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50年滄桑變遷的廣交會,深刻見證了中國外貿的發展歷程。如今,廣交會首次開啟進口功能,以其嶄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客商。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指出,廣交會增加了進口功能充分說明中國政府努力改善貿易不平衡狀況的決心,中方歡迎各國尤其是存在較大貿易逆差的國家來參展,并且目前已確認將有中國專業采購商不少于6000人到會,以期取得更好的相對縮小逆差的效果。
積極改善貿易平衡
高虎城說,自101屆起,廣交會將增加進口功能,允許境外企業參展和中國采購商到會采購,并正式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這是迄今為止廣交會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廣交會是中國外貿出口最重要的平臺,從1957年誕生以來,伴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走過了整整半個世紀,對擴大中國商品出口、促進對外貿易和國民經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作為中國唯一舉辦了五十年、一百屆的國際知名展會,廣交會同時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展會。它增加進口功能表達了中國政府積極推進中國經濟融入全球化進程的態度,表達了中國政府積極改善貿易平衡的決心,無疑將會為對中國市場有興趣的出口商提供一個深入了解中國市場需求和與中國眾多來自各行各業企業、商家合作的機會,一個廣闊的貿易平臺。
2007年外貿順差仍居高不下,為推動進出口貿易平衡發展,中國在2006年下半年乃至年末出臺了一系列出口退稅調整措施。中國的對外貿易快速發展,根據2006年的進出口額排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外貿發展質量,推動進出口貿易的協調平衡發展,成為我們重要的發展目標。
擴大進口便利化
中國不僅是一個出口大國,也是一個進口大國。據統計,中國2006年實現了7961億美元的巨大商品進口金額。在“十一五”計劃當中,特別在節能環保、技術、設備方面,中國展現出了一個廣闊的市場。就消費品而言,目前中國也呈現出一個多元化的態勢。因此,我們歡迎國外廠家,就廣交會增加進口功能后提供的新平臺,發現新的市場、新的機遇、新的合作伙伴。
高虎城表示:“中國政府努力改善貿易平衡現狀,正進一步研究和擴大進口便利化措施。”
中國在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對外開放自己的市場。2006年,中國就進口了7900多億美元的商品。2007年1月和2月,中國貿易順差分別達158.8億美元和237.57億美元。但是,中國沒有刻意去追求順差,近年來政府不斷擴大內需,消費品市場正呈現出多元化趨勢,雖然在幾年內,實現貿易的絕對平衡不現實,但經過努力狀況肯定會有所改善。
廣交會增加進口功能,將為國外優質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一個新的重要的渠道,并為進一步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提供重要的平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貿易大國,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也積極、努力地向世界開放國內市場,希望通過廣交會,中外企業能夠實現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一如繼往保護知識產權
自1998年始,廣交會設立知識產權保護投訴機構,即由大會相關的部門和國家知識產權執法部門、工商部門等,組成一個常駐大會的投訴機構。該機構不斷總結、積累經驗,自我完善,經過多年探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適合展會實際情況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實踐證明,廣交會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
第101屆廣交會,進一步完善了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投訴和處理辦法,加大保護力度,加大對侵權者的處罰力度。廣交會仍將一如既往地為中國的出口和進入中國市場的客商提供熱情和周到的服務,特別是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將作出不懈的努力,構建公平、公正的貿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