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是出了名的熱情開朗,隨和友善,不拘小節。美國人在人與人的交往上就比較隨便。在美國,朋友之間通常是熟不拘禮地招呼一聲“hello”,哪怕兩個人是第一次見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個招呼就行了,還可直呼對方的名字,以示親熱。但在正式場合下,人們還是略講究禮節。和美國人做生意,要注意美國的商務禮俗和美國社會的一些習俗。
美國商務禮俗
●美國人平時的穿著打扮不太講究。崇尚自然,偏愛寬松,體現個性的裝扮。但是,與美國商人打交道時,要講究服飾,注意整潔,穿著西裝較好,特別是鞋要擦亮,手指甲要清潔。與美國人打交道,應盡量避免連續兩天穿同樣的衣服,避免給人留下不好生活作風的印象。
●在美國,握手是最普通的見面禮。握手時,男女之間由女方先伸手。男士握女士的手不可太緊,如果對方無握手之意,男士就只能點頭鞠躬致意。長幼之間,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上級先伸手;賓主之間,則由主人先伸手。
●美國人崇尚自由,社會階級的差異,在美國是不受重視的。通常,美國人喜歡別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視為親切友好的表示。美國人從來不以某某局長或某某經理等正式的頭銜來稱呼別人。正式頭銜一般只用于法官、軍管、醫生、教授、宗教界領袖等人物。
●美國人談話時不喜歡雙方離得太近,一般兩人的身體保持120~150厘米之間距離,最少也不得小于50厘米。
●美國人忌諱數字3和13,認為這些數字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征。同美國人交談應避免問對方的年齡、私人物品的價錢,和在見面時說:“你長胖了!”。
●美國人忌諱有人在自己面前挖耳朵、摳鼻孔、打噴嚏、伸懶腰、咳嗽等,因為這些都是不文明的、缺乏禮教的行為。若噴嚏、咳嗽實在不能控制,則應避開客人,用手帕掩嘴,盡量少發出聲響,并要及時向在場人表示歉意。
●尊重婦女是歐美國家的傳統習俗,按照美國人的習慣,在社交場合,男士處處都要謙讓婦女,愛護婦女。步行時,男士應該走在靠馬路的一邊;入座時,應請女士先坐下;上下電梯,應讓女士走在前邊;進門時,男士應把門打開,請女士先進。但是下車、下樓時,男士卻應走在前邊,以便照顧女士;進餐廳、影劇院時,男士可以走在前邊,為女士找好座位;進餐時,要請女士先點菜;同女士打招呼時,男士應該起立,而女士則不必站起,只要坐著點頭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時,男士必須摘下手套,而女士可以不必摘下。女士的東西掉在地上時,男士不論是否認識她,都應幫她拾起來。
●應邀去美國人家中作客或參加宴會,最好給主人帶上一些小禮品,如化妝品、兒童玩具、本國特產或煙酒之類。對家中的擺設,主人喜歡聽贊賞的語言,而不愿聽到詢問價格的話。
美國商務餐禮儀
傳統美國人用餐禮儀中,有很多禁忌,如不允許進餐時發出聲響,不允許替他人取菜,不允許吸煙,不允許向別人勸酒,不允許當眾脫衣解帶等,參加商務宴會更要格外注意。
邀請:邀請異性就餐,最好是午餐而不是晚餐。一定要避免選擇羅曼蒂克的餐館,最好在適宜商務會談的餐館定位,避免讓對方產生不良印象。
受邀:如果對方口頭邀請你,你應給予口頭答復。如果對方正式向你發出請帖,你就應書面回復。如果要謝絕對方商務性的邀請,應以業務的理由予以婉拒(如工作太忙、有工作安排等),而不要以私人事務為由,因為這樣會使對方認為你的活動受生活的約束而無法將時間傾注在工作上。
衣著:晚餐可以是商務性也可以是社交性質,不管是哪一種,都有正式非正式之分。如果你應邀參加晚餐,你不清楚是否是正式的,應當直接問清楚,如果無法得知,那你就要以參加正式宴會的形式來著裝,以免引起任何不愉快的意外。
座位:根據禮儀,最舒服的位子總是留給最重要的客人。如果桌子位于角落里,你的客人的座位應當背墻,以便他能看到整個大廳或者看到最好的景色。
斟酒:如果是你做東或者由你斟酒,那你應先斟自己的酒杯(僅倒滿杯底)嘗一嘗。如果你認為酒味不佳(有瓶塞味或異味),應該要求換一瓶同一產地的酒。如果酒好,那你就應按地位重要的順序為你的客人斟酒。即使你認為不需要,喝了酒后也要用餐巾抹一下嘴唇。正式場合的餐廳會準備4個杯子,一般來說,大杯盛白開水,中杯盛紅葡萄酒,小杯盛白葡萄酒,而高腳杯盛香檳酒。
Tips:近年來,美國人的飲酒習慣發生了變化,從嗜好烈性深色酒轉向非烈性淺色酒。人們越來越習慣于飲用啤酒、葡萄酒和果酒,商務宴席應避免選用烈性酒。
進餐:正式場合的餐桌上用于吃魚的、吃雞肉的、吃沙拉的和吃甜食的餐具都是不同的,如果你不知道要選用哪種,那么你只要記住首先要用最靠外邊的餐具吃沙拉,最后用最靠近內側的餐具吃甜食。
Tips:在西方,飯后極少使用牙簽,一定要暫時擯棄這個習慣。
付賬:在客人面前不要議論用餐費用和對賬單提出質疑,避免讓你的客人看見或者猜到賬單的金額。最好的辦法是吃完飯后你最后起身以便結賬。如果要向請你吃飯的主人道謝,應在飯館外而不要在付賬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