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成員國2007年10月1日一致同意,到2011年實現內部郵政市場完全自由化。這個期限雖比原計劃晚了兩年,但標志著歐盟歷時10年的郵政改革邁出堅實一步。
根據歐盟各國運輸和電信部長當天在盧森堡達成的妥協方案,各成員國將自2011年開始取消目前仍保留給本國郵政企業經營的最后一塊“自留地”,即向他國競爭者開放50克以下郵件的投遞業務。
歐盟開放內部郵政市場的進程始于1997年。當時,歐盟各成員國相互開放了350克以上的包裹投遞業務市場。2003年,市場開放的門檻被降低為100克以上的信件和包裹,2006年又進一步降至50克以上。
經過一連串的漸進式努力,歐盟委員會于2006年10月建議,到2009年建成歐盟統一郵政市場,從而打破內部郵政市場上的最后一道障礙,實現全面自由化。
這一目標得到了英國和德國等成員國的積極響應,但遭到了法國和意大利等國的強烈反對。
英瑞芬率先全面開放
目前,英國、瑞典和芬蘭等國已率先實現郵政市場完全開放,德國和荷蘭緊隨其后,有望在2008年前“達標”,這些國家自然希望其他成員國也能盡早實現對等,而法國和意大利則主張為本國郵政企業留出更多時間進行調整。
最后,各成員國不得不做出妥協,同意較原計劃晚兩年完全開放內部郵政市場。考慮到一些歐盟成員國的特殊情況,妥協方案同時允許波蘭、捷克等9個后來加入歐盟的國家以及希臘和盧森堡享有兩年的寬限期,即推遲到2013年再完全開放郵政市場。
根據妥協方案包含的互惠條款,在寬限期內,已經完全開放市場的國家可以拒絕未開放國家的郵政企業進入本國市場經營50克以下郵件的郵遞業務。
郵費降低消費者受益
當天達成的妥協方案同時就完全開放市場后統一服務標準取得了一致。屆時,歐盟郵政企業必須保證收取和遞送郵件的期限和頻率,成員國政府還可以要求郵政企業對私人信函實行單一收費標準,而不論收信人是否居住于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對于由此增加的成本,各國可自主選擇通過補貼、政府采購等方式為相關企業提供補償。
歐盟委員會表示,實現完全自由化將為歐盟郵政市場進一步引入競爭,促進郵政企業提高效率,有助于降低郵政資費,最終讓消費者受益。此外,統一的服務標準也會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這一方案還有待歐洲議會和各成員國正式批準才能生效。(摘自2007年10月3日《香港商報》)
金融博覽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