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當地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和諧,企業內部的和諧,特別是中外雙方出資人之間、中外員工之間的和諧等內容,是“走出去”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兩個月前的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贊比亞總統姆瓦納瓦薩共同為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揭牌,此次活動是胡錦濤主席出訪非洲八國的重要內容之一,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身為合作區投資方負責人的中國有色集團總經理羅濤,親歷了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揭牌儀式的整個過程,向胡錦濤主席匯報了合作區的總體情況,聆聽了胡錦濤主席關于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的重要指示。從贊比亞回國之后,他一直在為合作區的事情忙個不停。中國有色集團及旗下的中色非洲礦業公司也變得熙熙攘攘,有打電話來、致函的,有上門詢問的,所有訪客都將目光聚焦在合作區。
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中,在談到中國有色集團“走出去”戰略與實踐時,羅濤不斷強調的兩個詞是“榮耀”和“責任”。
《商務周刊》:在商務部近期舉行的“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項目招標中,中國有色集團是唯一中標的中央企業。作為中央企業,中國有色集團怎么看待和實施“走出去”戰略?
羅濤: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走出去”戰略,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國門,在更高層次和更大的舞臺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這是高瞻遠矚的英明政策。中國有色集團正是這一重大決策忠實而積極的實踐者。
中國有色集團是我國最早“走出去”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早在1983年,公司就走出國門,當時主要從事海外工程承包業務。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我們依托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整體快速發展,業務重點逐步向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轉移。隨著泰國泰中鉛銻合金廠、贊比亞謙比希銅礦、蒙古國圖木爾廷敖包鋅礦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獲得成功,中國有色集團蜚聲海內外。
目前,中國有色集團已成為擁有海外有色金屬資源量最多的中國企業,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們的對外投資額將超過10億美元。憑借“互利雙贏”的理念,我們逐漸在國際市場上站穩了腳跟,闖出了名氣,所開發的項目多數進入政府間合作框架,得到我國和項目所在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以圖木爾廷敖包鋅礦為例,胡錦濤主席在2003年6月訪問蒙古時指示我們,一定要把該礦“建設成為中蒙合作的典范工程”。該項目在2005年8月建成時,蒙古國總統恩赫巴亞爾親率40余位副部級以上高官出席了竣工投產典禮。其后,恩赫巴亞爾總統與胡錦濤主席相互致信,希望共同關心該礦的建設,將其打造成為中蒙合作的典范項目。
24年來,中國有色集團始終走在“走出去”的最前沿,積累了豐富的海外投資開發經驗。在這些經驗當中,我們感觸最深的是:優秀的中國企業必須要肩負更多促進中外經濟貿易合作交流的責任,肩負更多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責任。作為中央企業,我們從長遠利益出發,爭取用優異的表現詮釋中國政府提出的“和諧世界”理念。我們將這種“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理念植入到國際友好合作的細節當中,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不重視企業利潤的增長,以剛剛過去的2006年為例,我們全面超額完成了國資委下達的年度考核指標和三年任期目標,創下公司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商務周刊》:從您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中國有色集團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逐步站穩腳跟,其實與你們在當地堅持互利雙贏的理念是密不可分,你們為此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呢?
羅濤:確實如此。我們所在的有色金屬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的競爭性行業,市場競爭以企業為主體,以商業運作為基礎,國內外有色金屬企業的主體地位都是平等的。就我們而言,我們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始終堅持互利雙贏的原則,真心實意地為當地人民謀求福祉,大力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種想法和做法在我們所有的海外項目中都有所體現。
記得此次胡錦濤主席訪問贊比亞時,在與贊比亞總統話別之前,特意叮嚀我在贊比亞要做好兩件事,一是與當地政府和民眾和諧相處,二是一定要注意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
實際上,我們的海外企業在發展生產、做好經營的同時,一直不遺余力推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鞏固和發展中非傳統友誼做著積極貢獻,忠實踐行著黨和國家對我們的囑咐。我們提出了“構建和諧企業”的8個目標,包含“企業與當地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和諧,企業內部的和諧,特別是中外雙方出資人之間、中外員工之間的和諧”等內容,我們將這些看作是“走出去”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多年來,我們高度重視與項目所在國政府和人民建立和諧融洽的友好關系。在贊比亞,我們累計上繳利稅達2000多萬美元,雇用贊比亞籍工人超過2500名;我們不僅為當地培養了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還每年精心選派贊籍高級雇員赴中國參觀學習;我們獨家贊助贊比亞全國性體育賽事,多次向政府部門捐助辦公設備,為婦女兒童捐款、捐贈禮物;我們擔任贊比亞中華總商會會長單位,積極組織在贊中資企業的慈善活動。在蒙古,我們的礦山不僅大大拉動了蒙古GDP的增長,還每年資助20名當地大學生完成學業,向礦山所在地捐贈醫療設備和兒童禮物,積極投身于當地社會的公益事業。
《商務周刊》:中國有色集團的“一二三四五”發展思路,指出了重點發展的“三個工作地區”。我們看到中國有色集團在中南部非洲,在緬甸、泰國、蒙古等周邊國家這兩個工作區的發展聲勢很大,那在同為中國有色集團重點工作區域的礦業資本發達國家和地區,你們有什么新的規劃和考慮?
