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碟子機制”不僅保護端咖啡的人不被燙傷,也使得喝咖啡的人變得從容。
美國國父華盛頓有一個許多領導者沒有的習慣,就是在做重要決定前,一定要“拖拖拉拉”地想上幾天,而在決定之后,則會堅定不移地貫徹。華盛頓的這種決策作風,對于他個人和美國的成功有著重大意義。
有意思的是,最新的科學研究也支持華盛頓的這一“好習慣”,也就是說,當你面臨做出一個重要決定時,比如買汽車或房子,最好先做別的事情,或者干脆睡一覺,把這件事忘掉,讓你的無意識參與決策。一般來說,有意識思考在做出不太重要的日常決定時是有非常有益的,比如買哪一種牌子的洗發水或毛巾等,但做出更重要的決定時,僅有“有意識思考”是不夠的。
那么,為什么深思熟慮有時反而會讓人做出不太令人滿意的判斷呢?這是因為有多種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意識也有“功能低下”的時候,導致個體只考慮有關聯的信息,把這些信息的重要性不適當地夸大了。而引申到一個組織或一個政府的決策行為上,就表現為,由于領導者個人或少數精英不可避免地有著較強的主觀意識,以及利益或抱負的驅動,使得他們會陷于意識功能低下的狀態,這時就非常需要進行“無意識思考”,要么過一段時間再考慮,要么交由其他部門來思考。這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人類史上一些政治結構的設置。
還是在美國建國之初,杰弗遜曾問過華盛頓,為什么要同意國會成立一個第二議院,也就是說參議院。當時華盛頓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為什么你把咖啡倒進碟子里?”
“使它涼下來”,杰弗遜答。
“同樣,我們把立法倒入參議院的碟子里,讓它涼下來。”這正是問題的精妙所在。換句話說,美國的開國者就是要讓兩院形成議案冷卻的機制,同時也給了國會冷卻政府主張的機會。
同樣的設計還體現在聽證制度上。無論是聯邦還是在地方,甚至只是一所學校、一個社區,但凡涉及到民眾的利益或者僅僅是個人的重要利益,都會有規模不同的聽證會出現。這樣做至少有兩個明顯的好處,一是讓決策者冷靜一下,二是讓各方面特別是當事方有充分的表達意見和建議的時間和空間,避免出現明顯有失公正或者傷害民眾利益的事情“輕易”發生。
進一步來說,這也為游說和緩和社會矛盾留下了余地。由于在體制上保證了許多決策會被冷卻下來,也便為體制外的企業、利益集團和媒體留下了許多通道,即便一扇門關上了,其他幾扇門通常還可以進出。而這還產生了一個很好的政治他律的效應,由于權力不再集中于一兩個人手中,局外人更有機會影響決策過程,使得很多重要的、有明顯個人謀利機會的決策曝光在民眾和媒體注視下,也在客觀上“保護”了那些有較大權力的決策者。
不僅如此,由于民間的呼聲有渠道傳遞上來,或者通過媒體表達出來,一些誤解會較早得到化解,而不滿情緒也不會累積起來,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因素在相當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和釋放了。換一句話說,民眾的頭腦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冷靜了,“碟子機制”不僅保護端咖啡的人不被燙傷,也使得喝咖啡的人變得從容。
耐人尋味的是,這種“碟子機制”往往還會產生一種意外收獲。如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教授史蒂文·凱爾曼所言,進行政治選擇所遇到的困難和復雜性使得那些專門參與政治活動的人士如國會議員、政府官員或有組織團體領導人的公益精神得到提高。因為,如果說促進自身的利益和積累財富是唯一的目標,那么在私營部門就有許多可以如愿以償的捷徑,這就傾向于把懷有私心的人從政府工作中淘汰(清除)出去。
這是一種迫使人們對職業做出嚴肅選擇的機制。因為這種決策過程會得到太多方面的關注和影響,想通過暗箱操作謀取利益有著太大難度,那些非常渴望獲得豐厚私利的人,與其在這里小心翼翼地端碟子,不如出去全心全意、合理合法地謀取自己的所求,留下那些有耐心,也有熱心的人,讓咖啡涼下來,也讓政壇上的浮躁和功利氣氛涼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