如是說。因為該下屬畢竟自已獨擋一面還是第一次,飯店開業時,少廚師少服務員,周鐵馬得知后,緊急派車派人過去救場,但即便如此,后來沒過多久,該中層另起爐灶還是失敗,投資老板撤資,先前答應的股份和工資頃刻間也化為泡影。
此時,周鐵馬主動拋出橄欖枝,邀請該中層回來繼續任職,該中層跑回來第一句話是就是:“我再也不走了,外面賺錢太難了。”邊說邊要下跪。
在采訪中記者得知,幾乎所有員工都叫周鐵馬為“老爺子”,他們覺得周鐵馬就是自己的親人。餐飲業流動性大,但在北京九頭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自創辦開始到今天,大部分人都沒離開過九頭鷹,不同的是,工資漲了,有些出色的已升為中層,周鐵馬給他們配備了專車,更便于工作。

眾多員工表示,“在這里工作感覺踏實,就像在家里一樣?!?/p>
員工們如此感受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周鐵馬除了給員工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待遇外,還經常給員工上德育課,鼓勵員工自立自強。前不久,周鐵馬在公司會議室召開了《讀第一期<生產簡訊>所想到的》研討會議。會上周鐵馬為公司的全體管理人員認真講解了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約翰的一封信。在這封名為《運氣靠策劃》的簡短家書中,這位成功的企業家向兒子講述了內涵十分豐富的人生哲理。周鐵馬在講解中,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九頭鷹經營發展的一些實際情況對這封信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點評。周鐵馬認為,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和建筑師。就像人不能沒有金錢一樣,人一樣不能沒有運氣,但是,要想有作為就不能等待命運的光顧。人不應該靠天賜的運氣活著,而應該靠策劃的運氣發達?!笆澜缟鲜裁词虑槎伎梢园l生,就是不會發生不勞而獲的事”。這些淺顯的話講述的卻是深刻的道理,善于策劃的人不相信命運。
通過學習員工明白了許多道理,并紛紛表示,一定要牢牢記?。涸O計運氣,就是設計人生;運氣靠策劃,奮斗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