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與同事們一起聽一堂數學課,起初心情很好,直到講課的教師點名叫一男孩做板演。那是道幾何題,題目難度不大,但男孩在黑板前立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動筆,而且推理了幾步就出了問題。男孩的表現顯然出乎老師的預料,他著急了,先是圍著男孩轉了兩圈,后干脆近身指導,終于效果不佳而干脆把那孩子打發回位了。男孩轉頭的那一剎那,神色暗淡、垂頭喪氣,而這一切我看得清清楚楚,我的心也如被重錘猛擊般隱隱作痛。
那老師的做法我原是可以理解。執講公開課時,誰不盼著課能順順利利地進行?誰不怕遭學生問題“突襲”而“冷場”呢?提前找學生打招呼的做法有過,牢牢地霸著話語權不放手的做法有過,學生答不上問題干脆把答案講給學生聽的做法也有過……說穿了,就是怕錯,尤其是怕在別人面前出錯。
這次我無法原諒了,無法原諒為了我們老師的“正確”而置孩子們的尊嚴而不顧,也無法原諒我們不能正確認識“錯誤”,談“錯”色變而錯上加錯。
我們,真的不肯給錯誤一個登上成功之頂的臺階嗎?
對孩子們來說,錯誤是他們的常態,他們也正是在錯誤中成長,從蹣跚學步到健步如飛,從呀呀學語到口齒伶俐,從懵懂少年到長大成人,他們在磕磕絆絆中一路走來,將錯誤踩成青春道路上一串串歪歪斜斜的堅實的腳印。錯誤是他們成功的起點,錯誤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對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當然,作為教師,我們的職業不允許我們犯錯,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優秀的教師不是一天煉成的。我們不也在自己的錯誤中成長嗎?
我想,該給錯誤一個“臺階”,給自己與學生一個告別錯誤、走向成功的臺階,一個磨礪自己、成就自己的臺階。只有這樣,才會有那么一天,我們從容駕馭課堂,引領孩子們,撥開思維的迷霧,探尋知識的真諦。那時,我想我會和學生們說:錯誤,也是美麗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乳山市府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