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多年從事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和問題,提出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和保障、促進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如何更加有效地發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益,是行政事業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財政部2006年5月30日以“財政部第35號和第36號令”頒布了《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法規。近年來,由于管理者缺位,所有者虛位,占有者越位,出現了一些單位隨意處置,職能部門監管不力等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的“不到位”。
(一)國有資產管理的范圍不到位
接受捐贈、贊助的財產、物資和無償調入、上級無償分配的資產不辦理財務手續,不作增加固定資產的財務記錄。有的單位固定資產未集中到財務部門統一核算管理,設置賬外賬,或分散在內設科室管理,財務部門反映的資產狀況不全面,導致部分固定資產成為管理“肓區”。
(二)國有資產的財務處理不到位
有的單位在購置固定資產時不做增加固定資產的賬務處理,對新購建已交付使用,但未進行決算或未付清購建款項的資產,沒有按規定先估價入賬,固定資產實物明細賬記錄內容不全,只登記資產的數量、金額,不做資產分管部門及人員(即責任人)的記載。
(三)國有資產的管理職責落實不到位
單位的固定資產一般來說都被單位內部有關部門及人員使用著,這些使用固定資產的人員或部門應對其安全、完整負責。但一些單位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職責落實不到位,有的無領用手續,有的責任人或使用人不確定,有的人員變動時,資產交接不及時、不完整;有的在人員調離、退休時,將單位財產帶走據為已有。
(四)資產的清查盤點不到位
會計制度規定,各單位在年終決算前要組織進行財產清查盤點,保證賬實相符,而部分單位怕麻煩,不按規定清查盤點固定資產;有的單位對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出來的問題不及時研究處理。
(五)有關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
由于管理體系不健全,法規不到位,導致了對有關問題的處理、處罰僅針對單位,不涉及個人,甚至不了了之。
二、造成國有資產管理“五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一)體制方面的原因
1998年以后,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相繼撤銷,是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一個重大變化。但制度上未作相應調整,由此引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分工不清,管理體制不順。
(二)主觀方面的原因
主要表現在國有資產管理意識淡薄。從單位領導到單位會計,從資產使用者到職能部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因此造成了國有資產管理者缺位、所有者虛位、占有者越位,同時也造成了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核算和管理工作中,或不按規定辦理手續,或未設明細賬,或使用保管責任不清,或監督不力、管理不嚴等問題層出不窮。
(三)客觀方面的原因
客觀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制度上的缺陷。國有資產管理沒形成體系,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較少,沒有一套完整的適合行政事業單位特點的規章制度。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宣傳,注重考核,增強國有資產管理意識
以財政部第35號、第36號令頒布實施為契機,財政、審計、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要通過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并把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保值納入年度政績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二)加強國有資產的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國有資產明細賬
建立國有資產定期清查制度,對各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進行清查盤點,進一步核實國有資產的數量。根據國有資產實際盤存數與國有資產明細賬進行核對,對盤盈、盤虧及毀損資產,根據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經審查并按規定處理后,再進行賬務調整。通過清查,督促各單位建立一套國有資產明細賬目,并做到國有資產的明細核算按分類記錄、分類編碼、建賬建卡,真正做到賬實相符。
(三)建立以專人管理和崗位責任制管理為中心的管理制度,進一步落實管理責任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是一項長期性、專業性、科學性的管理工作,要建立以崗位責任制管理為中心的管理制度,落實專人管理,并按內設機構建立明細賬,人員變動要重新落實責任,進行責任變更,以防人員變動造成固定資產丟失。
(四)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統計報告制度
各行政事業單位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并定期向上級財政部門報告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狀況。同時對報告期內發現的問題及造成國有資產毀損、丟失的,要嚴格按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賠償責任。
(五)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數據庫
財政部門要在盤實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基礎上,對國有資產進行具體分類、并根據品名設置目錄,建立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數據庫,并根據各行政事業單位每月的固定資產增減明細報表進行調整,以便隨時掌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實際狀況。
(六)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出租出借的管理
凡是有出租出借行為的,資產使用單位必須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審報,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公開招租,并與承租方簽訂租賃合同。所得租金納入財政部門國資管理專戶,主要用于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維修改造以及新增資產的購置。
(七)強化資產處置審批,增強資產處置透明度
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審批程序及權限制度、國有資產拍賣制度以及調劑使用制度。凡需處置的資產一律報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否則不予承認,擅自處置國有資產所造成的損失要追究單位領導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八)財政、審計、紀檢等職能部門要強化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
對國有資產的數量、使用狀況、完好程度、處置情況以及責任制落實情況,財政、審計、紀檢等職能部門要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督促單位管好用好國有資產,進一步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與效益。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能糾正的要責成單位及時予以糾正,屬于違法違紀的,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從嚴從重處理,維護法律法規的嚴肅性。