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登基建立明王朝之后,認真吸取了歷代皇朝,尤其是元朝綱紀廢馳#65380;吏治敗壞從而滅亡的教訓,對文武百官宣布要嚴肅法紀,以鞏固統治。因而建國不久,就以《大明律令》(簡稱明律),明確規定各級官吏的職權#65380;任務以及對違法亂紀者的懲治辦法。如《明律》規定,凡是奸邪進讒言使沒有犯死罪的遭受死刑者,也處斬;對官吏的貪污,嚴厲治罪。朱元璋認為,“吏治之弊,莫過于貪”。這種弊端若不革除,就不可能施行善政。因此,他下令將所有貪官一律治罪,不容寬貸,“凡官吏貪污獲贓六十兩以上者”,處以“梟首示眾,剝皮實草”重刑。
洪武十五年(1382年),戶部官員趁每年收核地方財政收支之機,勾結地方官吏,虛報支數,損公肥私。朱元璋即下詔令,將各地方衙門管印信的長官全部處死,對其副官各打100棍,充軍邊疆,成為轟動一時的“空印案”。是年,刑部尚書開濟因接受死囚犯家屬賄賂白銀萬兩,行刑時用獄中另一死囚調包,結果被朱元璋處以酷刑,沒收其全部贓款。據史載,朱元璋對違法亂紀#65380;貪污受賄的官吏,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清洗,其中以郭恒案的規模為最大。洪武十八年(1385年),一監察御史上奏揭發戶部侍郎#65380;員外郎結伙貪污,并勾結各省派到中央交納課稅的官員,多收少支,共貪污國庫物資折合糧食達2400萬石。朱元璋憤怒萬分,按《明律》將戶部侍郎郭恒及以下所有貪官和牽涉到的各省#65380;府#65380;縣的官吏,統統處以極刑,計達3萬多人,舉國上下震動極大。據《明史·循吏傳》的記載:“一時守令畏法”,“吏治煥然不變矣”。同年,朱元璋下令對工部官員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工部侍郎韓鐸#65380;李楨及部屬多領并克扣工匠工銀,且一次就賣放服役工匠2500多人。立即頒旨,嚴懲不貸,幾名贓官均被從嚴正法。翌年,禮部侍郎章祥伙同員外郎俊欽侵吞皇帝賞賜公主婚禮的銀錢#65380;建昌知縣徐頤征收稅糧貪污作弊#65380;金吾后衛知事靳歉私吞軍餉,統統做了刀下之鬼。
重懲貪官,朱元璋從不手軟,并提出“殺盡貪官”的口號,允許百姓直接到京城告發貪官,甚至可以把貪官扭送到京城,百姓有權闖入官府,捉拿有劣跡的官員,如膽敢阻擋者,則誅滅全家。然而事實上光靠殺,是殺不盡的。為此,他又采取教育引導#65380;醒貪倡廉的措施,語重心長地說,“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勸誡各級官吏千萬不要像元朝官吏那樣不問民生疾苦#65380;貪財好色,而要做一個廉潔自愛的清官。他教育各級官吏說:“朕行先教后誅,不是不教而誅,爾等若是不聽話,硬是要貪,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敝煸霸趪缿拓澒俚耐瑫r,注重獎掖廉潔奉公的清官。如出使高麗的使臣符寶朗,任期內不收該國饋贈,朱元璋對他極有好感,題詞“不辱使命,廉潔可風”以此勉勵;蘇州知府王興宗#65380;杭州知府王興福都以清廉而受到嘉獎和提升。
朱元璋認為自己的政令是較為公正的,對犯法者,不管是誰都依法行事,決不徇私。興邦之初,天下未定,攻克婺州(今浙江金華)后,因百姓饑荒,下令禁止釀酒:“曩以民間造酒縻費,故行禁酒之令。”可是功臣越國公胡大海的兒子首先違犯禁令,按大明律條該斬。其時胡大海正統率大軍遠征在外,諸臣建議:“為了使乃父胡大海在外安心,以不殺為好。”朱元璋勃然大怒說:“寧可讓胡大海叛我,也不允許乃子破壞我的國法?!弊詈髮⒎刚邭⒘?。明初缺馬,朝廷下令嚴禁私人以茶葉出西域,統由官府經營,以茶葉與他國換馬。朱元璋平時非常喜愛的駙馬都蔚歐陽倫,以為自己是皇帝之婿,又是寵臣,目無法紀#65380;膽大妄為,指使奴仆私自販運,此事被人告發。朱元璋看完奏本,大發雷霆,決定格殺勿論。皇后和女兒為此焦急,出面懇求免其一死,朱元璋不顧皇后和公主的情面,終將愛婿當眾正法。此舉徹底打破了先秦以來“刑不上大夫”和皇親國戚的舊規,倡導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良好法風。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執法,他認為“蓋己不正則不能正人,是故治人者必先自治,則人有所瞻仰”。(《典故紀聞》)法正則民服,民服則天下太平。朱元璋厲行嚴刑峻法,整頓吏治,使國家政事慢慢走上正軌。此后,他又大刀闊斧對制度進行改革,廢除了沿襲1000多年的御史臺,組成一個結構非常嚴密的監察網絡,凌駕于各級行政機關之上,使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官吏都不敢濫用權力,即使偶有權力過分膨脹的人物,也很快受到監察官員的嚴密監視和嚴厲彈劾。
出身卑微,造反起家的朱元璋深知農民之辛勞,物力之維艱。首先,他自己率先節儉,生活樸素,最恨奢華,不飲酒#65380;不擇食,每日早膳只用蔬菜就餐。他說:“所謂儉約,非身先之,否則何以率下?”正人先正己,“四菜一湯擺壽宴”的故事就是范例。時臨對朱元璋建國鼎立相助的馬秀英皇后壽辰前夕,朱元璋犯愁了:大操大辦吧,帶頭違規;反之,對皇后不恭。馬皇后便詢問原因,說了自己的想法,得到朱元璋贊同。第二天上朝時,朱元璋說:“明天是皇后生日,朕準備在皇宮設宴慶賀,君臣同賀皇后壽誕。”眾官吏一聽無不歡欣。眾官員為了獻殷勤,前來賀壽,他們猜想皇上要用什么珍饈佳肴宴請大臣?誰知上來的卻是一大盆熱氣騰騰的紅羅卜。這時,朱元璋舉筷笑著說:“羅卜為百藥之本,民諺說:‘羅卜進了城,藥鋪關了門。’朕與皇后愿大家百病消除?!钡诙啦耸浅淳虏?。朱元璋說:“細細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得人心?!闭f完又帶頭吃了起來。第三道菜是兩碗青菜和一碗蔥花豆腐湯。朱元璋又說:“兩碗青菜青又青,兩袖清風作良臣。”還指著最后上來的那碗蔥花豆腐湯說:“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潔傳萬代?!逼饺詹磺宀话椎墓倮?,知道皇上的暗示之意,禁不住嚇出一身冷汗。至今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一首“四菜一湯”的歌謠:“明太祖請客,四菜一湯,羅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p>
朱元璋以開國之君,挾崇高威望,推行“法治”嚴懲貪官,的確收到一時之效。明朝初#65380;中期的官場比較廉潔,貪官污吏大大減少,百姓安居樂業,經濟也快速發展,但在封建專制時代,政治興衰很大程度上系于皇帝一人,在嚴懲貪官的過程中,也誤殺了一些忠良清廉之士。政權到了后代皇帝手上,一系列的懲貪措施就執行不下去,真可謂“人存政舉,人亡政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