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質做出新發現的人可能在你的組織范圍之外,通過分享一些知識資產,公司能夠利用集體的智慧和天才的力量
“在商業中,也許從來也沒有比今天更激動人心、也更加危險的時候。穩定消失了。創造一家永遠不會被技術所顛覆的企業的想法行不通了。”在《維基經濟》中,唐·塔普斯科特和安東尼·威廉姆斯對企業家當頭棒喝。在他們看來,目前最具顛覆性的技術就是大規模合作。兩人援引在互聯網上廣為流行的維基軟件(wiki,一種使用戶能夠編輯網絡內容的軟件),將由此衍生的“投入和共同創造”的經濟命名為“維基經濟”(Wikinomics)。
在維基經濟中,“失敗者創建的是網頁,而勝利者創建的則是生機勃勃的社區;失敗者創建的是有墻的花園,而勝利者創建的是一個公共場所; 失敗者的創新是在公司內部進行的,而勝利者的創新則是和用戶共同進行的; 失敗者精心守護他們的數據和軟件界面以防被盜,而勝利者則將資源與每個人共享。”
作者在開篇就講述了一個近乎現代天方夜譚的故事:坐落于多倫多的黃金公司CEO麥克·歐文受困于無法找到虛無縹緲的金礦,在Linux公開源代碼的成功故事引導下,他決定公開公司的地質數據,向全世界求助。他在網上發起了“黃金公司挑戰賽”,能夠提出最優估計和最佳方法的參賽者可以獲得57.5萬美元的獎金。結果,參賽者在公司礦床上發現了110個目標,其中50%是公司以前沒有發現的,80%以上的新目標后來證實確實有大量的黃金,總量達800萬盎司。
麥克·歐文的成功思維在于,他意識到有資質做出新發現的人可能在他的組織范圍之外,通過分享一些知識資產,公司能夠利用集體的智慧和天才的力量。這些有智慧和才能的群體正在改變我們從事商業的方式。他們在創造新的電視新聞,分析人類基因,重混喜愛的音樂,為疾病找到治療方法,發明新的化妝品,甚至建造飛機。
以大規模合作為基礎的維基經濟已經造就了許多驚人的商業傳奇:
——當寶潔開始推出新的Pringles薯片時,它發現要每分鐘在幾萬個薯片上印上鮮明的圖案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過去,寶潔可能會為此投入大量的內部資源,但在調動了它的全球網絡后,一個解決方案突然在意大利波洛尼亞的一個面包店出現了,那里的一位大學教授創造了一種在蛋糕和小甜餅上“噴墨”的方法。寶潔迅速購買了該技術并使之適應自己的要求。
——波音制造的下一代“夢幻”787飛機,啟用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全球合作模式,有來自6個國家的100多家供應商參與。波音拋棄了傳統的飛機制造商的角色,變成“大規模供應鏈集成商”,將一個全球分散的設計和制造商團隊整合成一個高度復雜和組織嚴密的系統。
兩位作者總結了7種大規模合作經濟的模式。例如,“點子市場”(Ideagoras)是一種關于思想、創新的新市場,公司作為資源搜尋者,可以在網站上匿名張貼研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全世界的科學家可以遞交各自的解決方案,通過投標獲得報酬。時至今日,全球財富500強企業中大約已有35家企業通過這種市場擴展其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產銷合一”(prosumption)則是說消費者積極、持續地參與產品的創造,那些懂得如何發掘消費者洞察力的公司將能夠獲得競爭優勢。
不論是哪種模式,一個關鍵的指導原則是,到公司外面去尋求戰略方向和偉大的想法。調動網絡社區貢獻其思考和知識是必備的條件。維基經濟就是如何駕馭合作以獲取更強競爭力的藝術和科學,它是對合作和參與的新時代的一種隱喻。
對那些熟悉YouTube、MySpace和Wikipedia的人來說,所謂“維基經濟”或許沒有提供多少振聾發聵的東西。然而,假如你從來不曾聽說過Web 2.0,那么,無論是為了職業生涯還是個人生活起見,你都應該讀一讀塔普斯科特和威廉姆斯的這本書。作者提議,每個公司的CEO或高級管理人員都應該自己開一個博客,參加網上投票,去親身感受一下互聯網大社區,從而找出應對這場變革的方法,帶領公司順應潮流。在具體管理上,也應該更注重利用每個員工的潛能。
當然,如同劣幣驅逐良幣一樣,在網絡信息市場上,極有可能出現免費的信息淹沒付費信息、廉價的比特擊敗昂貴的比特的情形。此外,群體的智慧當然是驚人的,但群體的愚蠢也常常釀成大錯。
盡管有此瑕疵,“維基經濟”相當精準地抓住了大規模合作的經濟趨勢。正如知名科幻小說家科利·道特羅所說的:“鐵匠在啤酒中撒下眼淚,悲嘆自己沒有辦法在鐵路時代賣馬掌,但是這并不會使他們的馬掌更受歡迎。那些學習變成機械師的鐵匠才會保住自己的飯碗。”
向外看,而不僅僅是向內看,這將是一場管理思維上的大躍遷。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自從20世紀早期通用汽車發明公司概念以來最大的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