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醫學;系統論;淺議
中圖分類號:R2-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07)07-0058-01
李約瑟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人的思想和哲學傳統在許多方面都比基督教徒的世界觀更與現代科學合拍。”在數十年中人們對歐洲以外的偉大文明古國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科學技術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F代科學家們對中國傳統思想進行研究和認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認定,中國傳統方式與現代科學一致性的分析。本文列舉幾個和中醫有關的系統工程的常規問題和大家討論。
1 就現代醫學比較而言,中醫更符合將來的“系統醫學”模式
十八、十九世紀的機器醫學模式到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以美國科學家恩格爾為代表的“生物醫學模式”都未能完善“系統醫學’,模式,當今吵得沸沸熱熱的全科醫學模式中心理問題、障礙、疾病邊緣、系統脫敏療法、厭惡療法等等都有局限性。中醫學雖然樸素但大巧若拙更符合將來的“系統醫學”模式。從系統論來說人是一個開放的大系統,這個系統主要矛盾就是健康與疾病的相互轉化。故“人”和“健康與疾病”就成了醫學模式中必須對應的要素。中醫學在《內經》中就指出心理活動稱之為“心”或“神”,并提出了神的活動是經過“五神”和“五志”表現出來的?!秲冉洝酚种赋隽恕拔迮K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以成為人——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立而終矣”等等“形神相即”的思想,這種心身統一的思想,貫穿在中醫的方方面面,非常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迎接21世紀的挑戰》報告中指出的“21世紀的醫學模式,不應該以疾病為主要研究領域,應當以人類的健康為醫學模式主要研究方向”相統一。可見中醫比現代醫學更符合系統醫學模式。
2 中醫學包含著大量控制論的基本原理,更好體現了中醫系統化的特點
控制論就是以機器模擬人的功能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這門學科與近代系統論有緊密的聯系。包括生命所有過程的中醫學幾乎包含著控制論的所有原理。因為黑箱原理許多書上都有論述,本文把另外一些最實用自控原理和中醫的對應列舉一下。(1)正負反饋原理:根據第一次調節反饋回來的信息,分析此信息和第一次的偏離來重新調整和決定新的調節,使整個系統接近目標值。中醫治療中廣泛應用這種方法如一個發熱的病人,中醫在做出診斷后先按寒熱真假來治療。假設中醫在先按真寒假熱證來治療之后,發現此病^病情加重說明開出的方子與病人狀況不接近,則他就可能按別的思路來治療之。(2)“快速通過非直線區”和“遲緩區”是中醫和系統工程廣泛接觸的一大方面。通俗地說在人體這個系統中往往是運動變化著的并且很不穩定,病人盡可能離開危險的時間,藥效盡可能大是醫生所希望達到的目的。中醫學在此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治療腹痛時所用的瀉心湯就是“快速通過非直線區”,而甘草瀉心湯,半夏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的選擇就是“快速通過遲緩區”實際上四大經典之一的《傷寒論》里從桂枝湯到梔子豉湯的化裁無不和這個思想有關。此外,積分控制,模糊控制,最佳控制,系統采樣控制,微分控制,各種變換控制無不和中醫各方面有著聯系。
3 中醫學有一個科學的時空過程,這是系統論中不可少的
“熵”,通俗地說就是一個時空過程。在現代科學領域從相對論到霍金的物理學中都被提到。諾貝爾獎金得主大部分人都涉及到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在現代系統科學領域中是不可分割的,中醫中也有類似的描述?!端貑枴の宄U笳摗分杏校骸案谥姓撸丈駲C,神去則機惡;根于外者,命日氣立,氣止則化絕?!边@里大體上就是氣的升降出入相統一的這一個過程,即中醫學中的氣機運動。又見“氣始而氣化,氣散而有形,氣終而象變,其一致也?!卑讶梭w生長,壯老的全部過程都描述了出來。而在《內經》中描繪—個過程的文字不計其數,這些都和“熵”緊密聯系。從這些時間概念貫穿了人體生命的整體和連續性,“熵”與這些時間概念或許就是兩者的結合點。
綜上所述,中醫學和系統科學有著很多天然而又直接的聯系,治法方藥,辨證論治,五行陰陽,整體觀念無不古老而又年輕,可從中近一步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