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江

2007年的房地產市場,“小產權”橫插一腳,引來熱議頻頻?
這是一個發生在鄉村的城市話題,在城里人看來,都是房價惹的禍?因為合法性遭受質疑,小產權房價格比商品房低了一大截;又因為價格優勢,小產權房有了生存空間?
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乃至村委會是親手策劃“鄉產權”開發的主體,以零地價起步搞起“類房地產開發”,直接與高價拍地取得商品房開發權的開發商爭奪市場?
因為牽動著諸多利益方的神經,“小產權”的話題變得敏感起來,核心問題歸根結底是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問題?既反映出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對廉價房的強烈渴望,也反映出了城鄉二元土地政策結構下,農民的地產與房產權利,正逐漸在原本灰色的空間里變得清晰起來,并要求正式的法律表達?
在成都,借助新居工程,據說有200多處小產權房正在開發?銷售,占市場供應的20%左右?
成都市出臺了一個關于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管理的試行辦法,實現了集體土地使用權一定程度上的流轉,可謂破冰之舉?
成都樣本,對其他同樣面臨“小產權”挑戰的城市又有怎樣的啟示?
“小產權”能否合法化,它的出現對目前高企的房價有多大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