羅濤:應該明確的是,隨著礦業資源的全球化配置、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隨著中國企業自身的成長和成熟,國內企業完全具備了融入國際市場的實力和條件。

目前,中國有色集團已進入礦業資本發達國家的市場,利用自身在國外取得的優秀業績,在這些國家獲得了突破。比如我們在2005年以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入股了澳大利亞ORD資源公司,該公司已在澳成功上市,我們最初的投資獲得了非常高的回報。同時,我們還獲得了多個風險探礦項目,在澳大利亞銅礦和老撾鋁土礦的找礦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拿現在來說,我們正在加拿大就一個儲量可觀的鉛鋅礦洽談合作事宜,經過幾次接洽,合作方由衷地稱贊我們,說我們是“在與他們接觸的中國企業中反應最快、效率最高的企業”。
可以說,中國有色集團在這些資源豐富、發展成熟的西方國家市場上的業務已經開好局、起好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我們相信,未來幾年中國有色集團在礦業資本發達國家和地區一定會有更大的作為。
《商務周刊》:中國有色集團早在1990年代就進入贊比亞進行資源開發和建設,10多年下來,中國有色集團為自己在當地贏得了相當好的口碑,而且業務開展也很成功。我們想了解剛剛揭牌的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的情況,它將為中國有色集團的發展提供哪些新的契機?
羅濤: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是中國在非洲建立的第一個經濟貿易合作區,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的具體體現,是中非經貿合作邁向新水平的一個標志。它承載著我們完善產業鏈的想法,可以使我們在贊比亞的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必將進一步增進中贊兩國人民長久以來形成的傳統情誼;它承載著我們聯合中國企業共同“走出去”的想法,可以為其他到贊比亞投資的中國企業帶來新的契機,也必將為贊比亞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增添更多的活力。
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是中國商務部“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總體規劃面積8.5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總投資8.6億元。按照我們的預想,在未來5年內,該合作區將引進60余家企業,吸引投資超過8億美元,一次性帶動國內設備和原材料出口4億美元,全面提升贊比亞銅工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
需要說明的是,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不僅局限于有色工業企業,還將引進機械、輕工、建材、家電、服裝、制藥、食品等行業,為贊比亞當地的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提供幫助,服務于中贊兩國的經濟貿易友好合作。姆瓦納瓦薩總統希望合作區的建立為贊比亞掌握技術、培訓人才、擴大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改變合作區所在地區乃至整個贊比亞經濟的面貌。他還表示,要將合作區建設成為樣板合作區、多功能園區,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幾年實現這一目標。
《商務周刊》:作為商務部“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項目的一部分,有60多家企業參加了商務部的招投標工作,中國有色集團的贊比亞項目在綜合評分中位列第一。您認為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的優勢何在?今后貴公司對這個合作區的發展有何打算呢?
羅濤:的確,我們在這次商務部“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招標工作中最終中標的8家企業里,不僅是唯一一家中央企業,而且評分最高。我個人認為,商務部最終選擇中國有色集團并對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給予很高的評價,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合作區已經有了基礎。合作區已經建成了2.88平方公里,設立了濕法冶煉廠、硫磺制酸廠、鑄造軋鋼廠、水處理廠、機修廠、汽修廠、路料建材廠、中贊友誼醫院等8家企業或機構,總投資逾2億美元,帶動了地、勘、采、選、冶一整套企業集群的發展,在人、財、物、文化等各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第二,合作區會形成更大的規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進非洲,合作區可以聚集一批來自國內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共同聯合起來,產生集群效應、規模效應。

第三,合作區將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合作區將為贊比亞增加出口5億美元,稅收超過1000萬美元,提供當地就業崗位6000個左右,進一步推進中贊兩國互利雙贏、共同發展,單從這一點上看就足以獲得政府的青睞。
在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時,胡錦濤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將在非洲建立3-5家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我們投資建設和經營的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項目被正式列入該計劃。
贊比亞經濟貿易合作區揭牌儀式結束后,我們馬不停蹄地回到國內。走下飛機,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在機場召開了擴大會議,傳達了胡錦濤主席的重要指示,研究部署了下一步的具體工作。2月25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我們召開了全集團公司范圍的大會,研究落實胡主席重要指示和加快發展合作區建設的措施。我們統一思想、堅定信念,一定不辜負中贊兩國元首的期望,把合作區建設成為中贊新時期友好合作的典范。
我們衷心地希望,與在非洲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一道,進一步與當地加強溝通、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為促進中贊和中非傳統友誼的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我們張開雙臂,熱誠地歡迎有志于拓展非洲業務的國內企業到贊比亞、到贊比亞經濟貿易合作區投資開發,我們大家一起攜手譜寫中國企業“走出去”新的篇章,為中贊傳統友誼的鞏固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