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濟南市檢察院的兩名辦案人員悄然造訪了當地的數家國有銀行,他們奉命調查若干項賬目的資金往來,而這些賬目均與一個響亮的名字有關:張家嶺。
隨后的幾天里,濟南市政府、濟南市紀檢監察部門在接受媒體的采訪中證實,中國輕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嶺已被“雙規”。知情人士透露,政府懷疑張家嶺涉嫌洗錢并在經營輕騎集團中有違法行為。
最后一次的公開露面
張家嶺今年65歲。據了解,早在此次“雙規”之前,張家嶺便只是輕騎集團的掛名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但早已不實際掌控公司。
記者登陸輕騎集團的網站發現,在其“企業概況”一欄中的集團董事長依然是張家嶺,并有張的簡介:張家嶺,1942年10月出生,江蘇省贛榆縣人。1968年畢業于無錫輕工大學。197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任中國輕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黨委書記、高級經濟師。現任中國輕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據輕騎集團內部人士介紹,早在半年之前,張家嶺就已從職工視野中消失。而張家嶺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則是在2006年的6月14日。
這一天,張家嶺以中國輕騎集團董事長的身份出現在山東省萊蕪市,他此行據稱是為考察萊蕪的招商引資環境。萊蕪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于建成會見了張家嶺一行。于建成說,萊蕪是一個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城市,有自己的優勢,只要客商愿意來發展,萊蕪市將創造條件為客商提供便利,使投資能夠獲得豐厚回報,讓更多的客商增強投資萊蕪的信心,其間于建成提到“張家嶺董事長是我省著名的企業家,為山東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希望張董事長今后繼續支持萊蕪的發展”。
當時的張家嶺也表示,萊蕪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招商引資,投資環境很好,今后要謀求更新更好的合作,為萊蕪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但隨后的時間里,張家嶺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2006年12月28日,輕騎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濟南輕騎(SST輕騎,600698.SH)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舉行重組簽約儀式,3.97億股濟南市屬國有股全部無償劃轉給了兵裝集團,濟南輕騎完成重組。而在這樣一個極富重要性的歷史時刻,作為濟南輕騎的創辦者和曾經的核心人物,張家嶺并未出席此次重組簽約儀式。
其后不久,“張家嶺出事了”的傳聞便一直在輕騎集團內部及熟悉輕騎內情的人士間流傳。
從奔馳到普桑,逝去的輝煌
近二十年來,張家嶺一直是輕騎集團的核心人物,輕騎的資產一度從2000萬增長到150億,從一家地方小廠成長為一個跨地域、跨行業的“摩托王國”,張家嶺可謂居功至偉。而且在新中國摩托車的發展歷史上,張家嶺也是值得濃墨重彩去書寫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張家嶺被“雙規”的消息公開后,記者在輕騎集團內部采訪時,多數職工對其避而不談,心情復雜。但從職工們的只言片語中也足以看出,張家嶺在他們的心目中依舊占據著重要地位?!皬埧側送玫摹?,這是多數職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張家嶺的名字是與兩句瑯瑯上口的廣告詞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踏上輕騎,馬到成功”,“瀟灑木蘭,伴你一生”——濟南輕騎集團董事長張家嶺向廣大用戶問好。
在張家嶺和濟南輕騎最輝煌的上個世紀90年代,關于張家嶺的成就有如此表述:1984年張家嶺接手濟南輕騎摩托車總廠時,資產不過2000萬元。濟南輕騎于199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也是濟南最早的上市公司,當時以股面價值高于滬深兩市平均水平而成為老牌的績優股。而把輕騎從2000萬的摩托車廠擴張成擁有三家上市公司、150億資產的大型企業集團,作為中國資本市場造系運動的先行者,張家嶺確實有驕傲的資本。
