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夸獎謝振華“文武全能”
謝振華,1916年出生,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65377;1934年,18歲的謝振華就當上了中央紅軍的一名團政委#65377;
謝振華是革命烈士的后代#65377;謝振華的父親謝世骙,是在1927年11月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的老革命軍人#65377;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是南昌起義后,由朱德#65380;陳毅帶領的起義軍轉戰閩粵贛邊界時改稱的,謝世骙就是在第五縱隊到江西崇義縣上堡鎮(謝振華的老家)一帶活動時參加革命的#65377;1929年初夏,謝世骙組織崇義縣農民暴動,13歲的謝振華成了小暴動員#65377;但是,暴動沒有成功,被崇義縣反動保安團鎮壓下去了#65377;謝世骙和暴動隊政委郭樹聲等慘遭殺害#65377;1930年,謝振華帶著復仇的信念參加了紅軍#65377;后來,謝振華被選送到紅軍大學學習#65377;
1934年6月,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賀昌找到18歲的謝振華談話,讓他到紅三軍團第五師第十四團當政委#65377;
到了紅五師十四團的謝振華,第一件事就是打仗#65377;此時,紅軍即將在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反“圍剿”#65377;紅五師的任務是防守半橋以北地區,阻擊國民黨軍圍攻#65377;十四團的陣地就在半橋的高虎腦上#65377;剛到十四團的謝振華,和團長黃冕昌#65380;團參謀長陳連華一起,到高虎腦山頂察看地形#65377;后因團長受傷,謝振華獨立指揮高虎腦戰斗#65377;
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國民黨軍精銳八十九師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出戰斗#65377;但由于整個戰局的失利,10月,中央紅軍被迫進行長征#65377;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勝利抵達陜甘蘇區的吳起鎮#65377;到了陜北后,毛澤東在1936年5月14日指出,“應利用抗日高潮到來之前,抽調大批干部,從軍團領導到連排基層干部,進紅軍大學學習”#65377;
1936年6月1日,毛澤東在瓦窯堡出席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簡稱“紅軍大學”)典禮,并發表講話#65377;
典禮結束后,毛澤東#65380;朱德等領導由紅軍大學校長林彪#65380;教育長羅瑞卿陪同,參觀了校舍,看望了學員#65377;
毛澤東等邊走邊說,一會兒就到了第二隊#65377;隊長楊國夫和政委謝振華帶領學員列隊歡迎#65377;毛澤東握著謝振華的手,說:“你這個科長又變成了政委,可見我們紅軍都是文武全能啊#65377;”
毛澤東為什么說謝振華是科長呢?原來謝振華擔任過紅三軍團政治保衛分局執行科長#65380;陜甘支隊政治保衛局執行科長#65380;紅一方面軍政治保衛局執行科長#65377;
1937年1月13日,紅軍大學隨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機關遷往延安#65377;1月22日,紅軍大學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65377;此時,“抗大”的規模比“紅大”更大了,學校的組織機構更健全了#65377;謝振華進入了師團干部學員隊,當了一名普通學員,同學有張震#65380;韓先楚#65380;余秋里#65380;曾國華等#65377;
1937年8月,紅軍主力被改編為八路軍#65377;謝振華受命從延安出發,趕赴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涇陽縣云陽鎮,向八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黃克誠報到,并接受任務#65377;黃克誠對謝振華說:“組織上決定派你到山西戰地總動員委員會做統一戰線工作#65377;”
謝振華愉快地接受了命令,隨八路軍總部行動,從云陽到芝川,渡過黃河,到達山西萬榮,不久來到太原,住進了八路軍辦事處,并向先期到達的周恩來報到#65377;周恩來對謝振華說:“準備讓你到第二戰區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的人民武裝部任職,擔任政工科長職務#65377;人武部是一個抓槍桿子的部門,你的責任不輕啊!”
