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教育實踐的直接承擔者和教育變革的實施者,一切教育變革和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的參與,而教師職業發展的水平直接決定了教育改革的成敗。當前,無論是專家還是各級教師培訓機構,都把教師專業化提到了教師教育的重要議程。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我們所做的工作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究竟起多大作用,這是值得所有參與者反思的。
一、目前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專業化發展備受重視。與此同時,教師培訓工作也一輪接著一輪地開展,旨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表面上看似乎頗有成效。然而對于廣大教師——受訓者而言,卻存在培訓不能落到實處的問題,教師自身并沒有感受到專業的特有品質,有些教師甚至產生了抵觸心理。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培訓,忽視了教師的個體需要。新課程實施以來,各級都非常重視教師培訓,但培訓形式往往是集中授課,一集中就是幾天,自始至終都是臺上講臺下聽,參訓者不但是聽,更是忙于記,沒有時間理解、消化。更為重要的是,培訓者忽視被培訓者的身份——教師,因此,培訓存在著通識性過強而個性化不足的問題,也就談不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二是各類培訓缺乏統籌規劃,忽視了專業提升。當前,各級培訓機構都在舉辦形形色色的教師培訓,參與培訓的教師有一定的收獲是無疑的。但是由于各類培訓缺乏統籌規劃和科學、統一的評價指標,導致同是面向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課程缺乏必要的銜接,出現了培訓內容重復、不同類別培訓內容相同的現象,難以使受培訓者專業水平得到提升。
三是培訓目標不明確,忽視了專業化的內涵。當前各級各類的教師培訓,普遍存在目標泛化,認為只要培訓就是在提高教師水平,沒有真正明確教師專業化的內涵。因此,在培訓過程中,注重的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排滿課程,而忽視了要促進培訓對象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四是被培訓者對專業化內涵不明確,忽視了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規劃。許多教師作為被培訓者,認為參加培訓就可以增加知識,拓寬視野,就是提升專業素質,對教師專業化的真正內涵不明確,沒有很好地去規劃自身的專業發展。
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教師培訓如何引領教師不斷走向專業化,如何保持教師參與培訓的熱情,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成為當今教師教育部門必須認識到并應該及時采取措施的重要問題。
二、教師培訓如何體現專業發展的要求
教師專業化的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強調專業知識。教師專業發展不僅要熟悉了解所教專業的必備知識,還必須不斷更新知識。二是強調專業技能。向學生傳授終身學習的技能比傳授學科知識更為重要。三是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倡敬業愛生、樂于奉獻的精神。四是強調專業知識的學術研究,在研究中不斷提高教師教育專業化水平,不斷創新。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靠實踐性知識保障的,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關鍵在于實踐性知識的不斷豐富,實踐智慧的不斷提升。實踐智慧難以形式化或通過他人的直接講授而獲得,只能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發展和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從以下方面對教師培訓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理論學習要與實踐緊密結合。從教師的需要出發,培訓內容不能僅僅是通識教育,而應該結合當前課程改革,體現學科性、專業性,提供有效指導學科教學的新理論、新思想、新知識。專家的報告要結合案例進行分析,深入淺出地講清新理論的實質,以教育理論透視教育實踐,以教育理論去解讀教育實踐。教師自己要結合實際認真領會,深刻反思,在專家的引領啟發下自學,并就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和疑問與專家溝通、與同事交流并展開討論。
第二,培訓者與教師共同進行實踐探索。培訓者需要與教師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解決教師培訓中理論向實踐的轉移問題。教師的培訓本質不在于傳遞知識,而在于激發、指導教師們積極參與學習,主動參與研究教育教學實踐,為教師們的認識、交流、體驗提供充分的條件。培訓者與教師一起學習先進的學習理論與教學觀念,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共同探討、審議一堂課的設計,其中不乏不同思想觀點的相互碰撞。
三、如何實現教師培訓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培訓者應通過調查培訓需求,了解不同層次的老師對培訓內容、培訓形式等的不同需求,及其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間的關系等等。教師對培訓的需求是多樣性的,但從教師專業化角度而言,應組織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培訓、貼近教師教學實際的培訓(尤其是案例解讀)、幫助青年教師解決教學困惑的學習培訓……培訓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集體授課、問題練習、專家講座、對話討論等等。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使參訓者真正意識到培訓是自己實現專業成長的現實需要。
首先,培訓者要轉換理念
培訓者要做好定位工作:一是目標定位,讓廣大中小學教師在真實的實踐環境中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個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學風格,最終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提高。二是服務定位,在工作中充分樹立服務意識,本著服務于學校、服務于教師的理念,把培訓送到學校,讓培訓回歸課堂,體現真正意義上的以教師發展為本的理念。
培訓者要深入到教學一線,介入到教師的具體教學情境中,針對教師實施新課程中的困惑和問題開展參與式培訓,實施專業化引領和指導。培訓者可以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和學校開展的校本培訓,根據教師已有的經驗和體會,以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新課程理念解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使教師由被動接受培訓轉為自覺參與培訓,由被動學習轉為自覺學習。
其次,提高實效,研訓同步
在課改中,很多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也沒有可供遵循的模式,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要靠廣大教師在實踐中探索解決。作為培訓者大都有著比較扎實的理論水平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這可以為課堂教學研究提供理論和理念的支撐。同時,一線教師有著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可以為課改理論和理念的有效實行提供實踐基礎。因此只有為全體教師創設良好的研究環境,充分調動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使之置身于研究情境之中,才能在不斷發現問題、探索并解決問題中成長。
再次,為教師建立專業發展檔案
為了準確地觀察每一位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應該為每一位教師建立專業發展檔案。具體包括教師的前期狀況分析,每一次研究的主要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教師每一次研究取得的成績,培訓教師的評價,教師的教學反思(包括試驗教師的教學反思和培訓教師的研究反思)等,有效地記錄每一位教師的發展進程,促進教師不斷成長。
(作者單位:湖南省株洲市教師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