1997年6月17日,濟南輕騎發行了B股。當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3億元,凈利潤4.7億元,連續三年成為全國摩托車行業的霸主,張家嶺也獲選為“全國優秀企業家”、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這一時期的張家嶺回首輝煌的歷史,說:“從最初的2000萬到后來的150億,一路走來,我很辛苦。用現在很時髦的一句話說,我是累并快樂著?!?/p>
但僅兩年后,因擴張過度,濟南輕騎隨即呈現資金鏈緊張的狀況;加上母公司輕騎集團頻繁調用巨資,違規炒作旗下股票,導致1999年11月中國證監會對其做出嚴厲處罰,張家嶺被禁入證券市場三年,并被剝奪上市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由此,張家嶺成為中國股市第一批禁入者之一,輕騎集團也被處以1億多元罰金。由于無力繳納罰金,輕騎集團大批庫存摩托車被折價拍賣。隨后,公司出現產品斷檔,輕騎集團停業整頓長達半年,總計損失超過7億元。 2000年,輕騎系企業全面虧損,濟南輕騎虧損2.7億元之巨。之后,輕騎集團挪用濟南輕騎資金25億元資金的重大違規事件曝光。至2002年,公司全年虧損34.055億元,濟南輕騎淪為ST輕騎。
隨著上市公司的沒落,2000年前后,張家嶺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并逐漸遠離權力的中心。坊間傳說,輕騎集團全盛時期的張家嶺擁有兩輛豪華專車,去北京出差都是坐奔馳,住梅地亞中心。而后期濟南輕騎被ST之后,張家嶺出入只坐普桑、捷達,再去北京出差時住宿也只是住在三星級的齊魯飯店。
盡管遭受如此打擊,張家嶺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毅和自信。2003年,他在接受一次媒體采訪時高調表態:“輕騎是一條正在沉睡的巨龍,它必將醒來,重新震撼業界!”當時,濟南輕騎正與收購鄭百文借殼上市而名傳天下的山東三聯集團探討重組事宜。那時的張家嶺認為“三聯和輕騎的合作,將進一步加快輕騎的復蘇,也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輕騎力爭年內上市,我覺得這個目標在年內是有望實現的”。但好景不長,2003年11月18日,濟南市國資局與三聯集團簽署了關于ST輕騎國家股轉讓的協議,并公布了重組方案,然而不久之后的2004年1月30日,三聯集團宣布退出重組。
“很遺憾,他沒能笑到最后”
3月5日,記者了解到,目前濟南司法機關已經介入調查張家嶺案件。
據知情人士透露,張家嶺案系源于十多年前的一筆信用證貸款。1995年至1997年,輕騎集團及其子公司濟南輕騎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濟南輕騎外貿公司曾在中國銀行濟南分行開具買方信用證,由中國銀行向輕騎集團指定的海外交易方墊付了折合人民幣十多億元的款項。這些款項大部分至今未還,濟南輕騎因此背負巨額債務,輕騎集團則涉嫌虛構貿易背景獲得信用證。
同時,當地檢察機關開始就張家嶺的一處418.25平方米的私有房產展開調查。這處房產位于濟南最早產生的“富人區”開元山莊內,價值1778900元。檢察機關懷疑張家嶺在當地東區開發中,將一處原屬于輕騎集團的房產劃在了他的名下,并由此獲得了政府的高額拆遷補償。
而按照輕騎集團職工的說法,張家嶺出事與其親屬在海外開設的公司有關,其多個直系親屬擁有海外護照并辦有企業。
目前,濟南的紀檢部門與檢察機關正就張家嶺案展開深入調查,有關案件詳情未向社會公布。
然而盡管張家嶺已經落馬,但張的影響依然存在,而在輕騎集團的企業內部,張家嶺也并未離開。
在張家嶺的全盛時期,“總裁的批評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是輕騎所有公司最奉行的一句口號。尤其在絕大多數中層骨干心里,盡管此后的濟南輕騎董事長不斷更迭,但張家嶺還是真正的“一家之長”。
2003年6月13日,濟南市政府委派曾在濟南化學醫藥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重組中表現出色的王利民,臨危受命,出任輕騎集團的黨委書記、副董事長。一個月以后,王利民又正式擔任ST輕騎的董事長。至此,張家嶺只保留了一個輕騎集團的董事長的“虛職”。
王利民入主輕騎集團之后,2005年在一次媒體采訪中表示,“現在我進入輕騎,可謂二次創業,我的背后有強大的后盾;而當年的張家嶺,幾乎都是個人行為,過去的一切輝煌都應該歸功于他。”盡管昨是今非,但在王利民眼里,“張毫無疑問是個企業家”,只是“很遺憾,
他沒能笑到最后”。
沒想到,兩年后,
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