沒過多久,謝振華把征得的新兵從晉西帶到八路軍總部駐地洪洞縣馬牧村,與原先的總部警衛營合編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65377;謝振華任團政委,團長由總部作戰科科長王鶴壽兼任#65377;同月底,團長由韋杰擔任#65377;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人稱“朱德警衛團”,謝振華成了“朱德警衛團”的首任政委#65377;
1938年元旦過后,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找謝振華談話:“謝振華同志,組織上決定你到總政治部敵工部擔任副部長兼黨組書記#65377;請你即刻回特務團辦好交接事宜,明天就到敵工部報到#65377;”就這樣,謝振華又做起了教育日軍俘虜的工作#65377;兩個月后,組織上又決定讓他回延安馬列學院深造#65377;
八灘痛殲山本中隊
1940年7月,謝振華在延安學習結束后,來到了華中地區#65377;為開辟和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成立了八路軍第五縱隊#65377;謝振華被任命為第五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敵工部部長,因干部部部長未配,謝振華在實際工作中還兼任了干部部部長的職務#65377;
1940年10月,第五縱隊領導讓謝振華帶一個200多人的教導隊,到阜寧縣建立根據地#65377;謝振華很快就招到了1000多名新兵,組建了阜寧縣大隊#65377;縱隊領導任命謝振華為阜寧縣大隊大隊長兼政委,陳發鴻任副大隊長,程世清為政治處主任#65377;謝振華拉起來的縣大隊,打了幾個漂亮的伏擊戰#65377;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中央軍委迅速重建新四軍#65377;八路軍第五縱隊編入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65377;一天,三師來了一道命令,以謝振華的縣大隊與新四軍三師二十四團團部和5個老連隊為基礎,組建新的二十四團,由謝振華任團長,李少元任政委,陳發鴻任副團長#65377;
1943年3月29日凌晨,日軍山本中隊偷襲八灘#65377;八灘屬于鹽阜區,在東坎鎮的東北面#65377;當地有句民諺:金八灘,銀東坎#65377;日軍偷襲八灘有兩個目的:一是對新四軍進行“清剿”;二是貪婪地掠奪八灘的財富#65377;
謝振華很快接到師部命令:殲滅八灘的山本中隊#65377;
4月1日晚8時,二十四團在謝振華等率領下,趕到八灘#65377;謝振華和參謀長等人按照在路上研究的作戰方案,立即命令部隊包圍八灘#65377;
晚9時許,部隊發起攻擊,山本中隊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65377;但山本很快組織兵力,進行頑抗,憑借厚實的圍墻,以門窗當槍眼,拼命向二十四團的戰士射擊#65377;戰士們近前不得,迫擊炮射程又不夠;戰士在明處,敵人在暗處,怎么辦?
“屋漏又逢連陰雨”,作戰參謀向謝振華報告:“二營副營長王光漢中彈犧牲,一營長毛程發以及幾個連的干部先后負重傷#65377;”這時,參謀長伊捷峰頭上纏著帶血跡的白布,到了謝振華的跟前:“團長,鬼子又臭又硬,傷了我們好多戰友#65377;”
“老伊,你怎么啦?”謝振華問#65377;
“沒關系,擦破了一點皮!”伊捷峰說完便問,“下面該怎么打?”
謝振華說:“用火攻!只能用火攻!”
于是,戰士們開始將蘸了煤油的棉花團綁在手榴彈上,抵近到圍墻邊上,呼呼地往里投#65377;
不一會兒,火光沖天#65377;日軍鬼哭狼嚎,拼命想殺出一條血路#65377;謝振華憋足了勁命令道:“機槍封鎖,給我往死里掃!”
