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詢業在中國也進入戰國時代,每家公司都在尋找自己的藍海
5年前,幾乎所有耳熟能詳的咨詢公司全是清一色的“海外軍團”,麥肯錫、波士頓、羅蘭·貝格等占據了中國絕大部分的高端客戶。本土咨詢公司只能以中小企業為首選目標。
但北京凱洛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偏偏將自己的目標定位到“燈塔”客戶身上,成立僅三年,已經擁有中移動、神華集團、一汽大眾、中國光大銀行碧桂園等一大批高端客戶。凱洛格公司總裁王成認為,異軍突起源自凱洛格業務模式上的獨到之處。
7月27日,凱洛格在北京隆重發布了《人力資源規劃方法論》。該方法論是凱洛格針對人力資源規劃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對眾多大型企業的深入調研和跟蹤研究、并運用數據挖掘、數學建模等工具獨創出來的。就在不久前的5月份,凱洛格還發布了《企業大學白皮書》,這是凱洛格對全球杰出企業大學調研分析的結晶,系統論述了企業大學的定位、構建和運營,以及中國企業大學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企業大學是凱洛格尋找到的差異化市場,對這塊細分市場的深耕讓凱洛格在管理咨詢行業站穩了腳跟。這家2005年才走入正軌的年輕公司第二年營業額達到1800萬元,2007年將超過2500萬元。雖然這個數量級與那些世界一流咨詢公司根本無法相比,但其增長速度已經足以讓國內的咨詢公司垂涎三尺了。
移花接木 發現藍海
提到凱洛格,更多會讓人想到美國西北大學著名的凱洛格商學院,但王成喜歡強調自己公司的英文名字不是Kellogg,而是Key Logic(關鍵邏輯)。幸運的是,這家2004年由三四名未滿30歲的年輕人創辦的小公司,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關鍵邏輯。
2004年,凱洛格剛剛成立,在沒有背景、沒有成功案例,僅僅依靠創始人“立志做最偉大的咨詢公司”理念支撐著,在管理咨詢這片紅海中掙扎。
凱洛格的第一個機遇來自中國石化,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也是事出有因。2004年6月,中國石化尋找咨詢公司進行人才發展戰略規劃,一家新加坡管理咨詢公司中標。由于中國石化組織結構太龐雜,因此需要一家本土咨詢公司分包部分業務。剛成立不久的凱洛格公司幸運地成為該家新加坡公司在中國石化項目上的OEM。凱洛格將全部人馬都傾注到這個項目上,經過10個月的努力,“我們所做的業務得到中石化方面的一致好評”。王成的團隊為凱洛格拔得一個好的頭彩,也正是通過這個項目,使王成堅定了專做“燈塔客戶”的信心和決心。
而且,由于凱洛格第一個客戶涉及人才發展戰略,此后的眾多項目幾乎都和人才發展相關。正是發現企業對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王成帶領著團隊走訪了多家跨國公司的企業大學,寫出14萬字的研究報告,為凱洛格的“關鍵”邏輯找到了第一個爆發點。
王成在調查中發現,美國公司給自己企業大學的平均預算為每年1070萬美元。而國內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的投資卻一直偏低,本土企業大學的培訓投資經費平均只有工資總額的1.2%,遠低于外資在華企業大學的2.3%和國外企業大學的2.7%。
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讓創業者們興奮不已。“很多中國企業的發展都有著明顯的機會導向,企業家都是戰略高手,機會捕捉能力一流?!蓖醭烧f,“但這造成企業變成漂在水面上的蓮花,對花下的根系并不重視。”
“根系是推動企業持續成長的關鍵。根系就是企業的能力,終結問題就是人的能力。”王成說。
有了理論體系,2005年凱洛格又獲得中國移動公司的認可,負責中移動系列課程的開發,并于2006年11月開始整體承擔中國移動企業大學的規劃建設,開創了國內一流企業大學的標桿。
扛著中國石化和中國移動這兩面大旗,凱洛格公司獲得了更多“燈塔客戶”的信任。即將赴香港上市的碧桂園也于2006年7月成為凱洛格的客戶。2007年8月底,凱洛格公司又開始緊張籌備一汽大眾的企業大學。
雖然表面上凱洛格與其他本土咨詢公司并沒有本質差異,但產品的差異化已經讓它鶴立雞群。2007年5月,凱洛格發布的《中國企業大學白皮書》,白皮書集管理能力、業務能力、核心技能為一體的綜合教導體系,提升了實現戰略目標所必需的崗位技能;在此之后又創新出新的理論“BOOM”,將動態的人力資源評估模型和人員的效率掛鉤。凱洛格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陳澄波對《商務周刊》說:“BOOM對目前的人力資源理論進行了有效的補充,改變了以‘人’定‘效’的固定思維模式?!?/p>
做獵人還是做農夫
“很多咨詢公司沒有‘根’,是‘獵人’的生存方式,而我們是‘農夫’的生活方式。我們只守住我們的樹根,結一些屬于我們的果實?!蓖醭蓪Α渡虅罩芸繁硎?,凱洛格的根在于,通過更好的學習機制、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來改善員工的能力。
“如果有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再搭配具備相應能力的員工,企業發展的勝算將大大增加?!蓖醭烧f——他不僅指的是凱洛格,對中國公司來說也同樣如此。
雖然在本土咨詢公司的計劃書上,PEST、SWOT、5-FORCES、4P等傳統西方管理學的通用模型已經不多見了,但多數咨詢公司依然逃不出固有的西方邏輯?!澳脕碇髁x”固然可以解決表面問題,也不失為很好的咨詢工具,但“根”還是掌握在國外的管理學家手里。中國有13萬家本土咨詢公司,做管理咨詢的超過5萬家,幾乎所有人都在談差異化,其結果是沒有差異化。本土咨詢公司往往缺乏強大的資金做后盾,因此也沒有規模優勢,更談不上技術創新,降低成本變成了降低質量,最終難逃被市場所淘汰的命運。
王成強調,凱洛格正是通過“根”邏輯衍生出核心業務和未來發展的模型,“企業大學的方向不僅僅完善了戰略咨詢的構架,而且開創了一片藍?!薄W罱瑒P洛格并購了國內一家領先的e-learning軟件企業,目的是讓企業的知識擴散和學習更有效率,通過視頻加文字的學習培訓系統模塊,加強持久性學習的能力。
“根基越深,樹枝越茂密,果實才能結得越好?!蓖醭杀硎?,凱洛格就是遵照這一觀念不斷發展。“技術的差異可以模仿,戰略性的發展也可以模仿,但團隊的能力卻無法模仿,因為能力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團隊的能力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他公司就更無法復制了。”
王成也指出,雖然凱洛格“在無意中發現了藍海”,占據了先機,但競爭無處不在。目前除了管理咨詢和企業大學等核心業務外,凱洛格不斷參股和收購符合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小公司,改善自身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的布局。
按照凱洛格的發展戰略,未來的2-3年內將加大企業大學的推廣力度,配合e-learning軟件,將培訓內容不間斷的提供給企業。在此之后,王成計劃將成熟后的企業大學運營體系剝離出來,融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