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位平實的湖北漢子,有過多種經歷:當過兵,學過美術,留過學,再做生意。現在最為人知的身份是全國知名的快遞公司“宅急送”的總裁,在今年的“胡潤百富榜”中排第438位,身價8億元。他,叫陳平。
三臺車在街頭兜生意
出生在湖北天門的陳平,1990年到日本留學,本行學的是美術。剛到日本,他馬上被滿大街的“宅急便”快運服務所吸引,顧客用很低的價錢,就可以方便地委托其送貨,還可對方付款。
1994年初,35歲的陳平結束了在日本的留學和工作,帶著一點辛苦錢,還有一張圈點得密密麻麻的北京市街巷圖,回到了北京。他要在國內創業,辦一個“宅急便”式的快運公司。
陳平買了3輛車,招了幾個司機,正式開始了“宅急送”的事業。當時推出的廣告是:“代您跑腿辦事,代您購物送禮,代您取貨發貨,為您分憂解難。”沒有固定客戶,三臺車每天就在北京街頭兜生意。后來,為了生計,公司送牛奶、送烤鴨、替人搬家、接孩子甚至洗抽油煙機,什么都做,這一年,幾乎一分錢也沒賺到。
回首創業的艱難,陳平感嘆,頭7年時間,宅急送只能算站穩腳跟。摸爬滾打中,宅急送摸到了一些門路。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平在北京站看到了幾千平方米堆滿滯留貨物的貨場,他覺得可以主動幫貨場將貨送出去。開始,貨場并不感興趣,但一次火災之后,宅急送終于有了比較穩定的貨源。陳平又把這種生意擴大到北京各個貨場,宅急送的客戶,也開始由為老百姓代送鮮花、蛋糕等向代為企業發貨、送貨、倉儲配送轉移。
到了1999年,陳平進一步明晰了宅急送的市場定位做社會零散貨物的全國門到門快運。市內快運、包裝倉儲、長途運輸,都是全國門到門業務的組成部分。從此,宅急送度過了生存的煎熬,開始從同城速遞業務向全國快運發展。當年,宅急送以北京、廣州、上海三地為基地,開始了輻射整個中國東部的24小時全國“門對門”快運服務。由此,宅急送營業收入每年都保持著約80%的增長。目前,宅急送在國內已有407家全資分支機構,有560多家合作網絡,業務覆蓋1000多個城市,總資產已超過3億元。
要做中國的“聯邦快遞”
就在宅急送加緊在國內布局的同時,中國也迎來了入世后物流業的大開放時代,聯邦快遞、UPS、TNT、DHL四大跨國快遞巨頭悉數大舉搶灘國內市場。與此同時,“一臺電話幾部車”就可以開辦物流公司的低門檻,使國內以“物流”為業務的各種運輸、快遞公司多如牛毛。宅急送乃至整個中國的物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在哪里?
陳平的觀點頗為特別。“國內的物流界要大力提倡科學發展觀。”他說,去年中國的GDP超過英、法、意,排在美、日、德之后,可我們的物流總成本與GDP的比例高于發達國家一倍,我們的GDP上升近10個百分點,物流成本只下降了3個百分點,行業內不要說優化,連上中下游的產業鏈都遠沒有形成。

“不怕別人笑話,宅急送定下的目標,就是要做中國自己的‘聯邦快遞’。”陳平對記者坦言,中國的物流企業要進入物流的高端市場,離不開自主創新,但這種自主創新并不是老想著標新立異,把別人已經積累的經驗拋在一邊,物流企業的自主創新不妨先從模仿開始,模仿、改良是物流企業通過創新進入高端領域的必由之路。
創業要有偏執狂性格
今年胡潤的富豪榜一公布,陳平以8億元身家,剛好擠上了榜,這還真讓陳平吃驚不少:雖然宅急送是陳平一手創辦,他現在任總裁,但股權經過多次稀釋,公司已有多個大股東,他自己的股份并不是特別多,而公司的總資產在三億元左右,凈資產1.8億元,這8個億是哪來的?“當時,我就覺得富豪榜水分太大了,太假了。”
但與胡潤交流后,他的看法改變了。這種富豪榜上的財富,不一定是真金白銀的1+1=2,它還包括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企業的市場影響力,包括對行業的未來預測。宅急送這個8個億的價值,是靠辛勤的勞動,靠一點一滴,靠汗水、淚水和智慧堆積起來的,代表了財富的真正含義。
創富不易,如今,對眾多想創業的年輕人,陳平有這樣的忠告人人都想創業,但創業的人要先對自己做一次人生診斷。創業的人要有兩種性格,一是具有獨立性,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強;二是偏執狂,認準的事情一抓到底,有堅不可摧的意志,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創業的人還要有創業的客觀條件,創業資金、合適的項目、社會資源等。
創業初期,則要注意“四高四低”:創業之初瞄準目標要高、經營水準要高、人才標準要高、社會形象要高;商業模式要低、投放資金要低、排場門臉要低、依賴思想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