火攻八灘,謝振華率二十四團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擊斃日軍山本中隊長以下300多人,部分日軍逃往東坎,被擔任掩護任務的新四軍二十二團殲滅#65377;
謝振華率領的二十四團在蘇北火燒八灘,接著攻克小尖集,突破響水口,激戰陳家港,一戰比一戰勇,戰果一仗比一仗豐,一直打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65377;
首任三十軍軍長
1945年11月,謝振華被任命為淮海軍分區政委#65377;根據戰斗分工,淮海軍分區司令員吳信泉帶軍分區主力向北打,謝振華率領一團向南打#65377;1946年1月13日,國共雙方停戰協定生效,謝振華率部到了東海縣上房附近#65377;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了停戰協定,內戰開始#65377;淮海軍分區改稱華中第六軍分區,并在淮海區內組建華中新十旅#65377;覃健任新十旅旅長,謝振華任軍分區政委兼新十旅政委#65377;
新十旅在覃健和謝振華的指揮下,在短短一年時間里打了3個漂亮仗,突襲了灌云#65380;同興#65380;板浦間三角地區的國民黨軍,在華中地區站穩了腳跟#65377;1947年1月,華中解放軍與山東解放軍進行統一整編,組成華東解放軍,下轄13個縱隊#65377;原華中新十旅改編為第十二縱隊三十五旅,謝振華任縱隊副政委兼第三十五旅政委#65377;
第十二縱隊在五個月內打了5個勝仗,圍鹽東,下蘇中,占丁集,克李拼,擊鹽南,仗仗殲敵千余人#65377;1947年8月至12月,第十二縱隊與第十一縱隊聯手作戰,從蘇北打到蘇中,又從蘇中打到淮海,縱橫馳騁,打出了氣勢,打出了威風#65377;
1948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以第二#65380;第十一#65380;第十二縱隊聯合組建蘇北兵團#65377;第十二縱隊司令員由謝振華擔任,政委由李干輝擔任#65377;
1949年2月,全軍統一番號序列#65377;第十二縱隊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軍,原十二縱隊轄的第三十五#65380;第三十六旅分別改稱為第八十九#65380;第九十師,并調入淮海軍分區地方武裝組建的第八十八師#65377;整編后的第三十軍,由謝振華擔任軍長,李干輝擔任政委,饒守坤擔任副軍長,夏光擔任參謀長,劉仲華擔任政治部主任#65377;謝振華成了三十軍首任軍長#65377;此時的三十軍,兵強馬壯,全軍有3.5萬人,隸屬華野第九兵團建制#65377;
第三十軍在謝振華等率領下,渡長江,戰上海,一路凱歌#65377;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謝振華奉命率三十軍擔任淞滬警備任務#65377;
1949年7月初,中央軍委任命謝振華為即將開學的華東軍政大學第二總隊政委#65377;
就這樣,謝振華又回到了學校#65377;這一次,謝振華在華東軍政大學第二總隊,遇到了自己的紅顏知己——王煜#65377;王煜是二總隊的文工團團員,早先是原華東軍政大學政治部雪楓文工團團員,她從16歲起,就跟隨雪楓文工團參加了濟南戰役#65380;淮海戰役和上海戰役#65377;
1950年11月,華東軍政大學撤銷,原華東軍政大學第一總隊等調歸新成立的南京軍事學院;原華東軍政大學第二#65380;第三總隊等合編為華東軍區高級步兵學校#65377;謝振華被任命為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主任兼黨委書記#65377;
1957年7月,謝振華奉命出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二十一軍軍長#65377;謝振華以“維護和平”為使命,當月赴朝上任#65377;雖然朝鮮停戰協定已于1953年7月就簽字生效了,但為防止協定被撕毀,保持一定數量的志愿軍在朝鮮,鞏固業已取得的戰績,是十分必要的#65377;
1958年2月16日23時30分,周恩來乘火車到志愿軍總部駐地朝鮮檜倉#65377;楊勇#65380;王平率志愿軍各軍領導到檜倉火車站迎接#65377;一身戎裝的謝振華向周恩來敬了一個軍禮,并熱情地說:“歡迎總理蒞臨!”
周恩來握住謝振華的手,微笑著說:“哦,謝軍長,你們辛苦啦!”
謝振華激動地回答道:“謝謝總理!”
攝影記者林志常抓拍了這個珍貴鏡頭#65377;后來,這張照片在國內多家報紙上刊登,謝振華的客廳里始終掛著這張照片#65377;
“吃驢子料,干騾子的活”
1962年6月,謝振華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九軍副軍長#65377;沒升,反而降了#65377;怎么回事?
