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呃逆;穴位注射;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9-0031-02
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筆者應用維生素B6穴位注射治療呃逆130例,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190例,均為本院門診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30例,男86例,女44例;年齡10~65歲;病程10天~15年。對照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齡10~62歲;病程15天~13年。2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所有病例均參照《現代中醫內科學》“呃逆”的診斷要點進行確診。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取中脘穴,用5ml一次注射器抽取維生素B6注射液50mg,穴位用碘酒、酒精常規消毒后,在穴位處將針快速刺入皮下,再緩慢提插得氣回抽無回血后,即將藥液徐徐注入,隔日1次。對照組用胃復安注射液10mg臀部肌注,每日1次。2組均以6天為1個療程(即治療組以穴位注射3次為1個療程,對照組以肌注6次為1個療程),觀察3個療程。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痊愈:呃逆消失,半年內無復發;好轉:呃逆次數明顯減少和間隔時間明顯延長;未愈:治療前后癥狀無變化。
3.2 治療結果見表1。
4 討論
呃逆系西醫學中的膈肌痙攣,乃一癥狀;在中醫學中即是癥狀又是病名,胃氣上逆動膈是本病的關鍵病機,治宜寬胸利膈,和胃降逆止呃。因此,取胃經募穴中脘,該穴具有疏導任脈、寬胸利膈,調和胃氣、止呃的作用。維生素B6注射液具有止嘔吐作用,用其作穴位注射治療呃逆,療效顯著,可能是通過藥物一穴位一經絡等途徑起到對神經系統功能的調節作用,從而使膈肌痙攣緩解,呃逆消失。再者,用其作穴位注射,可使藥物通過穴位一經絡直達病所,起到了針刺與藥物對機體的雙重治療作用。同時,因這種刺激機體的作用時間較長而使機體獲得了持續穩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