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燕
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發現,對于那些痛苦或者傷感的場面,人的大腦是可以做到真正忘掉它們的;而且,當大腦進行這些“刪除”過程時,大腦制造影像和情感的區域會變得不活躍。利用這一發現,研究人員可以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幫助那些正掙扎著想要忘記痛苦經歷的人們,新的治療方法的對象還將包括受到痛苦折磨后的后遺癥或者強迫性神經官能癥。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神經學家布蘭登?德普長期以來一直試圖找出,痛苦記憶的受害者的大腦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早期的研究顯示,人們的大腦能夠抑制有關語言的記憶。但是為了讓實驗與痛苦記憶有關,德普的團隊再加入了情感的成分。他們向志愿者展示了兩組照片:一些是一個人的臉,另一些則是為了勾起情感反應的圖片,比如一場車禍或者是一個受傷的人。當被實驗者能夠把這些圖片聯系起來后,研究人員就開始讓他們單獨看人臉的照片,他們或者被告知去聯想與人臉有關的照片,或者不要去想它。
研究團隊發現,當被實驗者有意識地不去想有關的照片時,他們的大腦就不那么活躍了。“這看起來就像大腦的某些區域被關閉了。”德普還補充說,大腦活動的減弱顯示被實驗者可能不用再想其他內容來阻止記住的圖像從他們的腦中“蹦”出來。大腦中的景象顯示,前額的腦皮層,即大腦做決定和計劃的區域,監管著這次“關閉”。首先,腦皮層減低了制造圖像信息區域的活動,然后它抑制了產生情感區域的活動,比如協調人類情緒與注意力的位于大腦底部的杏仁核。
隨后的測試還顯示,被實驗者很少記得他們被告知的不要去想的聯系物。“這真正增加了我們的信心,說明我們正在觀察的是正確的系統。”美國俄勒岡大學研究記憶抑制的神經學家麥克?安德森說,“人們能夠通過訓練‘關閉大腦重放機制來抑制痛苦的記憶。”
事實上,關于記憶是否能被主觀抑制,一個世紀以來一直爭論不休,弗洛伊德的抑制記憶理論認為人們能無意識把痛苦的記憶從腦海中抹去。德普說,新的研究工作并不能終止關于無意識抑制記憶是否存在的爭論,卻能幫助人們了解有關的機制究竟是怎樣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