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65380;政委廖漢生一起找謝振華談話#65377;參加這次談話的還有六十九軍政委裴周玉等#65377;
楊勇說:“奉中央軍委命令,謝振華同志調到六十九軍,以副軍長的名義,做軍長的實際工作#65377;因為董其武對外還掛著軍長的頭銜#65377;謝振華到職后主抓軍事#65380;行政工作,裴周玉仍任軍政委#65377;你們共同負責軍的全面工作#65377;”
廖漢生則打趣地說:“振華同志,你這是吃驢子料,干騾子的活啊!”
廖漢生的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65377;
6月6日,謝振華正式到六十九軍上任#65377;董其武特地從北京趕到六十九軍軍部,主持了熱烈的歡迎會#65377;
謝振華了解董其武,知道董其武參加過北伐,在綏遠#65380;山西進行過抗戰,全國解放前夕,毅然率部起義,被毛澤東稱為“綏遠勝利”#65377;為此,謝振華十分尊重董其武#65377;
歡迎會上,謝振華和董其武進行了推心置腹的長談#65377;
董其武說:“你是江西人,我是山西人,我們的家鄉都有一個西字,就增添了一分親近感#65377;而你還曾在山西抗擊過日本帝國主義,所以,你又是山西人民的功臣#65377;這樣,我們更有緣分了#65377;”
謝振華說:“早聞董軍長的大名,今天我們又在一個鍋里攪勺子,真是一件幸事#65377;”
董其武說:“說心里話,這個軍長的名我實在不該掛#65377;我早就向軍區領導反映過,不再擔任軍長職務,我甚至還給中央軍委和毛主席寫過報告,請求離職休養#65377;但是,毛主席沒有批,繼續讓我掛名在這個位置上,這是對我莫大的信任和關懷#65377;今天,你來了,我就完全放心了#65377;我已過花甲之年,63歲啦!而你46歲,正年富力強#65377;請你放開手腳干,我當好你的參謀,你一定能把六十九軍搞得更好#65380;更出色#65377;”
謝振華說:“你對我過獎了#65377;我一定不辜負組織的期望#65377;”
確實,謝振華沒有辜負組織的期望,他到六十九軍后,開展軍事“大比武”如火如荼,學習“郭興福教學法”有板有眼,部隊涌現出了一大批軍事“小老虎”#65377;
因《三上桃峰》蒙冤
1966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命令謝振華和六十九軍政委曹中南率六十九軍進駐山西“支左”,并命令謝振華出任山西“支左”領導小組組長,曹中南為副組長#65377;
5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了“五一六”通知,“文革”正式開始#65377;在這場運動中,山西的造反派頭頭叫嚷:“越亂越好,武裝奪權#65377;”于是,山西成了全國第二個奪權的省#65377;
謝振華率領六十九軍到太原后,努力保持一碗水端平#65377;但是,這時的“一碗水端平”反而得罪了兩大對立派#65377;山西的亂,一直鬧到了中央#65377;1969年7月23日,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山西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主要是劉#65380;張(劉格平#65380;張日清)所支持的兩派長期打內戰所造成的結果#65377;”于是,中共中央便有了解決山西問題的《七二三布告》#65377;謝振華被推上了山西黨政軍最高位置——山西省委第一書記#65377;
1974年初春,山西的一臺地方戲《三上桃峰》被選調到北京匯演#65377;沒有想到,江青等人從《三上桃峰》中看出了這出戲是株“毒草”,認為山西省委第一書記謝振華脫不了干系#65377;有了江青等人的指示,山西的兩派開始協力“炮轟”謝振華#65377;“炮轟”的結果是,“謝振華利用《三上桃峰》為劉少奇#65380;王光美翻案”#65377;這還了得,于是,謝振華被關進了牢獄#65377;
謝振華對戲劇并不太喜歡,談不上《三上桃峰》是他一手“操刀”#65377;更何況《三上桃峰》講的是:杏嶺大隊的飼養員將一匹病馬當作好馬賣給了桃峰大隊,致使桃峰大隊蒙受了損失#65377;杏嶺大隊黨支部書記獲知此事后,對飼養員進行了批評教育,自己三次上桃峰大隊道歉#65380;退款#65377;桃峰大隊執意不收退款#65377;后來,杏嶺大隊將一匹大紅馬送給桃峰大隊支援春耕#65377;
