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栽培茅蒼術在保護野生資源和滿足國內外用藥需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闡述了茅蒼術在江蘇地區的生長發育規律,介紹了茅蒼術播種、移栽、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的人工栽培技術,為茅蒼術人工栽培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茅蒼術;優質;高產;無公害;人工栽培
中圖分類號:R2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9-0021-02
中藥材茅蒼術來源于菊科蒼術屬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的根莖。據研究,茅蒼術根莖中揮發油含量為3.25%~6.92%,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素、茅術醇、β-桉油醇、蒼術酮等,還含有鈷、鉻、銅、錳、鉬、鎳、錫、鍶、鋇、鋅、鐵、磷、鋁、锫、鈦、鎂、鈣等無機元素。茅蒼術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等功效,具有“一補一瀉”雙重功能,為治療風濕痹痛要藥,對濕邪引起的其它疾病,如濕重性黃膽肝炎、風寒感冒等也具有良好的療效。
江蘇省茅山地區是茅蒼術的著名產地,茅山蒼術為地道藥材。由于歷年來無計劃地開發利用,致使其野生資源瀕臨滅絕.已受到普遍關注。由于近年來野生資源的減少,影響了市場供應及出口。茅蒼術的人工栽培在保護野生資源和滿足國內外用藥需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紹了茅蒼術在江蘇地區的生物學特性和人工栽培技術,以期為茅蒼術的優質、高產和無公害生產提供參考。
1 茅蒼術的生物學特性
茅蒼術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涼爽較干燥氣候,怕高溫高濕。在江蘇地區,茅蒼術從種子萌發至收獲種子約635天,其中營養生長期約330天(發芽~次年孕蕾),孕蕾期約65天,開花期約40天,結果期約60天,休眠期約140天。一般2月中旬至3月上旬種子發芽,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4月中旬至11月上旬為營養生長期,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為休眠期。1齡苗當年可形成蓮座狀。2齡苗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苗,4月中旬至6月中旬為營養生長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為孕蕾期,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為開花結果期,此后進人休眠期直至來年重新出苗。以種子作繁殖器官。2片真葉時,下胚軸開始膨大逐漸形成根莖。其中以8~9月生長最快,成株在孕蕾期根莖生長迅速,開花后期生長緩慢,10月下旬停止生長,次年1月中下旬根莖形成次生芽。l齡苗極少抽莖開花,2~3齡發育正常的成株均能開花結實。茅蒼術主要依靠昆蟲傳授花粉。果實從授精到發育成熟40天左右,11月中旬果實上的毛由黃色變為變黃白色時采收種子,種子千粒重約10.5g,成熟種子發芽率可達90%。
2 人工栽培技術
2.1 栽培地點選擇茅蒼術適宜生長在丘陵山區,以半陰半陽的坡地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最佳。露地栽培時宜與玉米等高桿作(植)物套種,以保持在30%左右的遮光度為宜。茅蒼術不能連作,前茬以禾本科作物為好,粘性和較肥的土壤生長不良。為保證產品的安全品質,產地條件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要求。江蘇及其周邊地區多丘陵地帶,是進行人工栽培的適宜地區。
2.2 適期播種與移栽茅蒼術的種子在8℃以上開始萌芽,10~15℃為發芽的適宜溫度。苗床要求地勢高,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透氣,排水良好。在江蘇地區可行冬播和春播。冬播的適宜時期為11有下旬至土壤封凍前,春播適期為3月上旬。不同季節播種對根莖產量無顯著影響,但冬季播種時出苗期比春季播種早1個月左右,出苗率高30%左右。而且便于管理。春季播種時由于氣溫較高,容易出現爛種現象,在播種前宜用多菌靈等藥劑進行浸種處理。移栽于植株休眠后的12月上旬進行。不同大小的根莖分開移栽,為保證根莖的品質,每個根莖保留1~2個主芽,其余側芽全部除去。栽種時芽頭向上,排列在同一方向,深度4cm左右。
此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培養的方法對茅蒼術進行快速繁殖。以根莖側芽作為外植體,從芽誘導、芽增殖,到誘導生根的培養,獲得再生植株。已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無性繁殖體系,這些工作為茅蒼術進行規?;a,為市場提供大批種苗打下了技術基礎。
2.3 田間管理在茅蒼術生長期內應保持田間無雜草。及時清潔田園,在封行前保持表層土壤疏松。保持畦表面無積水。加強肥水管理,孕蕾期是茅蒼術根莖生長最迅速的時期,生產中加強蕾肥管理是促進根莖生長、提高產量的關鍵措施。根據植株長勢,可進行2~3次追肥,每15天左右進行一次。為確保藥材的質量,肥料種類應使用充分腐熟、無污染的有機肥料,盡量避免使用化學肥料。
摘蕾是提高茅蒼術根莖產量和種子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當以生產根莖為目的時,摘蕾于7月上旬。選擇晴天露水干后進行,一般分2~3次摘完全部花蕾。摘蕾時一手抓莖一手摘蕾,動作要輕,不要傷到植株。留種田要及時摘除下部分枝花蕾,促進上部花蕾生長增加種子千粒重。
加強病蟲害防治。茅蒼術生產過程中蟲害不多,主要是蚜蟲,應注意選用高效、低殘留的農藥進行防治,優先選用生物農藥,在蟲害發生的初期進行防治,將為害控制在點片發生階段。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輪紋病、枯萎病、軟腐病、白絹病和線蟲等江蘇地區多于5~9月發生,除可加強田間管理進行預防外,還可利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代森錳鋅等化學藥劑,采取土壤消毒、種子處理、葉面噴灑,并結合對根和根頸部病害、發病中心灌根等措施進行防治。
2.4 采收人工栽培的茅蒼術1年生植株即可采收根莖,且與野生茅蒼術的質量基本一致。采收應于植株地上部分干枯、處于休眠期時進行。根狀莖挖出后及時去除其地上部分及泥土雜質,曬干并去須根后即成為成品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