這么簡單的故事,在那個時代則被說成了“毒草”#65377;理由有兩條:一是劉少奇曾表揚過小說《一匹馬》,現在講有馬的故事,就是為劉少奇翻案;二是劉少奇曾推廣過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致富典型——“桃園經驗”,“桃園”和“桃峰”都有“桃”字,就是影射#65377;
無奈而無辜的謝振華,在太原被批斗了三個月后,斗膽上書毛澤東#65377;毛澤東批示:“到此為止#65377;”
然而,某些人抓住謝振華所謂的“反大寨”等“十一條”罪狀,死不放手#65377;最后,謝振華被罷免了一切職務#65377;
罷官后的謝振華,堅信黨中央總會有一天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65377;1977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65380;中央軍委任命謝振華為沈陽軍區副司令員#65377;1978年7月5日,中共山西省委向中央寫出報告,為謝振華因《三上桃峰》而引發的“十一條”罪狀平反#65377;
百萬大裁軍時的“成昆之變”
1982年6月,中央軍委任命謝振華為昆明軍區政委兼軍區黨委書記#65377;上任前,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65380;總參謀長楊得志#65380;總政治部主任余秋里一起找謝振華談話#65380;交代任務:“昆明軍區地處越南#65380;老撾#65380;緬甸三國鄰界,要做好自衛反擊作戰準備#65377;”
謝振華說:“我從東北邊防前線奔赴西南邊防前線,擔負祖國邊陲安全的重任,是黨中央對我的倚重和信任#65377;我不能辜負黨的這種倚重和信任!”
謝振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65377;他到昆明軍區后,奉命指揮邊防部隊進行了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嚴守了中國邊界,維護了祖國的尊嚴#65377;
1985年5月,中共中央#65380;中央軍委決定裁軍100萬,其中,昆明軍區和成都軍區合并為成都軍區#65377;在這一過程中,有個小插曲#65377;在撤并烏魯木齊#65380;武漢#65380;福州#65380;昆明4個軍區的決定中,撤并昆明軍區是最后宣布的,而當初的方案是昆明軍區和成都軍區合并為昆明軍區#65377;為此,著名作家袁厚春在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裁軍》中,專門描述了“成昆之變”#65377;
這個插曲的后果是,昆明軍區要做大量細致的工作,比如思想工作#65380;組織工作#65380;善后工作等#65377;因為在撤并前,昆明軍區是在做如何接納成都軍區來的干部的工作,如把位置騰好,把房子準備好,等等#65377;如今倒好了,昆明軍區要撤并了#65377;這個工作難度大,因為反差太大了#65377;
為了落實好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謝振華委婉地辭掉了中央軍委讓他去軍事科學院工作的安排,并向中央軍委建議:“為了能夠順利開展整編工作,掛個副書記的名,便于參加黨委會,在黨委集體領導下工作就行了#65377;”中央軍委接受了謝振華的建議,委托他協助成都軍區做昆明軍區精簡整編工作,側重做好黨風和善后工作#65377;
8月31日下午,謝振華主持召開昆明軍區師以上干部會議#65377;這是昆明軍區的最后一次會議#65377;張铚秀司令員代表昆明軍區黨委作30年的工作總結報告#65377;會議結束前,謝振華作了最后講話#65377;
謝振華真摯地說:“在即將結束昆明軍區歷史使命的時候,我們確實戀戀不舍,我們還有許多話想給部隊講#65377;在我們交班的時候,我們殷切希望廣大指戰員珍惜昆明軍區部隊的榮譽,把我區部隊的好傳統#65380;好作風發揚光大,永遠保持下去……在你們將來交班的時候,如果能夠無愧地說:我們沒有辜負昆明軍區黨委的重托,部隊的老傳統#65380;老作風保持良好#65377;那樣,我們就感謝你們了#65377;”
說完,謝振華宣布會議結束,淚水奪眶而出#65377;
(作者聲明:本文由《黨史博覽》獨家編發,未經允許,不準選編#65380;摘編#65380;上網#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